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钰涛
37132719881014****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为了保障城市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需要做好各项细节工作,想方设法规避灾害影响。洪涝灾害对于当代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深远,不仅干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 给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99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大量地面硬化、降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等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贯彻雨水收集利用的低影响开发理念和尽量利用非传统水源的绿色发展理念,是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使命。
1绿色给排水设计
1.1给水、中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居住建筑3层及以下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4~18层由泵房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加压给水泵房设在本小区地下车库内。中水系统:居住建筑3层及以下冲厕用水、地下车库、室外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采用喷灌的节水灌溉方式)由市政再生水管网直接供水;4~18层由泵房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符合北京市卫生局京卫疾控字 [2014]133号文《关于北京市无负压、无吸程(稳压、稳流)自动供水设备安装使用卫生规定》,叠压供水设计方案经过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供水部门批准认可,叠压供水设备的技术性能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
1.2太阳能热水系统
本着绿色节能的原则,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本项目热水主要来源。按照安置房统一建设标准,并结合现行国家和某地区相关规定,住宅太阳能生活热水采用分户储热系统,分户太阳能集热器面积2 m2。集热板采用阳台壁挂式,每户配置60 L 承压热水箱一台,采用燃气热水器作为辅助热源。
1.3 雨水系统雨水、污水分流排放
优先利用低洼地形,如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并满足“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2 000 m2(含)以上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置”的规定。本项目硬化面积主要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屋面硬化面积。为缓解洪峰,降低市政管网的压力,在本项目雨水管网末端绿地下方总调蓄容积320 m3调蓄池。室外沿小区主要道路设置管径 DN300~DN1000的雨水管道,路边及铺砌场地适当位置设置雨水口,收集道路、铺砌场地、人行道及屋面重力雨水外排水系统的雨水,收集后的雨水排至雨水总排出管后,经雨水调蓄池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2城市建设需求的给排水设计要点
2.1布置思路及设计措施
根据项目用地性质、用地规模、项目定位及规划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海绵城市设施,对排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有效吸纳、蓄渗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控制目标。具体规划方案包括 :(1)项目区域中的道路结合景观设计,在绿地中布置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和生态草沟;(2)公共空间和集中绿地内设置雨水花园,区块内的雨水先流入海绵城市设施,净化后流入市政管网;(3)减少硬地面积,部分人行道、铺设为透水铺装;(4)设计架空绿化改善区域热环境;(5)遵循暴雨处理为主、景观设计为辅的方针。针对上述所采取的措施,以下凹式绿地作为案例,下凹式绿地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设计措施包括:(1)下凹式绿地的下沉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能力确定,一般为100~200mm。(2)下凹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出绿地50~100mm。
2.2合理优化城市设计,做好给排水设计工作
一般来讲,城市建筑小区在具体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严格遵照既定比例完成绿化面积的设计规划,与此同时绿化面积也有扩大区域,扩大了的绿化面积使得建筑物更符合人居需要。广大建筑行业开展建筑设计的时候,全方位考虑绿化面积大小,合理规划绿化面积,全面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使得绿化带以及建筑内路面的渗水性能理想,这样一来雨水资源可以通过渗水地面而有效地搜集利用起来,从而提升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建筑小区内的道路占据城市道路的比重较大,对于沥青道路,一旦有强降水发生,会有严重的积水现象发生,主要是建筑小区内设计的道路其本身的透水性能不理想,如果充分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开展道路铺设工作的时候,将很多透水性理想的材料应用到建筑小区道路建设中,对于雨水的透过率大大提升,地面径流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广大设计工作者在对雨水花园滞留区设计的时候,往往是使用花园附近布设草坪的方法来实现。草坪对雨水径流截留,然后将雨水引入到缓冲区域内,缓冲区域铺设的大部分都是细石块,细石块的优势就是有理想的过滤效果,缓冲区域内所种植的植物,其自身具备相对理想的耐湿力。通过在雨水花园内设置下凹式的绿地来完成雨水的收集。城市建筑区内也有很多灌木类植物,灌木类植物的根系本身就具备相对较佳的蓄水功能。设计雨水花园的时候,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如此一来从地下水资源完成“涵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根系降解能力以及吸附能力,使得雨水更多地流入到土层里,更好地应对城市暴雨天气产生的大量积水问题。
2.3设计绿色屋顶
开展现代建筑物设计工作,注重绿色屋顶设计工作也是符合城市建设需要的。绿色屋顶的合理设计使得蓄水能力大大提升,如此一来地表径流导致的内涝情况的发生率大大降低,雨水蒸发量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变。而有些建筑物并不适合设计绿色屋顶,可以选择让屋顶雨水流入地面的蓄水池的方式。与此同时设计时结合建筑小区实际,做好雨水塘设计工作,设计雨水塘,通过渗水洼塘的方式来实现,这样一来雨水渗透以及地下水两者就实现了相互补充。与此同时建设雨水塘,在雨水塘边坡附近种植耐湿性好的低矮灌木,保护好建筑小区内雨水塘边坡保护带,起到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作用。
2.3水源
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项目用地东侧和西侧的市政给水管道上各接入一根 DN150 给水引入管,经总水表及倒流防止器后,在红线内构成环状供水管网, 环管管径为 DN150。市政供水压力为 0.32 MPa。 2.2 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 127.31 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 32.40 m3/h。2.3 供水方式 本项目原给水系统全部采用由市政直供方式,由于市政给水压力无法满足直供至系统最不利点,此次生活给水系统调整为分2个分区,3层及以下为低区, 由市政自来水管直接供水;4~6层为高区,高区由设在 1号楼地下1层给水泵房内的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Q=16 m3/h,H=30 m,N=2.2 kW), 1 用 1 备,并配有紫外线消毒器对二次加压供水消毒。各竖向分区最不利点静水压(0 流量状态) 不大于 0.45 MPa,各用水点压力超过 0.20 MPa 时,超压楼层设置减压阀,确保各用水点压力不大于 0.20 MPa 且不小于用水器具最低工作压力。供水管路下行上给, 卫生间给水、职工食堂厨房用水、消防水池补水、给水引入管均设水表远传计量, 统计用水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发挥城市建设指导优势,使得城市建设目标顺利“照进现实”一定要全面考虑具体的建设需要以及建设特征,做好给排水体系的全方位优化工作,综合考虑各项建设、设计因素的前提下,做好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与完善工作,发挥城市给排水系统水资源处理优势,提升城市抵抗恶劣天气的能力,为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齐之奇.某改扩建项目给排水工程设计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2):88-90.
[2]敖凯,王启军.基于数据库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计算软件开发[J].智能城市,2021,7(11):14-17.
[3]伦志鹏.基于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浅述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J].居舍,2021(1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