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吴敏
[导读]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
        吴敏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州 6150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筛选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之中收治的,患有结核性脑膜炎,并伴随着颅内高压的患者,共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差异,以及护理方式的不同,来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照治疗效果与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结核性脑膜炎,伴随着颅内高压症状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模式,有着较好的效果,且能够充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应用效果
        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是因为结合分歧杆菌,导致患者出现了脑膜的非化脓性炎症的一种疾病,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结核病[1]。在发病初期属于隐匿的,患者在初期情况是头痛与发热等情况,患者的病程改变之后,还会有炎性变化,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交通性的脑积水并随出现伴颅内压增高的特征[2]。如果对于患者诊治不及时,则非常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与蛛网膜粘连等不良的情况[3]。所以,不仅要进行积极治疗,还要开展护理工作,文章主要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相应的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之中收治的,患有结核性脑膜炎,并伴随着颅内高压的患者,共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差异,以及护理方式的不同,来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之中35例患者,年龄在4岁到49岁,平均年龄在(32.89±2.71)岁;实验组之中35例患者,年龄在5岁到48岁,平均年龄在(32.81±2.08)岁。对于两组患者之中的基本信息做好比较,发现其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并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之中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其中有入院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做好监测,包括并发症护理,与生活的护理等。
        实验组则进行针对的性护理:在入院之后配合相应的护理,患者在入院后,作为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与患者交流,为家属和患者及时的介绍整个医院与核实的相关情况,充分的缓解患者对于环境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帮助对患者对于自身病情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如果是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适当的增加巡查的频率,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针对患者在临床症状方面的相关表现症状,做好详细的记录,应用更加积极的急救措施,防止患者出现脑水肿和脑疝的情况。与此同时,积极的安抚患者的情绪,防止患者发生出现过度的紧张,积极的告知患者配合相应治疗的重要性,对与存在的疑问要及时解答。患者在住院期的时候,需要保证住院的环境安静、舒适,并且做好导管的护理,防止导管出现扭曲与打折的情况。应用药针对的护理,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的关键,作为护理人员,需要严格的遵循医嘱,对于患者做好用药的指导,针对年龄较小的儿童的患者,需要积极和家长做好沟通,告知家长服用药物的重要性,积极的进行护理协助,并做好用药监督。
1.3观察指标
        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中的患者护理之后的有效率与满意度。
1.4数据统计
        所获数据输入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等级资料用频数来表示,两组间采用z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 实验组中的患者与对照组在患者护理之后的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中的患者与对照组在患者护理之后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病之中,非常严重的一种,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病死的概率[4]。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的同时,护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针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来说,通常病情较重,且病情进展迅速。应用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做好治疗与护理,做好并发症专项的护理等,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5]。
        结果可见,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患有结核性脑膜炎,伴随着颅内高压症状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模式,有着较好的效果,且能够充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敏杰.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7):965-966.
[2] 刘红敏.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药物性皮炎的护理方法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3):20-21.
[3] 陈玉霞. 细胞学检测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与病毒性脑膜炎对比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5):445-448.
[4] 王宁宁. 异烟肼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J]. 药品评价,2020,17(7):29-31.
[5] 梅文霞. 联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研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1):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