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护理对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周月萍
[导读] 针对于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进行护理的效果。
        周月萍
        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516211
        [摘要]目的:针对于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采用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让患者尽快出院,因此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路径护理;鼻中隔偏曲;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是指患者的鼻中隔偏向一侧或局部突出症状,常导致患者出现鼻腔功能障碍。临床上多表现为鼻塞、头痛和出血等情况。鼻内镜微创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能够就鼻中隔的偏向情况进行纠正[1]。但过程中常出现不良反应,为了让患者能够有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我院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式进行了研究,现将过程资料整理后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1:29,年龄在21-58岁之间,平均(41.32±5.3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1,年龄在22-57岁之间,平均(42.03±4.87)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能够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通过我院临床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检测结果符合《现代耳鼻咽喉实用手术学》[2]中的描述。患者均使用鼻内镜微创方式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了知情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通过了本次研究申请。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包括以下措施:①制定护理计划: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在患者的入院阶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确保所有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护理工作。②心理护理:在手术前做健康知识宣导和心理护理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对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避免出现应激反应。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强患者的体温和血压的检测,积极清洗鼻腔残留物,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④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保持半卧位,以降低创口的出血情况。饮食方面选择半流质食物,以清淡为主,加强食物营养供给,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的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①按患者主观感知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计算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满意)/总例*100%。②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颅内感染、鼻出血、脑脊液漏等。③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标准
        研究所得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s)、(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3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11±1.13)天,短于对照组的(7.68±1.68)天,数据对比差异明显,t=9.832,P<0.05,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于鼻中隔偏曲情况常使用鼻内镜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够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还能降低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的应激性刺激情况,因其低创性、高效性和有效性在临床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针对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能够通过加强医患关系的方式,从患者的心理、生理、病理等进行综合护理,通过多角度护理的方式以确保其护理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充分证明了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这一观点在随春颂[3]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应的论证。
        综上所述,针对于采用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让患者尽快出院,因此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石东恒. 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 051(010):1216-1217.
        [2]郭玉德. 现代耳鼻咽喉实用手术学[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随春颂. 临床路径护理对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 15(02):116+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