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坦
身份证号码:37152419920523****
摘要:我国现代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给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了可以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竞争力,需要基于就业市场,对办学理念进行创新。高校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市场需求,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面向的是社会生产第一线岗位的人才需求,即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因此在教育教学理念、专业建设思路、课程体系设置均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契合。而如今我国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生产技术发生了一定的变动,为了迎合行业趋势,高职院校也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的背景
结合我国“中国制造2025”“工业4.0”发展战略,举办了“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其中,“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调试”比赛项目是促进高职院校适应当地经济、紧贴产业需求,发展装备制造企业急需的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技术人员。新时代背景下,“1+X”证书制度的开发和建设,促进了高职院校评价向社会开放,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和矛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提出了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制度高度融合。“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和“1+X”证书涉及的专业课程内容正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包含专业课程的整合。主要包括变频器技术、伺服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PLC编程及硬件技术、组态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器人编程及调试技术、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技术、自动生产线故障诊断技术等多门学科,要达到要求的基本条件,需要把所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2专业认证制度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改革探索
2.1健全自动化课程体系
首先明确电气自动化课堂的思路,电气自动化课程涉及知识点较多,教师需要构建完整的课堂体系,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构建课堂体系前,需要梳理电气自动化的内容,突出重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教学方案。并且要根据职业需求设置课程,在设置时应保证教学内容符合企业发展需求。按照企业的工作情况构建实践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车间进行自动化操作,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将项目实践作为中心,在设置课程时引入项目课程,以实践内容为课程中心,以基础理论知识为辅导,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开展项目探究。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需要列举对应的技术,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为以后的就业提供保证;最后设置的课程应满足就业需求,设置课程应和企业需求相对应,保证能够与电气自动化工作的职责相符,同时也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践中有理论依据作为支撑。
2.2不断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在以往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以至于教学质量受到影响,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高校需要不断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施,进而促进课程教学改革。首先,高校可以结合专业发展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教材内容,并科学合理地分配教材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教材内容足够的重视,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任务、目的、内容,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翻转、微课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查找更多的教学内容,进而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教学效果。最后,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工作中,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适当调整课程,引入最新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进而使学生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学生日后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内容设计
首先,基于当前典型的电子电气产品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所选择的内容必须严密契合当前现实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类电子电气设备,如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电子电气产品包括直流稳压电源、计数器、表决器、电子钟等,构建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熟悉了解各类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电路的制作、核心芯片的选用等技术。而对于电子安装的规划与实施这门课程,则应基于学生设计制作复杂电路能力的培养,引入三相电路安装测量的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设置电路分析测量方法、故障排查等内容。其次,基于企业岗位工作的具体流程对教学内容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内容设计中,应基于课程所面向的岗位工作的具体流程,对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其能够做到前后有序衔接,自成体系。同时,在更高的层面,要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习情境进行设计安排,使其符合学生能力递进的规律,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使前一个学习情境能够为后续学习情境做好铺垫。最后,引入电气行业企业技术标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内容设计还需要参考电气行业与企业的技术标准,如将电工、电气设备安装工、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员等电气自动化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要求融入课程知识、能力之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4和企业进行结合,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具有较强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高校可以结合企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岗位知识与技术,满足企业要求。其次,高校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结合,指引学生到企业实践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和电气自动化产业进行直观接触,加深学生对产业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并且,在实习实践中,学生可以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提升实践能力。最后,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教师,对学生实施面对面实践教学;或者是开展讲座,把相关知识讲解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经验,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生产过程,有助于学生日后就业。
结语
专业改革要与企业职业能力需求、技能大赛、“1+X”证书接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也是实现双主体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改革,大大加强了技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全面的教学管理体系,提升了师生的技能水平,拓展了校企的合作、创新。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对推进我院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2]成建生.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36):123-124.
[3]张立,孟源北,汪建宇,邝卫华.校企协同创新培养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5(6):16-17.
[4]罗昕,魏海燕.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学,2020(6):64-65.
[5]陈鹏.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1+?X?”证书制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