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丽
徐州仁慈医院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科 221004
【摘要】目的:分析将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均分为2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B组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观察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下肢功能(Fugl-Meyer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经统计,B组患者ADL、Fugl-Meyer评分均高于A组,且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循序渐进式康复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改善其下肢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可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下肢骨折;康复效果;影响
在下肢骨折发生后,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其能够有效改善骨折情况,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而为了有效确保手术效果,改善预后,开展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是保障患者术后更快恢复健康的重要举措[1]。故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将循序渐进式康复干预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均分为2组,A组男女比为18/17;年龄20-65岁(42.57±5.63);B组男女比为19/16;年龄21-65岁(42.65±5.23)。比较患者间基础信息数据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A组予以常规护理,需指导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准备;同时开展综合性健康宣教,并在术后全面关注患者手术部位,予以饮食、用药及生活方面的护理干预。
B组基于上述予以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在患者术后早期恢复阶段由护理人员予以早期康复功能指导(术后24h后开展):①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脚趾主动屈伸运动,以其能够达到的最大角度,重复进行20-30次。②踝泵运动,做踝关节屈、伸和环绕动作,并在背伸极限位置停留数秒,重复锻炼10-20次;③小腿静肌力收缩:指导患者保持下肢伸直,进而小腿进行节律静力性或运动性放松/收缩运动,每次保持动作6min左右,收缩-放松时间比为1/2即可,重复动作10-20次。④髌骨运动:以拇指、食指(通常为右手)将髌骨两侧固定,并左右旋转、推动,重复动作20-30次。⑤膝关节运动:将患者骨折部位托住,在其膝关节下放置软枕,并使其保持屈曲状态,指导患者将小腿抬高床面,主动做伸膝训练,保持动作5-10s后缓缓放下,重复动作10-30次。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将手放在患者患肢膝下方,指导患者下压膝部,保持动作5-10s,进而逐渐放松,重复动作10-30次,在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及疼痛逐步减轻后,可适当增加角度进行锻炼。⑦髋关节运动:指导患者抬高下肢,进而做髖关节向上-外-下-环绕的运动,动作重复5次左右。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下肢功能(以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进行评估)及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软件分析统计研究数据。计量及计数内容以(±s)、%表示,并行t、χ2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经研究对比,B组患者ADL、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且骨折愈合时间较A组有明显缩短(P<0.05)。见表1:
.jpg)
3.讨论
下肢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病症,下肢骨折发生后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疼痛、肿胀等症,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有严重的下肢功能障碍、疼痛及生活难以自理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2]。故在下肢骨折发生后,及时配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指导十分关键。而在既往针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多以常规护理干预为主,在常规干预下护理人员往往结合患者病情予以规范化的用药指导及常规遵医指导,故护理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照护患者的实际身心需求,整体护理效果有限。因而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期情况及机体耐受度予以早期康复功能指导十分关键。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则属于遵循“循序渐进”理念的一种康复护理模式,其能够重点关注康复护理中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而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身心状态制定循序渐进的护理方案,以确保护理措施具备安全性、有效性及针对性,最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整体提升[3-4]。结合此次研究结果能够看到,在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后,B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下肢功能改善效果均明显高于A组;同时,B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相对比A组也有显著缩短(P<0.05)。这一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循序渐进式康复指导干预能够有助于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并加快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促进其生活活动能力及下肢功能的改善;同时,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开展护理干预的情况下也能够有助于规避过度锻炼情况或锻炼不足的情况,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提升康复效果。
综上,在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通过予以循序渐进式康复指导干预能够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缩短,进而加快其生活活动能力及下肢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娜, 刘晓艳, 章艳.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20, v.44(02):143-144.
[2]王丽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 028(002):18-19.
[3]陈雪萍,鄢利.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v.15(32):166-168.
[4]蒋芩, 郁娟, 杨丽娟.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4):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