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足月待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观察组产妇于产房待产期间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产妇于产房待产期间采用传统产房基础护理,研究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妇焦虑及抑郁情况、产妇满意情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0.34±7.22)分、(50.23±6.8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32±8.03)分、(66.25±6.35)分;观察组产妇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92.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护理模式可提升产房护理质量,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值得在临床产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妇分娩;助产护理;干预质量
分娩是指胎儿通过产道最终脱离母体并成为独立个体的整个过程,是孕妇妊娠后的重要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社会不断进步,对于孕妇分娩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如果产妇分娩过程不顺利,将会影响孕妇与胎儿的生命与健康。所以,分析影响产妇分娩质量的因素和提升途径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临床研究证实,分娩过程中开展有效护理工作是提升分娩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助产护理干预被广泛地用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下面,就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展开论述,现就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产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足月待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观察组产妇于产房待产期间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对照组产妇于产房待产期间采用传统产房基础护理,研究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妇焦虑及抑郁情况、产妇满意情况等指标。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29.23±4.23)岁,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28.29±4.28)岁。纳入标准:全部入组产妇均为足月待产妇,无瘢痕子宫、重度子痫前期、HELLP等严重产科合并症,无产道异常、胎位异常等阴道分娩禁忌,且产妇同意经阴道试产分娩。所有入选产妇均已充分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阴道分娩禁忌者;合并严重产科合并症者,依从性差或资料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孕产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产妇自进入产房待产后,由同一位助产士护理,具体如下:①助产护士在产前与产妇接触,充分知晓产妇的一般情况、孕次产次、心理情况等,根据产妇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建立与产妇的良性相处模式,建立互信基础;②分娩期护理:在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密切注意产妇产程的进展、宫缩强度及频率,以及胎儿胎心率的变化,监测胎心、胎动,如有胎心率变异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密切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注意腹痛情况,注意异常腹痛及孕妇羊水栓塞等情况的发生,指导产妇节律呼吸,缓解宫缩时的疼痛,指导产妇采用舒适体位配合产程进展,密切注意产妇心理状态,鼓励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密切注意产程变化,及时了解抬头下降位置,掌握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对症处置[6,7]。③产后护理:产后2h内在产房密切观察产妇阴道流血情况,注意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的发生,指导产妇与新生儿接触,做好母乳喂养的早期指导,指导新生儿护理工作。加强产后护理,指导产妇产后饮食及运动,促进产后恢复,做好心理护理,全面评估产妇心理状态。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助产模式护理,同样密切观察产程进展,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1.3 评价指标
研究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妇焦虑及抑郁情况、产妇满意情况等指标。分别于入院时及产后对产妇进行心理测评,评价产妇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AS 评分的分界值为 50 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严重焦虑;SDS 评分的分界值及评价标准与 SAS相同,评分的分界值为 50 分,50~59 分为轻度抑郁、60~69 分为中度抑郁,70 分以上为严重抑郁,满意度标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结果用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和产后出血率比较,见表1。
.jpg)
3讨论
产妇分娩作为临床中一种正常生理过程,其会对产妇产生强烈而又持久的应激源,不仅会作用于产妇的生理,同时也会对产妇精神产生影响。在传统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临床干预通常处任务管理与无目标的状态下,护理人员和产妇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随着社会与时代发展,人们在就医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治疗效果与质量的提升,通过助产护理干预强化医院产科的护理质量,不仅可以为广大产妇提供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还能够提升自然分娩概率。
本文的数据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 (P<0.05),可见,连续性助产护理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提高自然分娩率,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本研究中用应用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产妇的情绪状态,结果提示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0.34±7.22)分、(50.23±6.8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32±8.03)分、(66.25±6.35)分,可见此种助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产妇的焦虑程度。在满意率的调查方面,观察组产妇总满意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92.5%(P<0.05)。
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士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妇住院时间、产程时间以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达到有效提高产妇分娩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小贞,罗峰,廖丽娟,韩清波.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8):74-77.
[2]刘英.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4):240-241.
[3]刘雅琼,尹萃.助产护理对提高高龄初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165-166.
[4]吴应勤.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