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11期   作者:焦叔华
[导读] 建筑工程发展迅速的今天,质量和效率的双重保障才是进步的基础,保证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又复杂的一项工作。

        焦叔华
        山东沂蒙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建筑工程发展迅速的今天,质量和效率的双重保障才是进步的基础,保证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又复杂的一项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被重视,需要对每个环节严格管理,科学有效地进行控制,以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设计与决策阶段
        目前的造价管理过程在最开始就会出现问题,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三超”问题,普遍存在于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中,对于概算、估算、结算的把控都不够精准,因此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造价远高于最开始的设定,会对国内的经济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分析问题后发现,“三超”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在最开始的决策阶段,导致后续一步错,步步错。
        目前决策阶段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经验和实践经历不足,在进行概算和估算时会出现问题,有效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二是目前的建筑工程行业存在故意降低估算的“潜规则”,管理者更多的是注意施工过程等环节的把控,反而对于决策阶段不够严谨,因此为了立项故意降低自己所提出的估算成本,导致后续的造价控制变得非常困难。
        由于开始的不严谨,最终导致在设计阶段出现问题,比如在设计阶段一边设计一边改动一边管理,主要是因为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者的忽视,把控并不是十分严谨,一般来说设计的时间并不多,对设计的质量把控就没有那么精细,导致很多环节和情况没有考虑到,这些都是后续施工成本变高的原因,成本资金的使用不合理,使用效率太低。另外,目前在设计阶段的成本要求很高,导致很多设计者会尽可能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数量,对于经济适用性的考虑反而比较少,因此作为造价控制管理者不仅要制定合理的责任机制,严格要求设计人员的超支和预算,还要追究故意加大设计经费的设计人员,将设计环节规范化、系统化,这些都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缺失的部分。
        (二)施工与竣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是最难的,也是最需要注意的,目前的施工过程缺少专业的监督人才,更多的是寻找监理进行旁站,监理会负责大多数有关成本造价的部分,比如合同、人员信息等,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么重要的岗位却缺少足够的专业人才,另外是施工阶段的外包合同并没有专业人才进行认知,许多签订的合同都会出现不完整或者不严谨的问题,使得施工阶段的预算成本大大提高,甚至波及后面的竣工阶段。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在后面发生问题时也没有专业的人去解决,使得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大大提升。
        二、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可以发现,建筑工程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在每个环节都应该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一)设计与决策阶段
        一般在建筑工程最开始的时候,决策和设计基本由管理层来完成,在管理层进行决策后才能够实施。因此在决策阶段就让专业的估算人才进行工程造价估算,并对最终结果进行预测。另外,在决策阶段中,最能影响到造价控制的就是估算文件,估算文件也在整个工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进行估算时应当注意各项指标。首先估算指标的熟知和应用一定是第一位的,如果想做出一份好的估算文件,一定是对估算文件的估算指标非常了解,熟知其有效性以及实时性,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其次在制作估算报告时应当主动了解和评估施工开始后的各项风险,并且将其加入估算报告里进行处理对策的共创,以保证施工开始后的风险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


        设计阶段要考虑美观与经济实用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在设计时不能没有根据地天马行空,设计专业人员在进行测算和分析的时候,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需求要有清晰的认知,对于工程所限定的造价额度也非常了解,并且要严格执行。在完成基本的符合造价的设计后再进行优化,保持原有大部分设计的同时还能符合造价限额,这个环节可能很长,但却是必需的,因为这将是接下来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依据。更重要的是,设计人员为了完成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需要全程跟随施工,查看方案的执行情况,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尽快做出调整。
        (二)施工与竣工阶段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如果设计和决策阶段是整个工程的根本,那么施工和竣工阶段就是整个工程的灵魂,也是整个工程当中造价变化最大的两个环节。一方面施工阶段的造价变化因素多,另一方面造价的浮动幅度大,因此进行有效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首先在施工开始之前,想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监督管理,一定要选择信誉良好、人员专业,并且制度完善的专业人才团队进行项目的跟踪和监督,同时将各个环节的目标进行细化,主动控制,不断地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和完善,以保证施工阶段的顺利完成。另外,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材料的市场情况要进行动态监控,保证能够在使用时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并且确定最合适的时间进行采购。在采购之前列出详细的采购计划,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要对采购物品情况进行评估,以保证不会发生采购的物品用不到或者不够用的情况。当然,采购的材料一定要符合国家要求和行业标准,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危险,有效保证后续的建筑安全系数达到足够的要求[5]。
        竣工阶段需要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高度重视商业秘密的重要性,保证各项成本及资料不被外泄,另外在竣工阶段,审查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当主动与内部人员沟通,将最终的竣工成本核算做到最好。
        (三)材料差额处理
        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建筑工程中造价的大部分来源都是材料的费用,其在整个造价中的占比甚至可以达到70%以上,通过这个占比我们可以认为,如果能把材料差额处理好,那么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就能完成得比较好。
        建筑工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并且种类和价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与主体建筑的材料可以进行有效区分。目前的市场形式对于材料的各项差价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进行采购时自然要使用公布出来的,也就是最常见的,并且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在进行材料差价的调整时,一定要将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把费用系数对于材料单价的影响考虑周全,并且通过动态管理的手段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保证材料的成本会降到最低。如果是建设时间短、工程运行周期短的工程,在进行采购时不能忽略材料价格,协商后讨论出最适合的材料单价是比较好的结果,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为材料费用高而导致的整体造价过高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成为很多建筑公司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是工程的造价问题,因为非常复杂且总会发生变化,所以成为施工及管理团队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其对于建筑工程是否顺利和是否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德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1(05):14-15.
        [2]卞玉玉.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居舍,2021(15):127-128.
        [3]林大炯.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139-140.
        [4]唱焕云.浅析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J].砖瓦,2021(05):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