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家属参与基础上的流程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生存质量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8期   作者:寇梦瑜
[导读] 目的:分析家属参与基础上的流程化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以及生存质量。
        寇梦瑜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分析家属参与基础上的流程化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60例脑卒中后继发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研究,依据统计学分析研究,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实验组别,即实验与对照,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家属参与基础上流程化护理措施,进而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吞咽功能以及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痊愈的人数为10例、显效的人数为10例、有效的人数为9例、无效的人数为1例,总护理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痊愈的人数为7例、显效的人数为8例、有效的人数为7例、无效的人数为7例,总护理有效率为73.33%。对比发现,x2值为6.4052,且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为(89.65±2.3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为(75.21±2.36)分,对比发现,t为23.7477,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是由于局部脑循环发生障碍,而诱发的神经功能受损疾病,且脑卒中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几率以及死亡几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患有脑卒中存活下来的患者大约有75%都存在不同的功能障碍,而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次实验显示,吞咽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者进食的过程中出现吞咽困难、喝水呛咳等状况。对家属参与基础上使用流程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家属参与;流程化护理;脑卒中;吞咽功能
        
        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疾病,脑卒中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系统疾病,其主要是由于人体脑部内的血管突然出现破裂、脑部血管出现阻塞的情况,使血液无法正常流入脑部,导致脑组织出现一系列损伤的脑部病变[1]。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之后出现吞咽障碍的可能性,为45%-75%。当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之后,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60例脑卒中后继发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研究,依据统计学分析研究,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实验组别,即实验与对照,每组分别30例。实验组年龄范围在30-70周岁,平均年龄范围为(53.84±2.29)周岁。对照组年龄范围在30-70周岁,平均年龄范围为(53.92±2.23)周岁。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患者经过颅脑CT检查或MRI检查后,患者确诊为脑卒中患者。(2)自愿参与且签署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者精神障碍的患者。(2)病情危重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由于患者存在高度误吸的风险,故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需给予其常规的鼻饲措施。护士需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措施,以此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
        实验组接受家属参与护理措施:(1)成立小组:首先,科室需建立小组,小组内成员包括康复医学内的主治医师、护师以及责任护士等。小组需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并为患者制定详细的评估措施。科室需对小组进行相关培训。(2)基础训练:护士需知道患者坚持进行舌部肌肉训练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护理措施后,需使用手或压舌板,刺激患者的面颊部位、嘴唇部位等,以此提高患者的感官敏感程度,并训练患者的吸吮动作。(3)摄食训练:患者进食需从半固体逐渐过为固体,并叮嘱患者进食之前,需呈45°仰卧姿势,进而让患者的头部前屈,并选用小勺子,先培养患者的吞咽意识,让患者进行吞咽动作。叮嘱家属患者第一口进食量需从3-4毫升开始,通过小勺子送至患者的舌根部位,待患者第一口完全咽下后,方可喂食第二口,并指导患者进行吞咽。


1.4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根据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记录患者治疗后的吞咽等级,其主要包括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痊愈:患者的吞咽功能升至7级。显效:患者的吞咽功能等级提升3-5级,但未到7级。有效: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1-2级。无效:患者的吞咽功能并未发生变化。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患者展开评价,其主要包括患者的经理、社会功能等,总分一百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和分析
        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算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并使用x2值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同时采用t检验。P<0.05,则代表本次实验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吞咽障碍
        实验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痊愈的人数为10例、显效的人数为10例、有效的人数为9例、无效的人数为1例,总护理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痊愈的人数为7例、显效的人数为8例、有效的人数为7例、无效的人数为7例,总护理有效率为73.33%。对比发现,x2值为6.4052,且P<0.05。
2.2生存质量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为(89.65±2.3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为(75.21±2.36)分,对比发现,t为23.7477,P<0.05。
3 讨论
        若不对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发生窒息的现象,从而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并且,由于人体的吞咽功能是一种比较复杂、刻板的序列感觉运动活动,而人体完成吞咽运动需要协调运动以及感觉两个方面,并由人体口腔、食管以及咽喉部位内,超过25对的肌肉共同协调实现[4]。现阶段,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比较多,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康复治疗以及针刺疗法,而护理措施则包含心理护理、进食护理等多个护理措施[5-6]。同时,脑卒中吞咽障碍作为当前医学神经康复的研究重点之一,广大的临床医学者需要深入研究该病,并通过开展规范化的实验过程,探索出合理的、规范化的疾病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帮助更多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恢复健康。
        根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结果作为主要的依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分级护理,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具体内容如下:(1)吞咽功能判断为I级的患者可以选择常规的饮食模式,医务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2)吞咽功能分级为II级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在进食过程中,保证自身的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以免发生误吸呛咳等症状。(3)对于吞咽功能III级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准备相关的饮食以及食物类型,加大患者患者进食速度、进食量以及体位的指导力度,并帮助患者进行咳嗽训练、咽部敏感性训练。(4)吞咽功能为IV级的患者,患者需要在III级患者的饮食护理基础上调整饮食方案,食物可以选择半固体或者半流质的粘性食物,每口饭量需要在3毫升左右,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选择体积较小、边缘比较钝的餐具,并指导患者正确吞咽食物,从而强化患者的吞咽功能。(5)对于吞咽功能为V的患者,医护人员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的饮食情况,并给予患者合理的吸痰以及留置胃管措施。
        综上所述,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家属参与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丽. 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校医,2021,35(03):199-201.
[2]王兰珍,徐利萍,徐淑芬,胡军,徐慧霞,陈梅琴. 循证视角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管理方案及效果评价[J].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03):508-510+514.
[3]焦承玖.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 光明中医,2021,36(02):302-304.
[4]吴惜燕,韩巧琳,林哲聪. 早期护理干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预防吸入性肺炎的观察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02):125-127+153.
[5]张维,殷宗莉.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3):165-167.
[6]吴琴. 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干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1,53(01):138-142.
[7]朱婷婷,田晓玲,刘蕊蕊,李倩.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1):142-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