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及病理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   作者:胡兴祥
[导读] 目的: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并分析其相关病理特点。
        胡兴祥
        亳州市人民医院 236800
        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并分析其相关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其生物学行为。结果89例患者中,极低度风险者24例,低度风险者12例,中度风险者39例,高度风险者14例。胃肠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共同组成,其中梭形细胞47例,上皮样细胞16例,混合型26例;按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分类:平滑肌分化23例,神经分化16例,双向分化28例,未分化22例。89例患者中,CD117、CD34、S-100、Desmin、SM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6%、69.66%、42.70%、46.07%、43.82%。结论胃肠间质瘤早期诊断率较低,具有独特的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及组织形态学,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临床可依靠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及肿瘤密集程度等进一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病理学诊断;病理特点
引言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的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或向ICC分化的多能干细胞,其生物学行为具有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基因活化突变,其免疫表型通常表达c-kit蛋白(CD117)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PDGFRα)。GIST可发生在整个消化道,以胃最为常见约占60%~70%,小肠约占20%~25%,结直肠约占5%~10%,食管<1%。本研究通过分析确诊的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期为病理学诊断、临床治疗及指导预后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5.12±6.16)岁;体质量48~78kg,平均(60.52±3.10)kg;肿瘤位置:胃部43例,小肠20例,十二指肠9例,结肠7例,直肠6例,腹膜后4例;所有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包块、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少数患者存在吞咽困难、体质量减轻、发热等症状。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具体内容如下:
        (1)术后经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的GIST;(2)术前未接受放疗、化疗及伊马替尼靶向治疗;(3)不合并其他肿瘤;(4)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完整。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从手术日起至最后1次随访或病人死亡为止,随访截至时间为2019年12月。总生存期定义为从手术日起至最后1次随访发生死亡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期定义为从手术日起至出现复发、转移或最后1次随访发生死亡的时间,如果病人在最后1次随访时仍然存活被认为是“截断”事件。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一般情况、主诉或症状、影像学检查、手术记录和术后伊马替尼治疗等)、病理学资料(肿瘤直径、组织形态特征、核分裂象计数、NIH危险度分级、免疫表型和有无侵及周围组织等)和预后情况(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物学行为恶性风险评价结果
        89例患者中,极低度风险者24例,占26.97%;低度风险者12例,占13.48%;中度风险者39例,占43.82%;高度风险者14例,占15.73%。
        2.2病理检查特征
        ①肉眼可见:良性患者肿瘤较小,直径均<2cm,交界患者的肿瘤体积为:1.5~4cm3;恶性肿瘤体积为:5~22cm3。最小肿瘤部位在胃部,体积仅0.2cm×0.2cm×0.2cm;最大肿瘤存在小肠部位,体积为25cm×25cm×13cm。②镜下形态:胃肠间质瘤通常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共同组成,其中梭形细胞呈现出交叉状、编制状等排列,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质较丰富,部分细胞的核端可见空泡;上皮样细胞常表现出弥漫状、巢状,且细胞界呈现多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2.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89例患者中,83例(93.26%)CD117呈阳性表达;62例(69.66%)CD34呈阳性表达;38例(42.70%)S-100呈阳性表达;41例(46.07%)Desmin呈阳性表达;39例(43.82%)SMA呈阳性表达。
        2.4病理诊断
        胃肠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组成,8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组织形态学分类:梭形细胞型47例(52.81%)、上皮样细胞型16例(17.98%)、混合型26例(29.21%);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分类:平滑肌分化23例(25.84%)、神经分化16例(17.98%)、双向分化28例(31.46%)、未分化22例(24.72%)。
3讨论
        直肠GIST多位于直肠中下段,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本研究中男性病人占62.1%,中位发病年龄54岁,肿瘤下缘距肛门中位距离为5.0cm,这提示肛门指诊对直肠GIST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直肠GIST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许多病人体检时偶然发现,本研究中25.9%病人体检时偶然发现直肠肿物。随着GIST肿瘤增大,病人可发生便血、排便困难或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表现。由于直肠GIST解剖位置特殊,手术完整切除和肛门功能保留的权衡一直是困扰外科医师的难题。随着伊马替尼在临床不断应用,自2010年起,美国、欧洲及国内各大指南陆续推荐对预期无法完整切除、需联合脏器切除或无法保留肛门的直肠GIST行术前治疗。术前治疗对预期无法完整切除或保留肛门的中低位直肠GIST具有明显疗效,目前常规推荐对改良NIH分级为中高危的GIST病人行辅助治疗,而且在接受辅助治疗前推荐病人行基因检测确定具体突变类型,以指导辅助治疗方案。由于国内GIST基因检测起步较晚,从本研究中可见2010年前直肠GIST术后基因检测比例不到10%;但从2014年起,基因检测比例升高至30%左右,同时中高危病人辅助治疗比例接近50%。
结束语
        GIST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慢病”,全程管理在其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所谓的全程管理就是在治疗的一开始就给予患者全面科学的诊治,并将此贯穿于患者治疗的始终。
参考文献
[1]王盼.分析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J].现代养生,2019(24):147-148.
[2]田华开,宗振.胃肠间质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疗决策展望[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9,19(06):658-661.
[3]温学伟.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84-185.
[4]董银.胃肠间质瘤相关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2):127+129.
[5]龚承先,计春燕,屈银宗,黄景荣,赵莉,汪毅.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10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