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阎欣 2吉利华 3陈晓婷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其障碍问题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观察对象,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FMA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有利于促进障碍问题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肢体功能
近年来,急性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随着医疗水平提升而提高,但是该疾病的致残率极高,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1]。吞咽障碍为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进食困难以及吞咽不畅等均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康复干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甚至可能出现吸入性肺炎,威胁生命健康且影响生活质量[2]。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价值,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本研究中抽选的66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2020.1-2021.4)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3例/组。
对照组:依据性别,男性和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和15例;年龄平均值(60.12±3.67)岁;病程平均值(36.71±5.06)天。
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性别,男性患者例数占20例,女性患者例数占13例;年龄平均值(60.26±3.81)岁;病程平均值(36.69±5.13)天。
两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入选标准:经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确诊为吞咽障碍的患者;精神状态、意识状态正常的患者;同急性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以及神经康复学吞咽障碍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者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合并老年痴呆或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含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若患者的吞咽障碍较为严重,护理人员需要在其病情稳定以后给予鼻饲护理,患者的病情通常于入院2-3天逐渐稳定,加强口腔清洁护理力度,及时将口腔内的异物清除,完成口腔护理工作以后,实施口腔黏膜和舌体按摩护理。取棉棒蘸取适量的冰水对患者的口腔侧壁、舌根以及软腭等进行刺激,期间鼓励患者行吞咽动作。患者的吞咽过程在训练以后若基本可以完成,需要尽早将胃管拔除,随后训练吞咽功能。
(2)若患者为中度吞咽障碍,需要对不同吞咽肌群展开针对性的训练。颊肌与喉部内收肌施吸吮练习,嘱患者洗净手指,取适量无菌纱布包裹好食指,随后将食指送入口中,患者开展吸吮练习。嘱患者吸气以后闭嘴,随后开展吹气锻炼以及鼓腮锻炼,一天两次,每次10min。按摩患者的咀嚼肌和舌肌,针对无法自行伸舌的患者,护理人员取棉棒拨动其舌头,反复操作十次以后,嘱患者闭口并开展扣齿操作;针对可伸舌患者,嘱其通过活动舌头,分别舔上下唇、口角等,随后闭口磨牙咬动,每天两次。取镜子放置于患者面前,指导其开展空吞咽的动作,每次20个,一天两次。鼓励患者开展发音训练,由简单的单音节发音逐渐过渡为词语、断句等,同时可帮助患者反复数数,及时纠正不准确发音,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交流力度,以提升语言训练效果。
(3)若患者为轻度吞咽障碍,则开展进食训练,嘱患者取端坐位进食,期间头部稍微向前屈;若患者为偏瘫,需将其头部向偏瘫侧转60°左右,以扩张健侧的咽部,便于进食。若患者无法坐立,需将其床头适当抬高,嘱患者前屈头部,避免食物漏出。为患者准备糊状食物,且食物当中尽可能保证充足的水分,避免饮水导致患者呛咳。患者结束进食以后嘱其反复做空吞咽的动作。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以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满分为十分,以得分越高代表越占据优势。
(2)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满分为一百,以分值越高代表肢体功能越高。
(3)统计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估,满分一百,分值越高为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对相关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时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差()表示两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计量资料,以t检验。数据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患者的吞咽障碍、FM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1所述:
.jpg)
3讨论
脑卒中可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认知功能障碍,诱发系列问题的同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咽喉、唇、舌肌无力的情况,影响其咀嚼功能及吞咽功能,导致营养不良以及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的同时,可能因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提升患者的死亡风险[3]。
现代康复理论阐明,急性脑卒中发生以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以及功能均有充足的能力,为患者用药治疗的同时开展康复训练,对脑侧支循环的重新建立有积极作用,且有利于部分神经元再生。
早期康复护理是近年来临床中常用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通过按摩和训练等,促进受损反射弧重建,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口腔敏感程度,在提高吞咽功能方面有积极作用[4]。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FMA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吞咽功能和肢体功能,将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减小。
参考文献:
[1] 刘茹,杨越峰.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学,2019,43(6):682-683.
[2] 李玲.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2):1949-1951.
[3] 王朝辉,唐娜,封彬.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0,27(6):709-712.
[4] 管文娟,陈霞,胡伟,等. 过程指标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 安徽医学,2020,41(5):587-590.
个人简介:阎欣,女,汉族,出生日期:1985年2月23日,陕西省西安市人,大学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康复医学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