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
新乐市中医医院 河北 新乐 05070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的影响,探讨有效的护理模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82 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41例。A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B组实施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 B组患者的FMA、ESCA、ADL、SF-36 评分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增强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且能降低致残率,护理好评率高,值得推行。
.[关键词]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尤其是年轻发病人群,多因肢体功能突发障碍、甚至合并有语言表达能力障碍1-1。对于此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尤其是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积极意义国。康复治疗相关学者提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是因为大脑神经组织可塑性原理,采取早期康复护理重塑中枢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4。因此,多数学者建议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其治疗依从性均有积极影响,同时建议实施早期的康复干预,以便及时扭转患者的负面情绪,更好的提高神经功能恢复15-1,早期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9年4月-2020年4月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41例。A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3-~87岁,平均年龄(67.43+ 7.54)岁;病程12小~6个月,平均病程(2.61+1.15)个月;偏瘫部位:左侧19例,右侧22例。B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53-87岁,平均年龄(67.40+ 7.57)岁;病程12d-6个月,平均病程(2.64土1.27)个月;偏瘫部位:左侧18例,右侧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音义(P>0.05).其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人标准①病历资料真实、 完整;②经颅多谱勒超声、脑血管造影等检查证实,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有关该病的诊断规定;③对研究知情且同意。
1.2.2排除标准①失 血性脑卒中;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出现偏瘫;③颅内感染性疾病;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⑤免疫系统疾病;⑥恶性肿瘤;⑦智力低下,意识及精神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即于脑卒中发病后2周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运动康复护理。早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1)认知康复干预。自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起,面向脑卒中患者实施认知康复干预:①偏瘫形成机制宣教干预。向通俗语言搭配视频介绍,引导患者理解偏瘫的形成原因。②偏瘫康复宣教干预。结合偏瘫形成原因,为患者介绍偏瘫的主要康复技巧,如心理康复方法、肢体康复锻炼原理等。如有必要,还可运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真实康复案例,进- - 步扩充偏瘫患者的康复知识储备,提升其康复信心。(2)心理康复干预。①入院初期心理康复。入院初期,突发脑血管疾病、脑梗死确诊是诱发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为避免患者的情绪问题引发其他不良影响,可从脑梗死高发人群特征讲解、本院丰富诊疗经验及康复经验介绍等方面,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当前特殊生理、心理状态,并尽快恢复情绪稳定。②偏瘫初期心理康复。偏瘫形成后,脑卒中患者容易因不适应活动受限、担忧肢体功能无法康复等,而出现明显情绪问题。对此,可引导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想象训练,借助想象训练,获得一-定康复自信,并提升其情
绪稳定性及锻炼依从性。③偏瘫中后期心理康复。这一一时段,偏瘫患者容易因锻炼效果不显著而丧失康复自信。
对此,可结合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评估结果等客观资料,纠正偏瘫患者的错误观念。向患者强调坚持锻炼对患侧肢体活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以提升其依从性。(3) 运动康复干预。①床上被动康复干预。辅助偏瘫患者取健侧卧位,予以患肢肌肉按摩、患肢关节外展、内旋牵拉等干预。每日1-2次,每次20-30min。②床上主动康复干预。偏瘫患者患肢恢复- -定活动功能后,指导其开展床上主动锻炼,即经自主翻身锻炼、患肢关节屈伸锻炼等,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每日1-2次,每次30min左右。⑧床下被、主动康复干预。随偏瘫患者功能的恢复,可开展床下康复锻炼。经被动上肢上举、前伸及平举牵拉训练、下肢 单腿站立、PNF 对角线型运动等措施,助力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每日1-2次,每次15-40min。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肢体功能:参照FMA量表进行评分,>96分为轻度; 85-95分为中度;50~84分为严重; <50分为极严重,得分越高则肢体功能越强3。②自我护理能力:采用ESCA量表进行评估,共43项,总分172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用ADL量表进行评估,评价项目共10项,每项0-10分,总分100分,>60分表示轻度功能障碍; 40-~59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碍; <40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碍l4。④生活质量:运用SF-36简表进行评估,包含8个维度,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5。⑤致残率。⑥护理好评率:采用本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评价项目包括好评、中评、差评,护理好评率=(好评+中评)/总例数x 100%。
2结果
2.1两组 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对比A 组护理前的FMA评分为(56.04+3.15)分,护理后为(84.15士3.78)分; B组护理前的FMA评分为(56.01 +3.17)分,护理后为(93.06+3.34)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B组患者的FMA评分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A组护理前的ESCA评分为(101.44+25.07)分,护理后为(125.61士18.37)分; B组护理前的ESCA评分为(101.08+25.12)分,护理后为(143.05士17.44)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ES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患者的ESCA评分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发病率的升高,这类患者的护理管理,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要点。依据既往经验,这类患者康复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体现为: (1)患者依从性差。-方面,脑梗死的突发性特征,容易诱发患者的情绪波动,并造成其依从性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运动康复方案的复杂构成及高标准要求,也容易影响偏瘫患者的依从性水平。如未能纠正患者的依从性问题,其近远期预后状况,均可能受到一定影响。(2)康复耗时长。神经功能受损是脑梗死患者伴偏瘫的关键原因”。康复护理干预期间,偏瘫患者达到康复目标的前提为:受损神经功能显著改善或完全恢复正常。由于受损神经功能的康复难度较高,因此,偏瘫患者的康复耗时通常较长。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张于早期阶段,面向患者开展康复干预。将其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该方法可心理支持、康复指导等手段,有效促进偏瘫患者心理健康、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于佳. 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8):219-221,224.
[2] 刘莹莹,冯桂芳. 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08,14(8):982-984.
[3] 周淑云.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 数字化用户,2013(36):277-277.
[4] 宋洋. 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8):179-181.
[5] 谢红.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特别健康,2021(2):197.
[6] 郭梅. 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及效果[J]. 长寿,202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