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薛雷
[导读] 探析产科健康教育中,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
        薛雷
        青海省妇幼保健院810007
        【摘要】目的:探析产科健康教育中,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择92例产妇,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46),前者常规健康教育,后者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健康教育,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常规、观察两组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较高、护理满意率较高(均P<0.05)。结论: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提高产妇分娩相关及新生儿健康知识掌握度,提高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产科;健康教育;家庭化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
        产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主要是帮助孕妇顺利进行分娩,改善妊娠结局[1]。由于产妇对分娩及新生儿相关的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不足,并且由于对分娩造成的疼痛产生恐惧,担心胎儿健康等因素,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不仅影响产妇健康,还影响了妊娠结局[2]。因此,需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为了进一步分析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价值,本次取92例产妇,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择92例产妇,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46),产妇资料编录时间:2019年2月-2020年2月。摸球分组,常规组年龄最大37岁,最小21岁,平均(27.23±3.42)岁,平均孕周(37.45±3.02)周;观察组年龄最大36岁,最小22岁,平均(27.86±3.91)岁,平均孕周(37.63±3.11)周。纳入标准:(1)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且自愿加入本研究,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3)伴有认知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两组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较。
1.2干预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健康教育护理。(1)计划阶段(P):①成立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健康教育护理团队,选择善于沟通交流,具有亲和力,业务熟练的医护人员,护士在同产妇沟通时,能时刻带着微笑,态度诚恳,语言亲切,用自己熟练的业务知识,耐心解答产妇和家属提出的问题。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分娩的大致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此来缓解产妇和家属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和家属的配合度,同时促使医护人员与产妇迅速建立信任基础。②定家庭化护理干预方向。医护人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产妇实际情况进行2次头脑风暴。第一次主要探讨家庭化护理应从哪几方面展开,第二次初步制定家庭化护理方案。最后对初步制定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估后进行完善。(2)实施阶段(D):①医护人员为孕产妇安排独立病房,供其家属陪伴照护。并且在病房种放置电视机、桌椅板凳、热水器等家庭常用的物品,尽可能地保证产妇日常所需。通过为产妇营造家庭化氛围,使产妇保持轻松状态。②孕产妇受分娩导致的疼痛、分娩结局等方面影响,产妇容易出恐惧、担心等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及产妇家属主动与产妇沟通,掌握产妇心理状态,指导产妇使用正确的方法发泄不良情绪,并对产妇进行安抚。③结合产妇自身情况,为产妇讲解分娩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处理技巧,讲解不同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讲解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以及护理技能。使产妇认识到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的优点,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母乳喂养率。④进入产房时,安排专人陪同产妇分娩,结合分娩进程以及产妇的需求,给予产妇相应的帮助。分娩结束后安排产妇及新生儿回病房。⑤产后为产妇及新生儿自身状况进行评估,根据其健康情况、心理状态以及需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对产妇进行鼓励,使产妇感受到关爱。通过指导产妇健康饮食,为产妇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快产妇恢复。同时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注意产妇阴部卫生,及时更换床单、被罩。定时为产妇清理皮肤,更换干净医务防止出现感染。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向产妇讲解乳房胀痛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促进产妇接受母乳喂养。(3)检查+改进阶段(C+A):医护人员定时对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饮食健康情况、母乳喂养情况等进行评估,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加以改进。通过持续改进,为产妇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1)评估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2)评估产妇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算数据,年龄、孕周等资料行t检验,性别、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等资料行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结果
2.1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常规、观察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健康知识掌握率较高、自然分娩率较高(P<0.05)。见表1。

3讨论与分析
        产科护理过程中,施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还能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3]。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与进步,护理措施也随之改进,家庭化护理模式能够为产妇提供更好的服务,逐渐被应用产科护理中[4]。
        本研究主要评价了产科健康教育中,常规健康教育干预与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结果显示,常规、观察两组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较高、护理满意率较高(均P<0.05)。究其原因:家庭式护理干预是围绕产妇心理、生理等方面需求开展护理[5]。医护人员为产妇入住的病房进行安排布置,使病房能够贴近产妇生活,够满足产妇日常需求,使产妇感到轻松舒适。分娩过程产妇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而且疼痛可能会导致产妇精神崩溃,增加分娩风险。家属的陪伴能够提高产妇安全感,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缓解产妇对疼痛产生的恐惧以及对胎儿担心产生的紧张,有效地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允许产妇家属陪伴产妇直至顺利分娩,使产妇分娩更加顺利。同时,家属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产妇分娩过程中承受的痛苦,促进家属对产妇关心,呵护。同时对产妇 产前、产后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对分娩及新生儿健康知识的认知。通过指导产妇母乳喂养,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的同时,有利于产妇的健康。
        综上所述,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分娩及新生儿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度,提高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凌虹,苏方方.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5):164-165.
[2]王静.家庭化护理模式在60例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9,27(05):177-178.
[3]周芳敏.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8):200-202.
[4]郭贞,卞翔,马玉凤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育儿能力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9,27(01):76-78.
[5]沈丽娜.产科护理管理中家庭化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2):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