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呼吸科 415000
摘要:目的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风险护理干预,并观察其临床价值。方式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从所有患者中选择90例展开研究。对比干预后的护理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患者实施风险护理干预后,对比护理治疗,观察组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生理维度比对照组优秀,P<0.05。对比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误吸、压疮和静脉炎等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通过风险护理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进行干预,护理后患者舒适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促进患者疾病治疗和身体恢复。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风险护理干预;护理质量;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临床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还可以将其称为ARDS,此疾病是一种缺氧呼吸衰竭疾病,一般较多出现在患者受到创伤和感染后,也可能出现在休克等情况后。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因为都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弥漫性、急性肺损伤。当出现此疾病后,会表现出低氧血症、呼吸窘迫和呼吸频数低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疾病发展,很可能会产生急性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率显著提高,甚至可超过50%。在治疗中,通过科学护理,可使患者的康复得以促进。对风险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此措施的实施可使患者舒适度以及护理治疗明显提高,能够避免出现护患纠纷,甚至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疾病治疗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全部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6月,选择90人,按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各组人数相同。所有人员都具有呼吸窘迫情况,呼吸较快同时起病较急。通过检查无其他恶性肿瘤,每个人员肾脏、肝脏功能正常。研究排除存在意识障碍和心源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对其酸碱中毒进行全面调节,并及时实施营养支持,如果存在高危因素,需及时处理,并给予通气治疗。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将患者机械通气等护理工作做好,开展常规健康宣教,并为其实施常规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患者的身体适当按摩,固定时间辅助翻身。
观察组护理时,对其应用风险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中,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和护士长,对患者实施护理前,首先需对小组成员展开风险护理干预培训,其内容主要为护理中的安全教育和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病情的定时巡视等,对患者用药安全进行明确,管道的护理进行加强。②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按照具体情况将护理对策制定出来。③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气管导管部位的胶布以及敷料需每天定时更换,局部保持清洁干燥,以此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等。气管插管需妥善固定,避免插管出现移位和脱出,使通气可以保持良好。湿化液和呼吸机的螺纹管当时更换,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呼吸道中出现的分泌物需及时清理,让患者保持好口腔部分的卫生,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吸痰管需在每次完成吸痰后进行更换,所有吸痰管都不能再次使用,对气管进行清洁,还需加强口腔和鼻腔部位的清理。定时翻身,避免出现压疮。④为患者选择俯卧位通气,以此对其血流比例和通气功能进行改善,并充分分布机体的血流,对背侧的肺泡通气进行促进,还可促进患者氧合。
1.3 统计学方法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png)
3.讨论
在重症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一种常见病,此疾病主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产生,属于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呼吸衰竭。此类患者肺微血管的通透性会不断增大,有很多蛋白质存在于肺泡渗出液中,并逐渐形成肺水肿、透明膜,还会导致患者的肺间质出现纤维化。如果没有通过科学的措施及时处理,会使患者的多器官出现障碍,最后出现死亡。针对风险护理干预分析,主要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和护理风险,将干预方案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来,通过此措施可以让环境护理差、防护缺失、药物管理不足以及护士技能低等问题导致的风险有效避免。护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以此为其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对策。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所有护理人员都需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积极性,同时对相关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面掌握,遇到各种事故可做到随机应变。另外,护理小组进行各项操作时,还需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展开,呼吸机管道、吸痰管和气管插管以及敷料等都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通过为患者选择俯卧位通气,可以使其血流分布和氧合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此干预模式相比于常规护理,可让患者舒适度提高,并提高其护理效果,让护患纠纷的发生减少。所以,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中,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怀银, 李金利, 陈小明. 风险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临床护理, 2019, 11(003):245-247.
[2]陆铭铭. 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3):118.
[3]聂文芳. ICU护理风险干预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价值[J]. 饮食保健, 2018, 5(04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