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11期   作者:高菲
[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在改造自然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
        高菲
        黑龙江奥隆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在改造自然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相关的环境工程建设逐渐开展起来,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这方面必须加强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和分析,而环境工程对于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在大数据环境下,对环境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环境工程;造价管理;大数据;控制措施
         一、环境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结合土建工程本身的特性,对其进行环境工程造价管理,要注重坚持“价廉物美”的基本原则,积极采用各种先进、有效且廉价的工艺,这也是环境工程选择施工方案的原则。另外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采用成熟、先进的施工措施,但要认识到这些都会受到资金的限制,因此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仔细选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物美价廉”。另外在选择了总体施工方案之后,还要注重综合考量建筑物的结构,对工程材料的
        预算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同时还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并且还要对定额进行合理使用,保证以不超出预算为实际标准,那么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之间进行默契配合,不仅要对环境工程质量负责到底,还要将工程资金有效控制在定额范围内,保证预算资金稳妥准确。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于环境工程造价预算的管理,通过提前公布各个环节的资金标准,进行集中决策,保证环境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重点,有方向。
         二、环境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
        1.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1.1全面采用技术设计招投标
        在项目施工的设计阶段充分发挥竞争的优势,进行各个施工环节的对比,从经济效益的方面进行比较,设计方案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在价值工程施工中能够达到设计方案的优化,有利于设计方案水准的提升。摆脱以往传统的施工建设需求,在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进行综合考量,促进环境工程造价水准的提升,加强造价工程的相关管理工作。
        1.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各专业设计需按所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当然设计的前提是确保达到使用功能。针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需得到严格的控制,以确保项目的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现阶段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是分解投资和控制工程量。
        2.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实际施工阶段是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价值、展现效果的重要阶段,它可分为招标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三个环节,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2.1抓好招投标工作
        招标要确保公平、公开、公正与诚信,评标要实行合理低价中标。同时,要合理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达到进一步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2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施工的现场管理是极为重要的,要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随时掌握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管理工作人员也要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在实践当中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2.3严把材料的准入关
        要注意市场行情,控制材料的用量,合理确定材料的价格。


        2.4实施入场签证制度
        管理者必须对工程所应用的材料及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熟练的掌握,避免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巧立名目、以少报多的情况出现。也要注意在签订项目的时候明确责任,哪些款项是必要结清的,哪些款项是无理取闹的,一定要有明确的认识。
        2.5竣工管理
        考虑到项目施工竣工阶段的影响,有关单位应该做好竣工的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入手 :首先,按照项目工程的标准,进行工作量的审核。对不符合工程项目预算的缓解,应该按照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并结合项目审查的综合考虑,减少核算不合理的情况。然后,从预算审核的相关原则出发,对竣工后的定额项目进行审查,确定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在分项进行审核时,要考虑到整体工程建设的有关任务,从实际情况出发,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三、在大数据背景下完善环境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工程数据标准
         大数据背景下对收集的数据的要求是规范统一,目的是为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提供方便。在部分分项工程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方面,各地工程定额存在差异,导致收录的数据通用性不够,不利于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为了打破各地区域间的差异,需要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事实上,统一元数据标准的建立是大数据收集的前提,为不同系统的数据交换提供保障,使数据处理的时间以及成本大幅度降低。另外,大数据要求并对半结构化数据被允许,录入非结构化数据时需要对其录入的规则进行规范,比如对于材料的说明,不但要进行文字的说明,同时需要配备对应的图片,对于工序流程可以提供相应的视频,然而,图片、视频等需要和有关标准相吻合。
        2.建立分布式数据库进行数据保存
        随着数据量增大,关系型数据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非关系数据成为了当前的主要数据存储形式。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利用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服务器将存储海量的数据,借助不同的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这种存储数据库的延展性、实用性和并发性较高的优点。建筑企业对于大型的建筑工程,有项目众多,自身资源丰富的特点,得到的数据众多,所以建筑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发展特点,建设分布式数据库,但是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不具备建设独立的数据库的能力,所以需要依靠政府建设统一的数据库。
        3.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发布和查询平台建设
        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平台普遍存在数据较为滞后、信息共享率较低等问题,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信息的利用效率,也不利于企业间的交流。所以应对工程造价信息发布和查询平台进行改进和完善。首先,应改善平台的数据传输、数据汇总、数据发布效率。其次,对信息数据进行层次和价格的合理划分,从而提高工程造价数据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建立工程造价数据的审核和保护机制,从而保证工程造价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重视挖掘过程和结果可视化
        数据操作过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汇报单位,在展示数据分析结果时,要遵循易懂直接的原则。在数据处理的结果展示中,可视化操作是针对数据处理结果展示而言的,可视化将数据在屏幕上以图像或者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让数据更为直观,便于理解,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图形和图像明确整个数据的分析过程,清晰的理解数据价值,以此为基础指导企业的建筑生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以分布式数据库为基础,应用可视化软件。重视可视化的研究,推广可视化软件,让更多的数据管理人员掌握数据挖掘技术。
        结束语:环境工程是一项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其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环境工程中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必须要将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贯穿到环境工程的全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各个项目进行全方面的控制,从而科学合理的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并达到最大程度的做到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荆翠兰.环境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4):1314.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04.1261.
        [2]李晓红.浅议大数据环境对工程造价管理产生的影响[J].装饰装修天地,2019,(15):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