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硕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昌平区102206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治疗的90例老年高血压2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5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的管理中,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部分患者可在无任何临床表现的情况下发病,同时由于血管壁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极易引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需经相应的干预措施实现对患者高血压水平的控制,但是难以实现很好的根治,加上社区中老年患者伴随的慢性呼吸系统、脑血管、糖尿病等,所以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需选择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及大量医疗卫生资源,很好管理患者自身疾病。经对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共9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采用慢性病管理模式,主要分析及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服务中心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90例,观察组(慢性病管理模式)及对照组(常规管理方式)均为45例。比较分析临床上患者的干预后知识掌握情况、血压水平等。均提供详细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者。纳入标准:有交流和沟通能力;符合社区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4~85)岁,平均(78.4±29.5)岁,病程(1~9)年,平均(3.2±1.2)年;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3~87)岁,平均(78.6±29.2)岁,病程(1~9)年,平均(3.3±1.2)年。数据统计显示 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随访的方式,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随访工作。即上门或者通过电话方式,询问病情及服药、身体恢复情况等。观察组: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开展随访工作。①建立个人档案。加强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社区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在药物治疗、生活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而且可以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②完善管理系统。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分层管理患者信息资料,科学地评估患者身体情况。③加强社区宣教。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增加老年高血压防治知识在社区内的宣传力度。介绍防治方法,并能够与患者进行互动和交流,为其答疑解惑,发放关于慢性病管理的宣传手册。设置病情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在慢性病管理方面进行指导,为患者介绍高血压治疗要点、质量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宣传人员需要鼓励患者提出治疗问题,并耐心地解答患者问题。同时要主动地为患者排除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④饮食指导。患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限制钠盐、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注意饮食禁忌。通常情况下,患者应在患病期间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多食用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同时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忌在患病期间吃辛辣、油腻食物。⑤用药指导。医护人员需要告诉患者服药量、次数等,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另外,要告诉患者服药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作数据统计分析,采取x2与t检验数据,并分别以率(%)与(±S)进行表示,P<0.05代表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管理满意度
观察组(45例),满意:27/45(60.00%);一般:15/45(33.33%);不满意:3/45(6.67%);满意度:42/45(93.33%)。对照组(45例),满意:19/45(42.22%);一般:13/45(28.89%);不满意:13/45(28.89%);满意度:32/45(71.1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1.1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为一类易引发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病,而老年人群为该病首要患病人群,随年龄上升,老年人血管壁结构出现变化,大动脉逐步硬化,弹性降低,引发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同时增加,加之老年人群易出现血压敏感性减退,引发动脉硬化加深,血压变化幅度大,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在治疗高血压时我们应环绕这三个重要指标来进行,首先是知晓,要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认知,让其知道其含义以及患病原因,能正确的面对疾病,避免很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了高血压后产生巨大精神压力,但我们也应该告知患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高血压肾损害等并发症,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是为了让其重视该病,认真对待治疗;其次是治疗,治疗高血压目前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方式,但为了避免病情加重,还应结合其他方式,例如食疗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是控制,很多患者会认为吃药控制即可,但对于自己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若不加以约束也会导致病症加重,想对血压有一个良好的控制,患者要轻油轻盐,多吃蔬菜及五谷杂粮,进行合理运动,如慢跑、快走等。
当前,药物仍然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手段。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其需要科学地用药。社区医生在指导患者科学用药的同时要做好慢性病管理工作,强化患者治疗效果。其中,要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完善管理系统,加强社区宣教等,以此保证治疗水平。同时要做好饮食指导工作,规范患者饮食。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需要长期、持续的进行,在药物降压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及相关慢性病的影响,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该过程中,需要得到患者积极配合。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加强了院内、院外治疗之间的衔接,医院、社区和家庭之间紧密合作,实施延续性治疗,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正确掌握药物降压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血压的控制效果。为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沈坤.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名医,2020(02).
[2]梁晓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15).
[3]徐挺.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探讨[J].人人健康,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