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一念,方为初心位心内科总住院医生的内心独白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   作者:廖付军
[导读] 几天前,我在下午出门诊的时候,一位70多岁左右老爷子和他的几个子女第一个进入了我的诊室,
        廖付军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贵州省 贵阳市 550001
        几天前,我在下午出门诊的时候,一位70多岁左右老爷子和他的几个子女第一个进入了我的诊室,然后扑通一下几个子女跪在我的面前,这情形一下让我手足无措,然后我赶紧扶他们起来,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想不起病人是谁。经老爷子子女提醒后,我才想起原来是几个月前的一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当时患者是从基层县医院转诊过来,转诊到我们医院的时候生命征极其不稳定,生命垂危,命悬一线,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急诊抢救室,我们有条不紊的做着各种抢救的流程,气管插管,萨博机行心肺复苏,升压药物,电除颤。。。经过一番努力老爷子慢慢恢复了生命的迹象,接下来就是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家属的哭泣声让我沉默不语,心头却波澜起伏,内心反复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高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我本人及我们胸痛中心团队更是一次真正的考验,犹豫不到一分钟,我仍然没有勇气决定是否手术,万一病人下不了手术台,我该如何面对家属,又如何向科室领导解释。不做手术,药物保守治疗,生死在天。毕竟,医生只是一个职业,不是神。我们能缓解症状,但不能去妄想改变命运。但是,大爷已经拖不起了,随时死亡。我依然没有勇气决定是否手术,我悄悄的拨打了韦大叔的电话,电话那头给了我鼓励的声音:如果家属理解,那我们就尝试一下吧。有了团队的支持,我多了几分信心。叫来子女,详细交待病情和手术风险,尤其强调了高死亡率。子女犹豫了,一个个红了眼眶,他们把母亲唤进来。婆婆白发苍苍,颤颤微微,走路都要人搀扶。她希望保守,至少还能多看老伴几天。这一刻,我有些如释重负,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放弃的理由。孝顺的子女,却不甘心就此绝望。他儿子说“不做要死,做了也可能死,终归要死,那就做吧”。

站在旁边的我,清楚地看到两行眼泪从他的眼角流出,顺着鬓角滴到了签字书上。大爷的女儿,突然大哭着扑通跪在我面前,求我一定要救她父亲。如此煽情的场面出现在抢救室,瞬时让我手足无措,立刻想抽身逃离。
可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对手术每个细节的分析,可能出现意外的预判断。当韦大叔和国宝及麻醉师几个到达导管室后,我们认真的讨论手术方案,用呼吸麻醉机辅助呼吸,IABP辅助血流动力,以迅速开通血流为目的,不恋战。。。然后我们开始紧张有序的手术,我们穿了双侧股动脉,安置IABP以尽可能降低术中风险。在导丝尝试了几分钟后,患者出现室颤,电除颤,心肺复苏,导管系统崩溃。。。虽然估计到这种可能,我仍然心跳加速,双目注视着显示屏及监护仪,生怕一丁点的意外发生。每一个冠脉介入医生都能体会到,无论你的内心多么强大,病人在台上有生命危险时,你的肾上腺素都会分泌增多。重要的是,紧张的同时,高手总会以最有效的措施来扭转局面。这台手术,步步艰辛,步步险情。单是过导丝,就尝试了各种方法。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想放弃,就此结束,至少没有并发症。最后在我们整个胸痛中心团队的坚持不懈努力下,手术终于成功。看着电脑屏幕上通畅的血管,巨大的幸福感充盈内心。虽然已然凌晨,大家却毫无疲惫。
我的执着,因团队的高超技艺而转化为美好的结局。手术最终成功,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胸痛中心团队智慧、勇气、团结的结晶。人生苦短,不知不觉,从医已近十年。犹记得校园门口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历历在目。转眼间,繁华落尽,还有多少人执着于初心?现今的医疗环境,也逼得很多优秀医生为求自保而选择看似稳妥的治疗方案,但是,仔细想来这对于患者,实为不幸。医闹们在逼迫医者时,你们想到过你们未来的病痛吗?对医护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也是为以后自己留下更多美好的希望。而为医者,生命如此之重,我们又岂能轻言放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