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疼痛物质P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8期   作者:杨雨佳
[导读] 目的:分析采取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疼痛物质P的影响。
        杨雨佳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120
        【摘要】目的:分析采取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疼痛物质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取泛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疼痛物质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P<0.05);治疗前,P物质含量及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变化较优(P<0.05)。结论:采取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有效改善了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疼痛物质P指标。
        【关键词】泛昔洛韦;带状疱疹;疗效;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疼痛物质P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炎症皮肤性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具有一定传染性,临床表现为疼痛、带状皮疹等,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会出现同一部位带状簇状水疱等现象,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及工作,应及时予以治疗[1]。泛昔洛韦适用于带状疱疹及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应用范围广[2]。本文为探究泛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与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疼痛物质P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8~75岁,平均(58.72±2.24)岁;病程1~4d,平均(2.27±0.39)d;观察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9~76岁,平均(58.89±2.21)岁;病程1.5~4.5d,平均(2.35±0.48)d。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皆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2)无心衰、肾衰等严重合并症;(3)无意识障碍、沟通障碍、精神障碍等;排除标准:(1)无相关药物过敏;(2)无既往经历者;(3)依从性差者。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实施治疗前均进行临床过敏试验;进行抗生素、抗感染、镇痛等常规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支持,保证营养均衡。
        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分为片剂、胶囊、分散片等;口服用药,0.8g/次,5/d,持续服用10d左右;软膏:外涂,局部温水擦拭,清洁皮肤,涂于患处,4/d。
        观察组采取泛昔洛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量调整;分为胶囊、片剂、分散片等,是处方药;口服,0.25/次,3/d,连续服用10d左右。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皮疹完全消失,无疼痛或轻微疼痛,不影响患者基本生活;有效:皮疹基本消失,疼痛程度减轻50%,对患者基本生活有一定影响,皮疹回缩50%左右;无效:皮疹无消失,疼痛剧烈,无降低,严重影响患者基本生活,皮疹回缩未达到标准。
        (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物质含量及VA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空腹抽取静脉血8ml,放入抗凝真空试管待查;取3ml血液标本,采取酶连吸附法测定P物质含量;VAS评分:采用疼痛“标尺”,分为1-10个数,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状况选择相应数值,评分高低与患者疼痛程度成正比。
        (3)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变化[3],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4(IL-4)、-10(IL-10)。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带状疱疹常见于患者面部或身体一侧,呈现为带状分布,患者发病时会产生头痛、发热、局部瘙痒、刺痛等症状,较为严重,对患者生活及工作均产生了不良影响,应及时进行治疗,临床常采取泛昔洛韦治疗[4]。泛昔洛韦是2代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进入患者感染细胞中,抑制病毒复制,延长DNA病毒链,缓慢代谢,能够被迅速吸收,临床效果明显,应用于带状疱疹效果较好[5]。
        本研究采取了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结果显示,提高了患者临床疗效,优化了患者P物质含量及VAS程度;改善了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临床作用明显,对患者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带状疱疹,采取泛昔洛韦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丹, 高彤, 孙冬梅,等. 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5):125.
[2]杨亮. 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对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v.6;No.384(67):177-177.
[3]李玉秋, 王琛, 韦兰,等. 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分析[J]. 河北医药, 2020(6):805-809.
[4]张丽超, 杨秀敏. 泛昔洛韦联合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改变的影响[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 019(008):947-949,952.
[5]刘勤. 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疼痛物质P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15):2126-2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