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8期   作者:杨丹
[导读] 目的:研究自我效能干预用于慢性胃炎的价值。
        杨丹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  消化内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自我效能干预用于慢性胃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慢性胃炎病患9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自我效能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自我效能感。结果:针对自我效能感评分,研究组干预后(44.21±2.56)分,比对照组(37.36±3.15)分高,P<0.05。结论:于慢性胃炎中用自我效能干预,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关键词】慢性胃炎;价值;自我效能干预;护理
 
        医院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胃炎十分常见,具有缠绵难愈和反复发作等特点,可损害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1]。目前,医院一般会采取药物疗法来对慢性胃炎病患进行干预,但多数病患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过度担心病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使得其用药依从性降低,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本文选取96名慢性胃炎病患(2019年3月-2021年2月),旨在分析自我效能干预用于慢性胃炎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慢性胃炎病患9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22例,男性26例,年纪在24-67岁之间,平均(42.15±6.93)岁;病程在0.5-10年之间,平均(4.92±1.07)年。对照组女性21例,男性27例,年纪在23-68岁之间,平均(45.68±6.42)岁;病程在0.5-11年之间,平均(5.03±1.16)年。患者经胃镜和实验室等检查明确诊断,资料齐全,意识清楚,无药敏史。患者有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且认知功能正常,能与他人正常沟通。2组病程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有胃肠手术史者。(2)孕妇。(3)精神病者。(4)消化道恶性肿瘤者。(5)意识不清者。(6)认知功能障碍者。(7)肝肾功能不全者。(8)哺乳期妇女。(9)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10)全身性感染者。(11)沟通障碍者。
  1.3 方法
        2组常规护理措施:用药指导、病情监测和基础护理。研究组配合自我效能干预:(1)营造温馨、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合理调整室温,注意开窗通风,强化空气消毒力度,避免交叉感染。采取一对一引导法,评估患者经济收入、病情、性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文化水平等因素,明确其错误认知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制定个体化的干预计划。(2)真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诉求。向患者介绍预后较好的慢性胃炎案例,同时用暖心的语言宽慰患者。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调整心态,如:放松疗法、心理暗示和冥想等。(3)要求患者食用清淡的饮食,严格戒烟和禁酒,并规律饮食,细嚼慢咽,切勿进食油腻、辛辣和粗糙的是。对于脾胃虚弱者,要求其规律作息,确保睡眠时间充足,禁食生冷的食物,做好保暖工作。对于胃络瘀血者,建议其多卧床休息,禁食辛辣和粗糙的食物,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与便血等症状。对于肝胃不和者,要求其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要大悲大喜,同时禁食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对于脾胃湿热者,要求其做好口腔卫生工作,禁食告知、油炸与辛辣的食物。对于胃阴不足组,要求其稳定心态,禁食油炸和辛辣的食物。(4)采取一对一讲解、播放宣教视频、开展专题讲座或者发放健康宣传册等,为患者讲述慢性胃炎的病理知识,告知治疗方法、目的和预期疗效等。告诉患者紧张情绪、不当饮食和吸烟等都能导致本病,以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耐心解答患者疑惑,打消其顾虑。(5)嘱患者每日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切勿熬夜。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跑、散步和游泳等,以改善其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1.4 评价指标
        选择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对2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作出评价:该量表包含10个条目,采取5级(1-5分)评分法,总分50,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就越强。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计量资料()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针对自我效能感评分,2组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1。

3 讨论
        临床上,慢性胃炎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乃慢性胃黏膜炎性疾病之一,若干预不及时,将会进展称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关资料中提及,慢性胃炎的发生与情绪激动、饮食不规律、细菌感染和吸烟酗酒等因素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通过药物控制病情与后期调理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干预,以促进其病情的转归,改善预后[3]。
        自我效能乃行为和认知的一个中介因素,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可促进其康复进程,并能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从而有助于减少其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4]。自我效能干预需要对患者的心里特征、病情、效能感和认知度等作出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以确保干预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最大限度上提高干预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积极向患者提供饮食、环境、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护理指导,可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并能消除其不良心理,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此研究,在自我效能感评分上,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慢性胃炎用自我效能干预,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伟芬.慢性胃炎患者予以自我效能干预的效果分析[J].东方药膳,2020,(17):80.
[2]王银芳,段建华.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5):867-870.
[3]王玉霞,王静雯.辨证施护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5):87-89.
[4]杨小梅,利惠珍,陈文姿, 等.辨证施教路径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813-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