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方中便秘高频药物及治疗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8期   作者:张海旋 胡一斌(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检索古代医籍中便秘证治的经典组方,归纳其中高频药物
        张海旋  胡一斌(通讯作者)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目的:检索古代医籍中便秘证治的经典组方,归纳其中高频药物,总结出古代便秘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现代便秘的治疗提供思考。方法:以《中华医典》为基础,运用关键词检索法得到常用组方,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建立《中医古籍便秘方药数据库》,并用SPSS Statistic 23.0软件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得到常用药物类型九种,总结古代医家对便秘的主要治疗方法八种。结论:治疗便秘应因证治法,因证选方,注重药物协同治疗。
关键词:便秘;经典方剂;用药规律;高频药物;治疗方法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不爽,便质干结为主要特征的脾胃系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便秘具有难以治愈、易于复发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巨大[1]。现代研究将便秘证型分为实秘与虚秘,并从中细分出八种证型[2]。本文通过挖掘经典方中方药组成,得到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类型,并总结出古代医家常用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
1 分析方法
1.1 用便秘相关关键词检索出《中华医典》中治疗便秘的经典组方,共得到组方2785对,药物1328味。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建立《中医古籍便秘方药数据库》并利用SPSS Statistic 23.0进行用药规律分析。
2 结果 分析得到主要用药类型为十种如下;总结出八种治疗方法:攻下通便法、润下通便法、滋阴增液法、理气通幽法、清热通腑法、活血化瘀法、理肺通便法、理气通幽法,其中理气通幽法最为多用。
3 具体分析
        3.1 泻下药:泻下药中大黄使用频率最高。说明古代便秘证型以热秘居多,古人治疗以荡涤肠热、泻下攻积为主。大黄攻下峻劲,通利之功须臾即可见效,但临床不宜重用滥用,以防伤正。此为攻下通便法。润下药有火麻仁等,频率亦高。提示除泻下攻积之外医家尚注重运用脂类药物润燥滑肠通运,非一味冷下。说明攻下法作为治疗手段见效迅速,但并不是治疗目的。临床便秘治疗应审证求因,一时急症缓解之后仍应依证详探,着眼病源而治。此为润下通便法。
        3.2 补虚药:药物有甘草、当归、人参。此为虚秘多用,喻补阴、补气之意。《难经》言:“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虚则腑道气机郁滞不通,有碍津液输布,难以推动糟粕下行;阴血虚则濡养不及,东垣亦云津枯肠燥之便秘不可用猛攻,或补或润,只宜缓图。故临床治疗阴虚或血虚秘时,或补益脾肺之气,以图中气健旺,推运大肠;或用养阴生津,增水行舟以使腑道润泽,润燥软坚、通利水谷。赵梓芸等[3]认为脾阴虚妨碍津血化生以致运化失调;且母病及子,虚火下移大肠煎灼大肠津液故肠道失于濡润,为老年便秘的病机关键。此为滋阴增液法。
        3.3 理气药:枳实、枳壳、木香为调气理气之属,法随证变,意为气滞便秘当求腑气顺而使传导开。亦提示病情危急或当用破气峻药时应大胆选用,若积聚未强则不可妄投,应依据体质及病势酌情选用和缓之属,徐徐图之。木香能散滞调理诸气,主行肝经之气,提示肝气调畅的重要性。脾胃之气升降有司、肝经之气舒畅条达,则人体气机藏泻有度。迟莉丽[4]教授亦认为便秘此病,位在大肠,其根在脾,故应该基于"百病生于气"理论指导治疗。此为理气通幽法。
        3.4 清热药:频率较高的黄芩、黄连、栀子之属长于清脏腑实热。说明脏腑实热秘多于卫表气分热盛之秘,其他证型便秘也多有热相伴症。治疗应随证而清热驱邪,使肠腑通利。

脏腑热盛则致津伤,津液耗伤肠道失于濡润则致便结。当以清热解毒之品对症而治,兼理气导滞之属以清无形之热,荡涤脏腑积热,来泻有形之积。此为清热通腑法。
        3.5 活血化瘀药:古今临床中瘀血阻络作为便秘直接诱因的情况并不常见,临床久病多虚多瘀,多用于年虚久病者或老年患者。故活血化瘀药多与清热解毒、苦寒泻下等合用,且多用药主以缓徐而不伤正,图其运血逐瘀以通畅腑气、辅助滑利二便之效。提示调血的重要性。张锡纯亦言:“承气汤中大黄亦具活血作用,只是未被重视……”亦言明脏腑传导失职时活血的重要性。?此外活血药多亦能补血,亦可为临床提供借鉴。陆金根教授[5]以为即使久病久虚便秘不见明显瘀血相, 在临床证治中亦应适当兼用少许活血化瘀药,且多见效。此为活血化瘀法。
        3.6 化痰止咳平喘药:此为通药,或降气、或宣气,有宣有降,意为调理肺气以下达腑气,达到通降大肠气机之效。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用止咳化痰平喘类药物提示肺气宣通可利气通腑,或痞满或气滞皆能从此入手,从而舒畅三焦,调畅全身气机。这提示临床论治当有整体观念,古人将整体气机调畅作为治疗之本。徐年年[6]亦从此着手探寻理肺之法在临床治疗便秘的实际意义。此为理肺通便法。
        3.7 解表药:解表药提示一者表邪致秘当驱散表邪以通幽;二者柴胡之属提气升阳,如有气陷等气机不升则腑气不降,当升气以理气、理气以降气;三者便秘治疗可用辛味之行气药或宣畅肺气、或解散郁气,作为调畅腑气之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此亦属于理气通幽法。此对临床具有借鉴意义,可随证选用。
        3.8 祛风湿药、驱虫药及利水渗湿药:此三类药物应用频率较少。祛风湿药多为行气药,亦可运脾除湿、调畅脾气、补益中气,多用于湿滞内停之秘,消导湿滞的同时祛风散邪,以达到理气行滞之效,颇具取性存用之意。方随法变,临证施治,可见一斑。利水渗湿药临床多为大小便具不通所用,有些或合并窿闭关格,说明古人尤爱利小便以行大便。驱虫药临床多非为驱虫,多为“通因通用”之效,取其或消积导滞、或下气行水以调导全身气机,理气通便之意。皆属于理气通幽法。
4 小结

        总结发现,古代医家治疗便秘用药种类繁多,治疗以理气通幽为主。用药并不拘泥于泻下,也涵盖清热、补虚、理气等类,配伍相用。且用药注重“驱邪而不伤正”,着眼于调理全身气机。且临床配伍重在辨证施治,随证变法,遇到重症仍下峻剂猛药。
而上述无论是解表药、驱虫药、亦或是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药,其意不在拘泥于药类,而意在取其药用,以调和阴阳,护卫阴液,调畅气机,重点仍为调理全身脏腑气机。从而达到气顺通畅,邪去而正安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韦静,曾思敏,罗鹏基,梁琪,黄贵华.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1):119-123.
[2]卞秀华.浅谈辩证分型治疗便秘[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190-191.
[3]赵梓芸,易超,邹思政,杨榕,张怡.从脾阴虚论治老年性便秘[J].江西中医药,2019,50(01):11-13.
[4]刘淑贤,迟莉丽.从“百病生于气”论治慢性便秘[J].山东中医杂志,2021,40(06):559-562+571.
[5]彭军良,王琛,郑德,梁宏涛,指导,陆金根.陆金根从瘀血论治习惯性便秘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12):20-23.
[6]徐年年,熊秀萍.功能性便秘从肺论治[J].吉林中医药,2016,36(03):240-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