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11期   作者:朋毛扎西
[导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各类水利工程项目逐步增多。
        朋毛扎西
        黄南藏族自治州水土保持站  811399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各类水利工程项目逐步增多。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抗旱、发电等多方面的功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否则,水土流失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生态功能的实现。生态修复技术是水土保持中应用较多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具有优势明显,大大降低了水土流失的危害性。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对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应用,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进而更好的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运用

        前言:随着我国综合基础实力的不断攀升,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了转变,政府部门也开始大量的投入资金修建水利工程保护生态环境。近几年,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在迅猛的提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越发严重,因此我国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开始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修复,降低我国水土利用率并且逐渐降低我国水土的流失概率。
        1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水土流失会使土质变薄,使其有机物质遭到破坏,影响其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耕地生产质量,破坏耕地完整性,减少耕地资源总量,阻滞农业生产发展。并使土壤抗蚀力减弱,进一步加速了水土流失。且严重的水土流失,会造成河道通洪能力,淤积不畅,导致自然灾害发生。
        2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流失的特征
        2.1点或线状分布的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占地范围非常大, 而且很多都是处在偏远的河流以及山地地区来修建的, 对于施工来说是极为不方便的。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附近的植物将会遭到占压亦或是破坏,如果植物被破坏就非常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情况的产生;而且水利工程在修建大坝或者是水库的时候, 地表的植物也会遭到毁坏,导致很大面积的地表会裸露在外部,也将会引起水土流失的后果;并且在经过山地或者是谷地的时候,水土流失的维护
工作非常难以进行。
        2.2 被破坏的植被难以复原
        因为水利工程是属于一种永久性的占地方式, 这就会导致土地始终被建筑物所占据,土地被建筑物长时间的、固定的占压将会导致本地的植被没有办法完全恢复, 将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后果。 就现如今而言,绝大多数的建筑物是属于混凝土构造,如果长时间的被占用,将会引起土地的肥沃程度降低,这样一来,植被恢复的概率也是极为低下的,难度也非常巨大。
        2.3 水利工程设计的多样化使得产生了多种方式的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的设计范畴重点包含农田、抗旱防洪以及环境等多种形式的工程项目, 所带来的水土流失情况也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 这是因为在建设与施工的过程当中所引起的重力效果以及水力效果将会引起多种形式的侵蚀情况的出现。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塌方等等都是十分容易出现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洪水等更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3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3.1避免生态环境继续破坏
        随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有效应用,其能减轻水利工程周边区域的水土流失程度,进而避免生态环境继续破坏,逐步恢复原有植被以及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为了确保上述工作质量,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组织相关部门、企业组成巡查小组,对于本区域水土流失程度及时记录、调查,为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地区政府应制定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或未能在规定时间进行生态修复的施工单位,实施重点处罚。
        3.2应用新型生态修复技术
        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随处可见裸露的边坡,传统多使用喷锚支护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但其改变了土地结构,降水无法入渗,破坏了水汽微循环系统。新型喷混植生和植生槽的应用,不仅稳定了边坡,还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使其生态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是:对开挖后的高坡或陡坡应用喷混植生技术防护,一个月后将边坡覆盖,两年后当地物种灌生。

还可在边坡马道上、挡墙墙角及墙顶设置生槽,种植攀爬性较强的植物,不仅预防了水土流失,还绿化了边坡,丰富了景观
        3.3土壤改良以及植物搭配
        如果水利工程周边出现水土流失情况后,便需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重新在土壤流失区域填入新土,然后进行植被种植及绿化。填入的新土营养成分
        需与原有土壤成本保持一致,其可利用土壤改良方式,确保营养成分均衡,提升植被成活率。同时绿化植物种植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筛选合适的植物种类,尽可能选择本区域成活率高的优质树种。不同植物之间需科学搭配,例如乔木及灌木搭配,确保绿化效果最佳。绿化植物种植后,后续植被修剪、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较为重要,进而提升生态修复质量。
        3.4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在一些水利工程的河流区域内,还可以进行生物隔离带的设置,发挥该隔离带的作用,减轻河流污染,为水生生物等提供一定的营养源。
        大部分水利工程均是邻水建设的,若施工中没有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则会导致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及水质恶化现象。所以,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河流神态修复技术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处理举措,此种措施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促进了河流形态的多样化,以便在水利工程中,及时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
        如,在河流水利工程区,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修建主河槽与堤防形成的复合断面形式,设置马道,如果有必要,还可建立季节性河道。河流护岸可设置生态混凝土等防护结构,充分加强各种天然材料和植物的应用,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在一些水利工程的河区,也可设置生物隔离带,充分发挥隔离作用,降低河流污染,从而使水生生物等拥有充足的营养源。
        3.5制定修复技术、运用科学技术
        水利工程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各有差异,所以,在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中,应结合当地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可靠的生态修复技术计划。可引入科学技术方法,对水土保持及其生态学原量进行分析,以发挥治理的优势;也可协调搭配种植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以实现生态层次性,使其各自发挥优势,促进生态效益。此外,在生态自我修复过程中,除了借助生态系统自身能力,还要结合区域性自我修复潜能及期限,根据其情况制定具体策略。实施中,相关部门要配合好人力投入,落实工作,将生态自我修复和人员辅助有效结合,以提高水土流失生态修复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际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极为重要,相关施工单位应当利用各种先进、环保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并重点开展各种生态修复工作,减少水土流失以及维持水土修复功能,这样才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发挥工程价值。
        参考文献:
        [1]郝吉.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45.
        [2]宋晓峰,洪振华,景湘婷,等.水利工程中生态修复的拟自然理念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34):233-234.
        [3]雷世清.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26):38-39.
        [4]侯涛,王丹,黄滔.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288-289.
        [5]黄桂云,张国禹,吴笛.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有效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219.
        [6]王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42+44.
        [7]张培君,张家富,赵金波.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29-130.
        [8]袁立恒.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