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莉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人民医院 646100
临床儿科中热性惊厥属于有种常见急诊,若采取诊断治疗措施不及时,即反复出现惊厥或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脑细胞受损,最终对患儿的智力发育产生影响。由此可知,积极强化惊厥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让患儿家长掌握惊厥发生时的急救要点,快速控制惊厥和高热则成为了十分关键的内容。那么,什么是小儿热性惊厥?小儿热性惊厥有哪些症状?发热时间长或热峰高会“烧抽”吗?小儿热性惊厥时如何处理?如何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小儿热性惊厥家长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什么是小儿热性惊厥?
通常情况下,小儿热性惊厥多发生在3个月到6岁的小儿中,在发病初期会出现惊厥或在体温快速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惊厥,男性多于女性,属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危急重症。凡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导致的38.5℃以上的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惊厥被称之为小儿热性惊厥。对于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而言,因为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且脑神经细胞分化不全,抑制能力若,因而导致较弱的刺激也会导致大脑产生强烈兴奋和扩散,继而使得神经细胞出现异常放电而导致出现惊厥,不仅和年龄因素有关,还和遗传因素有关。
小儿热性惊厥的症状有哪些?
6个月到3岁为小儿热性惊厥的初始发作年龄,在6岁以后再次发作的情况十分少见,可将小儿热性惊厥分为两种类型,即复杂型和单纯型,其中多数为单纯型小儿热性惊厥,其发作呈现出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1到3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且病程中多只出现1次,通常体温会在39℃以上。而复杂型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时间则较长,往往会在15分钟以上,以局灶性发作维度主要表现,同时在一个病程中可能反复出现,不存在明显的体温高低。
发热时间长或热峰高会“烧抽”吗?
对于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家长而言,由于担心发烧时间过长或发热体温较高的情况,会导致“烧抽”。对于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而言,无论是否存在过热性惊厥或发热时间长短,均可能导致抽搐的情况发生。对于不存在热性惊厥患病史、遗传史,即便发热时间持续时间长,导致热性惊厥的概率仍然较低。因此单纯感冒等感染因素导致的发热无须担心发生“烧抽”的情况。
小儿热性惊厥时如何处理?
在小儿热性惊厥发生时,多数家长因为对疾病不了解,极易措手不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患儿侧卧位,预防呕吐物进入到患儿呼吸道中而导致出现窒息。若患儿发生抽搐的情况,则切忌压迫患儿肢体,避免发生骨折,通常情况下热性惊厥会在2到5分钟缓解,若热性惊厥发生大事件超过5分钟在,则应该及时送往医院实施救治。就小儿热性惊厥时如何处理而言,具体方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家长应该保持足够镇静,切忌对患儿进行按压或用力摇晃患儿。第二,快速将患儿的头向一侧偏,见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异物予以清除,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第三,将患儿的衣服解开,对背部予以轻拍,同时可通过筷子或勺子裹布的方式将其放置在患儿上下牙之间避免患儿咬伤舌头。第四,切忌压迫患儿肢体,避免发生骨折或发生脱臼。第五,对患儿合谷穴和人中进行掐压,可发挥醒神开窍的价值。第六,以最快的速度实施降温。在患儿抽搐过程中不要喂药,避免发生呛咳和窒息。
与此同时,可通过温水洗澡,擦拭身体等物理方式对患儿实施降温。此外,切忌过厚包裹患儿,不要用捂热出汗的方法退烧。第七,在实施家庭处理的过程中及时送抵医院进行救治,无论惊厥发生时间长短,均应该就医治疗。
如何预防热性惊厥?
发热和热性惊厥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所以在预防热性惊厥时,可从预防感染和提升抵抗力方面入手,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规律合理饮食,维持大便畅通,保证睡眠充足。针对易反复发生热性惊厥或发生复杂型热性惊厥的患儿时,可应用鲁米那等药物,同时可在医师指导下应用羚羊角粉、安宫牛黄丸等中药。通过总结归纳,热性惊厥的预防办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强免疫力。日常生活中饮食需保证丰富性,多摄入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第二,避免发生发热性疾病。天气发生巨大变化时,尤其是温度发生巨大变化时,需及时增减衣物,并且经常进行室内的通风换气,维持空气处于流通状态。第三,密切观察积极护理,避免儿童出现高热状态,从而避免热性惊厥的发生。针对发生过热性惊厥的患儿,需着重加强体温检测工作的,一旦发现儿童体温超过38摄氏度则立即采取退热措施。
通常情况下,发生小儿热性惊厥时,场面十分令人担心,这要求患儿父母应该保持足够的冷静,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并加强观察工作,避免其他疾病导致热性惊厥。
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应该知道以下几件事
是不是热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惊厥?
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3个月~5岁的儿童中,发病率大约在2%~5%左右,属于婴幼儿常见惊厥性疾病,通常发热惊厥易发生在体温快速上升的阶段中和发热出现24小时这一时间段内。
打疫苗是不是更容易引发小儿惊厥?
小儿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可分为多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为诱发小儿热性惊厥的主要原因,而环境因素主要指感染细菌和病毒,属于促发因素,多数情况由病毒感染导致。打疫苗后可能导致发热的情况发生,属于一种不良反应,而部分疫苗注射后可能导致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包含减毒活疫苗,比如麻风腮疫苗,同时全细胞制备疫苗也可能导致小儿热性惊厥,比如全细胞百日咳疫苗。然而没有证据指出这类疫苗在接种后的热性惊厥与远期癫癎的发生相关,根据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指南,热性惊厥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如何正确诊断热性惊厥?
通常情况下,多将发生年龄和典型临床表现作为诊断热性惊厥的依据,而诊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热性惊厥的各类疾病,比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中毒性脑病、急性代谢紊乱等。由此可见,在发生热性惊厥后需及时就医进行治疗,从而确定是否为热性惊厥,排除其他重型疾病的发生可能性。
热性惊厥会让孩子脑子抽坏吗?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需明确的是,热性惊厥具有较为良好的预后,且至今没有因热性惊厥直接导致患儿死亡的病例和报告,且多数患儿不合并出现癫痫,而少部分热性惊厥后出现癫痫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复杂型热性惊厥;②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发育落后);③有癫痫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