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华 李俊博 刘霁宁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实施VSD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骨科创伤感染的患者,共计4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组名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敷料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是实施VSD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治疗结果来观察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参照组理想,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中,使用VSD敷料相较于传统的敷料治疗,具备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科创伤;感染;普通敷料;VSD
骨科收治的患者多数是意外受伤骨折患者,该类患者多存在外部创伤情况,在实施手术治疗后因为血液供应不足、患者免疫力差、换药手法不理想等因素导致其感染的概率较大,较大的外部感染创面使得患者的肢体感觉与运动神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对其实施及时的治疗。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是一种引流技术,该技术能够彻底去除创面、腔隙的坏死组织及分泌物,促进创面的愈合,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基于此现将其应用于我院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为2018年01月到202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骨科创伤感染的患者,总例数为4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方式,组名分别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均为20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最小为26周岁,最大为63周岁,其中女性为8例,男性则是12例,平均年龄为(36.13±4.78)岁;在参照组中年龄最小为27周岁,最大为64周岁,其中女性为9例,男性则是11例,平均年龄为(36.98±5.01)岁。从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可观察到,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的自身一般病例信息具备较高的相似性(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规则:①患者自身已通过文字或语言等方式完全了解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创伤性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且伴随创面感染;③患者意识清晰,能够对医护工作人员进行回应。
排除规则:①患者除去该疾病之外,在此前或者突发其他影响观察结果的疾病,如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疾病;②患者自身携带精神类疾病,如人格分裂等,临床上无法对其反馈的信息进行确认;③患者为特殊类型患者,例如低龄儿童,妊娠期妇女,高龄老人或免疫功能缺陷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敷料,具体为现对患者的创面情况进行了解,合理进行常规敷料的更换,更换频率控制为1次/2天,对于表现出严重创伤的患者,选择引流条加以干预,配合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操作,此外于临床对其开展病原学检测工作,检测频率为1次/6天,观察患者出现新鲜肉芽之后,对其展开创伤缝合。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实施VSD敷料加以创面覆盖治疗,如果患者的创面表现较深,利用VSD敷面填料对患者的创面底部实施填充,之后于临床展开半透明薄膜封闭操作以及负压吸引操作。控制患者的负压保持在125mmHg与450mmHg范围内。之后利用敏感抗生素对患者的创面展开冲洗操作,手术后5天与7天范围内对患者于临床展开病原学检测工作,对肉芽生长情况加以了解,表现为鲜红嫩活状态后,临床对患者开展缝合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依据患者的创口及症状情况将其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具体对应如下:治愈:患者在敷贴敷料后2周内创面完全愈合,且表皮覆盖表现理想,无需再行对其实施更换敷料;显效:患者在敷贴敷料的2周后,表皮组织存活理想,能够观察到新生的健康肉芽在成长,基本无创面分泌物,创面面积显著缩小(>75%);有效:患者在敷贴敷料后4周后,表皮组织存活理想,能够观察到新生肉芽在健康成长,创面分泌物显著降低(>50%),创面面积明显缩小(>50%),实施游离植皮手术后创口愈合;无效:回植皮肤坏死,分泌物未减少或增多,无新生健康肉芽,创伤面积无缩小会呈现扩大。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临床治疗效果
由表1数据可知,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00%,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
3.讨论
创面坏死组织可能导致炎症情况,继而造成患者剧烈疼痛,继而导致患者的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对于骨折创伤感染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1]。VSD技术与传统的治疗存在显著差异,其不但能够预防控制感染,而且还能够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降低患者因为创面感染所受的痛苦,继而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2]。
就本次研究而言,实施VSD敷料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理想于参照组(P<0.05),该结果与现有的研究结论相符。但是需要注意该方式仍然不能取代必要的外科治疗措施。而且一些特殊的情况如骨髓炎、伤口活动性出血、瘘管、恶性变化等均不在适宜进行VSD治疗,而且在实施3周后,患者若再无好转,需考虑更换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在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中,使用VSD敷料相较于传统的敷料治疗,具备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占生. 骨科创伤感染采取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 生物技术世界, 2016, 000(002):102-102.
[2]郭键. 比较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引流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000(011):1471-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