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分类与认知误区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8期   作者:孙昕
[导读]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
        孙昕
        南江县人民医院    636600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在平时的生活和治疗中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疾病,下面就聊聊心律失常的分类与几个认知误区。
1、心律失常的分类
        1)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三种,扑动的病情比心动过速更为严重,可以导致头晕、昏厥等急性病变,一旦发现应迅速送往医院急救;颤动的特点是心率极快,有时甚至数不清次数,而且毫无节律可言。当然,房颤也可以出现节律并不快的情况。房颤可以导致心衰和脑梗塞,室颤则可以引起心脏性猝死。

        
         2)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特点就是心跳缓慢,如果心率在40~60次/分,就属于心动过缓,最常见的就是窦缓,窦缓可见于正常人和有心脏病的人。正常人多为运动员和体力活动较多的人,有心脏病的人发生窦缓时会出现手脚冰凉、头晕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3)非器质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心律失常可以由不良生活习惯等引发,比如作息不规律、常喝浓茶和咖啡、吸烟、酗酒等都属于不良生活行为,可能引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另外,过大的工作压力、家庭矛盾、夫妻生活不和谐等都可以导致情绪波动,从而刺激引起各种早搏或心动过速等。
 4)器质性心律失常:由冠心病、心肌病、心衰、风心病等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就是器质性心律失常。器质性心律失常不仅会引发明显的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加重原发病,还有可能导致心跳骤停,对生命造成威胁。
2、心律失常的几大认知误区
        1)误区一:心律失常表现为突发的心悸、胸痛、气促、憋闷、眩晕等,有些患者只有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各种不良刺激、药物因素、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这里纠正大家的一个认知误区,心律失常并不能说明患者有心脏病,正常人也会出现心律失常。
        2)误区二: 心电图正常就证明没有心律失常,心电图是诊断心电图的常用方法,但有些患者心律失常表现为阵发性发作,心电图在数分钟内难以捕捉到,就有可能出现漏诊的情况。
        3)误区三:用药不合理,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等全面考虑用药情况。但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导致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的危险,所以,有些患者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常擅自停药,使疾病不能得到治疗。
        4)误区四:心律失常暗示有心脏病,在没有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的情况下,偶尔心跳加快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孟主任强调,虽然大部分心律失常没有大风险,但如果近期心率频繁出现问题,那么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5)误区五:单纯的依靠药物治疗,治疗心律失常时,应首先明确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积极预防各种不良诱因,切不可单纯的凭借药物来治疗,对生活中的诱发因素置之不理,还应重视心律失常的病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3、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1)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2)稳定的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4)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5)预防诱发因素: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