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建造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11期   作者:朱献刚
[导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朱献刚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城市建筑需求逐步增大,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建筑行业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分为预制和装配两个部分进行施工,由于其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当前阶段被大范围推广使用。对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来说,技术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掌握更加全面的装配式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建造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城市建设不可缺少建筑业,而建筑业的发展更需要技术推进,装配结构技术的成熟对于建筑业来说是质的飞跃,所以装配结构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全面推进建筑业的快速和科学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对于建筑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兴起,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装配结构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改善建筑污染和提高建筑效率,并且对于居民的多样化要求给予满足。
2 概述
        预制混凝土及其新结构的生产是新型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代表着未来建筑性能的持续发展。预制建筑物外观的生产通常是指工厂产品在建筑现场之间的预制构件生产之间的组装。从各种形式的整体结构来看,预制混凝土的材料结构,钢结构的基本结构,结构的建筑也可以分为流水线型的新型建筑。预制混凝土板的结构形式是指通过将所有预应力混凝土添加到水泥混凝土或钢柱构件的预制结构构件中,连接和浇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结构。通常是混合太多材料并添加原材料以统一标准的方法。后处理过程中,为了加强和改善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和质量,通常包括工厂生产的预制件,现场施工以及许多要转移到生产工厂后才能进行现场操作。它是建筑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技术优势
        (1)明显提升建筑的质量。利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在工厂就已将混凝土构件生产完,运输到施工场地后进行装配,如此减少了施工现场所需的工人数量,同时提升了施工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混凝土裂缝、养护效果不佳、离析、渗漏等问题。(2)极大地提升了施工速度,缩短工期。预制构件生产好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减少了施工现场浇筑各个构件的环节,工人只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各个构件的装配即可,由此施工周期大约缩短了50%甚至更多。(3)减少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不需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与输送,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垃圾、污水的排放,也不因搅拌与泵送产生噪音。(4)节约施工成本,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提高了施工的效益。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实施中,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少,因此,劳动力成本较低,人工费用降低。同时,在制造预制构件的过程中模板用量减少,且不需要模板的搭建、吊装与拆卸、保存。混凝土的用量(水泥及其他骨料、添加剂等)相应减少,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建造技术应用
        4.1 构件储存与运输
        构件的存放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的重点内容,在对构件进行堆放之前,需要提前对堆放区域内的地面进行压实,并对地面存在的洼陷进行处理,确保构件在堆放之后不会受到损伤。在构件堆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构件的具体特征,选择竖向或者横向的堆放方式。在构件运输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全面、可靠的防撞加固处理,并且在装卸的过程中,要采用缓冲材料辅助开展,尽可能地降低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


        4.2 PC 技术
        PC现场施工的各种技术主要包括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如木楼梯、外部阳台、空面板和内部隔墙。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包括利用拼装、连接和现浇等方式形成水泥混凝土结构。建筑企业经常利用住宅建筑的外观,对PC部分的设计和预制混凝土材料基础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实现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PC技术在彻底解决施工中的核心渗漏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降低了操作方法的实际工程量和难度要求,保证了建筑的完整性和施工性。
        4.3 吊顶施工
        当前形势下,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施工技术逐渐成为了竞争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其中吊顶施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在传统的施工环节中吊顶施工使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无形之中延长了吊顶施工的时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吊顶施工中的应用,施工效率不仅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更是帮助施工企业节省了很多的施工材料。但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吊顶施工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全面与细致地分析和测量龙骨,保证各个施工节点的准确性,进而为工程项目的竣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4.4 构件安装与调节
        (1)安装预制墙板时,将墙板的斜支撑用螺栓装在墙板与橡胶板的连接结构上,此时墙板大致是竖直的。而后用调节式的斜支撑螺栓固定墙板。待到固定完毕后,将斜支撑更换为短杆支撑,便于进行后续的校准调节。(2)更换为短杆支撑后,开始进行墙板的调节。在墙板的平行、垂直及水平线的位置进行缓缓微调。墙板的平行方向存在偏差,用小型千斤顶缓缓调节;墙板的垂直方向存在偏差时,用预设的可调装置在水平方向上适当移动墙板顶部进行校正;墙板的水平线方向出现偏差时,则可用短杆斜支撑微调进行校正。
        4.5 混凝土施工
        为了充分保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首先,要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展之前,严格审核水、电、弱电以及通风空调、消防等方面内容,同时基于实际施工情况,全面审核施工图纸,在完成验收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混凝土浇筑期间,通常选择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要在浇筑作业中严格控制浇筑厚度。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每层浇筑厚度需要保持在50cm,浇筑期间任其斜向流动,保持层层推移。浇筑施工过程中,在首层浇筑层达到初凝状态之后,再进行第2层浇筑,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合格。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要展开振捣处理,并且振捣要保持快插慢拔的作业方式,振捣处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均匀振捣、上下抽动的状态,可交错式也可并列式,使混凝土浇筑表面具有良好平整度。振捣作业期间还要合理控制插点间距,结合本工程相关参数与要求,插点间距需保持在30~40cm内,向下插入期间要在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插入5~10cm,并注意依次震荡,不可存在跳跃现象,以免发生漏振问题,在此基础上保证施工质量。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4~8h内,要及时处理表面泥浆,同步清除掉部分浮浆。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装配结构技术已经有了成熟稳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在技术更新和实际应用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走很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于技术的创新重点关注,对于装配结构如何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如何在改善社会建筑环境方面多花心思。国家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希望本文能够对建筑行业装配结构技术的更新有所建议和帮助,让装配结构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势。
参考文献:
[1] 田春雨.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总结与发展建议[J]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7, 8( 1) : 24-26.
[2] 冯国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进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0( 1) : 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