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梦穗 赵容 谢敏 韩兴杰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策略指导下的临床护理干预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护理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营养支持指标以及营养耐受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策略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及时了解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利于医生用药,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护理干预;ICU;机械通气患者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一种替代治疗,可以控制或替代患者自主呼吸,用于治疗急危重症患者,是患者术后呼吸的主要方式[1]。但是在患者使用过程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的延长,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患者的康复。相关研究表明,机械通气的患者多伴有肠内营养的不耐受性以及吸入性肺炎等相关临床症状,可以通过肠内营养的稳定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稳定患者的临床症状[2-3]。本研究重点分析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ICU内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25~78岁,平均(50.21±1.32)岁;病程1~3d,平均(1.56±0.21)d;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9.01±1.12)岁,病程1~4d,平均(2.21±0.42)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督促患者用药,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时应控制输注的速度,时刻观察患者的临床指标,若护理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治医生。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策略指导下的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由护理人员组成肠内营养管理小组,可由能力资深的护师或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可通过技能考核选取先进护士组成,探讨肠内营养耐受实施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及时改正并制定后期护理的详细计划。②组织ICU护理人员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实时了解肠内营养所实际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使其正确认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危害性。③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营养管进行固定,避免因患者翻身而造成的营养管脱落;由于肠内营养管路径较窄小,避免长期使用而造成营养管因堵塞,可在使用期间用温水推注。④护士应定期巡视患者,利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对患者每6个小时肠内营养耐受性进行一次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若患者出现腹泻时则应该更换营养配方或下调营养液输注速度,直至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后调到正常输注;若患者营养耐受性评估≤4分时,应适当调高输注速度,根据医嘱调整患者营养液输注情况;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刻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15d内营养支持的相关指标。包括:患者体内的血清蛋白(ALB)正常值为35~55g/L;血清胆碱酯酶(CHE)正常值范围5410~12000U/L;血清白蛋白(SAB)正常值范围20~40g/L;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包括平均每例患者15d天内肠内营养中断时间以及15d内胃肠道动力药物平均使用量。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15d内营养支持的相关指标以及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
护理期间,观察组营养支持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jpg)
3 讨论
肠内营养是经胃道提供给患者自身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其优势有符合生理,更经济安全,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4]。目前重症患者长期使用机械通气导致体内营养的不耐受性,导致患者能量吸收能力差,从而破坏肠道壁黏膜损伤,因此肠内营养的供给成为重症患者治疗的主要原则。主治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用药,延长了患者体内营养耐受性时间,促进患者肠内营养地摄入[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联合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下的护理干预取得显著呈成效,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内营养支持指标以及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策略指导下的临床护理干预用于重症机械通气的患者具有显著意义,可以增加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时间,较少动力药物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小香, 郜萍, 柯秋亭. 肠内营养耐受评估标准化流程管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 27(03):181-183.
[2]肖国蓉.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 2019, 000(018):162-163.
[3]王超, 王军, 王斌, . 肠内营养耐受评估标准化流程管理对ICU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012):1173-1177.
[4]王华.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临床价值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7(36):29-29.
[5]王福娟, 韩娟. 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1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