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11期   作者:陈剑婷
[导读] 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有效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陈剑婷
        广州市番禺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建设多集中于市区范围内,因此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如施工作业点多、施工遇到的障碍物多等,这些会给造价控制带来更大的难度。为保障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并提升资金利用率,需要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有效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问题;有效控制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推动城市的发展自己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政府部门在路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有效地推动了路网建设速度,但同时也使得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不断提升,增加了财政的压力。在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
        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为了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以及提升城市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同时对工程的质量、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会导致道路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进而带来更大的财政压力。同时也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出现造价偏高的问题。
        1.1地形条件复杂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城市建筑物十分密集,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道路需要通过建成区的问题,而为了避免拆迁,通常需要采用下穿或者高架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除此之外,有的道路工程还需要经过水库等复杂的地形,因此需要设置桥隧。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费用提升,再加之工程原材料、机械以及人工等方面费用的提升,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保障环境、交通和水土等,最终会使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成本不断攀升。
        1.2盲目追求建设高标准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的过于强调高标准,一味的要求高等级的路面、高造价管线以及高标准的绿化等,导致施工难度上升,施工材料成本增加。这些高标准已经超出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标准要求,因此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工程建设单位为了能够在工程立项阶段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往往会采用较高的建设标准,但是却很少注重降低工程成本。最终造成工程目前追求建设高标准的问题,使得工程造价提升。
        1.3缺乏对投资审批环节的有效控制
        我国对工程造价控制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效果却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设计阶段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估算不精确的问题,概算的编制也缺乏精确性。除此之外,工程的工期比较紧张,导致留给审批部门的进行审批的时间较少,难以进行严格、全面的审批,甚至会导致审批流程简化,使得工程造价控制难以实现。
        2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不仅相关企业要承担主要责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参与其中,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的协同合作,才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有效的造价控制,要贯穿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全过程之中,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提升工程造价控制的成效。
        2.1加强前期评审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立项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影响决策科学性的关键因素,因此要确保项目建议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要将经济评价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作为重点,要借助可靠的数据以及科学的估算方法进行投资估算,这样才能确保投资概算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进而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奠定基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旦投资估算通过审核批准,便要将投资估算作为项目投资的限额,在后续的投资活动中,不能突破这一限额,进而充分发挥投资估算的作用,保障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以某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为例,该项目在评审时发现设计存在不合理因素,在设计阶段未能进行全面的现场勘察,因此未发现有地下燃气管道横穿路基的现象。而在项目概算过程中,漏算了燃气管道迁改的费用,事后建设单位追加投资,用于管道的迁改费用。

由此可见,工程前期的审评工作十分重要,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同时对投资估算进行审核,确保投资估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盲目追求高标准的问题,需要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对于工程造价来讲,主要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来确定。因此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对于造价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项目规划阶段,应秉持实用、经济的理念,改进那些过高的标准要求。而在设计阶段,则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功能需求,在保障工程质量和功能实现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设计更加实用、更加经济的方案。与此同时,在设计阶段还要加强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借助技术优势来降低工程的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一味追求高标准的思想认识,合理确定工程建设的标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工程造价的提升。政府部门要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调控,处理好质量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建设单位要加强设计控制,应要求设计单位进行限额设计,既要确保设计质量,也要确保施工图设计处于概算范围之内,同时还要要求设计单位加强对工程建设规模、标准的把控,避免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的提升造成投资超限的问题,这样才能保障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以某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为例,在项目规划阶段确定路宽为15米,而规划部门结合工程周边的发展趋势,对道路工程的规模做出了及时的调整,将其路宽改为30米。这样一来,可以使工程建设做到一步到位,避免二次整地和二次施工招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政额外支付费用。
        2.3加强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招投标的主要模式,相较于以往的现行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模式有着更高的适用性,同时在评标办法以及工程量确定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这种模式下,施工企业的自主权得到更充分地发挥,有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可以使责任划分更加明确,可以为投资控制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为了充分发挥出该模式的优势和作用,建设单位可以委托优秀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全程参与工程造价的监护,这样可以更好地规避违规行为的发生。在招投标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秉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开展招投标工作,要确保所选择的施工队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能够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需求。同时,应尽量提升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效率,这样有助于提升材料调拨以及工程管理的效率,进而起到降低造价的作用,
        2.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施工阶段,首先要加强现场签证管理,结算工程款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逐项审查。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一定的隐蔽工程,针对隐蔽工程的结算难以进行有效地控制。针对这种情况下,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签证制度,同时做好现场记录,切实规范签证行为。这是保障造价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其次,要加强合同管理。要给予合同管理足够的重视,合同首先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同时要做到条款完善,文字严谨,责权明确。合同与工程计量之间属于相互关联的关系,通过全过程的合同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投资控制的效果。最后,要加强结算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便是项目的竣工结算,因此要加强对竣工结算的管理,通过严格的审核来保证结算价款符合合同的要求,使竣工核算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在针对竣工结算的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应以合同为依据,按照合同的规定控制预算之外的费用。除此之外,在审核过程中,针对那些金额较大的项目,应由审计、施工以及监理等部门共同编制补充定额,这样才能保障费用的合理性。以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例,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规定道路工程的土石比例为7:3,土石方的造价为1300000元,但是在实际的开挖过程中,石头的比例较小,并且石头的多数都为风化石头,无法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依据合同规定,由施工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以及地勘院共同进行现场确认,最终将土石的比例调整为9.5:0.5。这样一来,极大地节省了工程造价,实现了更为有效的投资控制。
        结束语:市政道路工程规模大、工期短、施工作业点多,再加之还会涉及到交叉作业等现象,使得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难度较高。造价控制直接关乎着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的质量,因此要结合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造价控制的有效性。要注重造价控制方法的创新,结合投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开展造价控制工作,提升造价控制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强.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2]李云春,段胜军,李敬民,程静. 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价值研究及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237-239.
[3]李云春,段胜军,李敬民,程静. 施工阶段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控制的价值研究[J]. 价值工程,2019,38(29):203-205.
[4]李承印,蔡霞. 基于成分分析的电网工程造价控制关键因素的识别方法[J]. 微型电脑应用,2020,36(11):111-113+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