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唐桂云
[导读] 探究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唐桂云
        广西兴安县两江医院   541300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50例小儿哮喘患儿的完整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配50例患儿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配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憋喘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优质护理干预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临床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字】:优质护理;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改善
        前言:小儿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多发症,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将引发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影响了小儿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严重情况下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2]。由于小儿肺炎多发于3岁以下幼儿,小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在治疗中对医师的服从性较差,影响了治疗效果的有效发挥。优质护理遵循以患儿为核心的理念,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中的服从性。本次研究选取5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患儿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50例接受小儿肺炎患儿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所有患儿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小儿肺炎诊断标准[3] 。患儿的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患者年龄在6个月~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3)岁,其中男28例,女22例,采用抛硬币法将50名患儿随机分配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所有患儿在接收时均有不同程度高烧、咳嗽、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所有病例经过临床诊断排除心、肺等重要器官不健全的患儿,所有选择的患儿在年龄、性别、身体素质以及病程等方面相比较,选取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和均衡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小儿肺炎措施,以及一般对症治疗方式所采取的药物。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对患儿家属进行用药指导,让患儿家属了解小儿肺炎治疗中需要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宣传健康知识:立足于当前患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对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及饮食卫生宣传普及,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给家长普及关于小儿肺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遵循的原则,在治愈出院后为预防小儿肺炎的再次病发需要注意加强防范的问题,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配合主治医师的治疗。②生活细节护理:首先为患儿创造安静卫生的病房环境,保证患儿在舒适的条件下接受治疗,并对病房进行消毒检查。其次,对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儿的药物服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叮嘱家属严格遵照医师的的要求对患儿进行服用药物,不能未经医师许可便擅自增加药量或者停止服药。最后在饮食护理上,为患儿准备高营养易吸收的食物,增强身体对外界的免疫力,禁止刺激性食物和容易产气食物的进入,尽量少食多餐,平衡饮食,避免晚餐进食过饱,保证营养充足。③实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儿及患儿家属两方面的护理工作。一方面,小儿肺炎患儿年龄偏小,使得患儿在治疗中紧张、害怕的情绪为主,容易滋生抑郁、悲观的心理状态,这些隐形的心理症状家属并不详细了解,需要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心理进行疏导,尽量满足患儿的需求,立足于患儿不同的表现特点,给予及时的心理护理,加强与患儿之间的交流,给予患儿关爱,使患儿在患病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提高患儿的顺从性。另一方面是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尤其是当患儿病情严重时,家属精神和经济都承受压力,使得家属情绪容易激动,而且小儿哮喘治疗的复发率高,患儿家属容易对医师的治疗造成阻碍,因此及时疏导患儿家属的情绪,释放出心理压力,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体温恢复时间、憋喘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等临床症状,统计并进行结果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将患儿的各项统计数据信息均导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采取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护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小儿肺炎在四季的各个阶段都易发生,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并且临床特点伴有发病急、病情重特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情进展快导致小儿死亡率高。由于患儿年龄普遍偏小,自身的各个器官结构都没有发育成熟,免疫系统功能没有完善使得患儿极易遭受病菌的感染,目前小儿肺炎是导致小儿死亡率的第二大病因[4]。传统护理手段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忽视了患儿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素质状况,采用统一的护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小儿患者受当前认知水平的限制,无法准确表达出疾病治疗中的感受,也无法自觉配合主治医师的治疗措施,因此导致最终的临床疗效达不到预期效果,延误阻碍病情的治疗,而优质护理以患儿为中心展开护理干预,从患儿自身的需求出发,解决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医师治疗状况,提高治疗中的服从性[5]。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有积极作用,缓解患儿紧张、害怕心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改善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玲俐,钟晓红,袁志玲,叶巧媚,陈肖霞.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4):2059-2061.
[2]曹燕.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5):121-123.
[3]朱小华.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价值分析与探究[J].心理月刊,2021,16(08):217-218.
[4]郭文华.小儿肺炎护理中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联用评价[J].心理月刊,2021,16(08):89-90.
[5]李娜.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观察[J].甘肃科技纵横,2021,50(04):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