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   作者:蔡丽杰
[导读] 目的:探究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治疗效果。
        蔡丽杰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院区)北京 101500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研究对象临床资料,50例实施刮宫术治疗纳入对照组,50例实施宫腔镜治疗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术后复发率2.00%,低于对照组14.00%(P>0.05),手术时间[(26.68±5.78)min]、术后阴道出血时间[(6.33±1.07)d]短于对照组[(68.58±7.54)min、(8.25±1.11)d](P<0.05),术中出血量[(48.58±6.97)mL]少于对照组[(82.22±10.24)mL](P<0.05),术后盆腔感染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宫腔镜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利于病人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
        子宫黏膜下肌瘤与子宫内息肉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以30岁以上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发病率分别为40%~80%与7%~35%,两者均可产生不规则阴道出血、经量增多、不孕等问题,严重威胁患病女性健康和安全[1]。目前,关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临床以手术疗法为主。研究表示,宫腔镜是鉴别与诊断两种疾病的“金标准”,通过宫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利于手术成功率提高,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危险操作规避[2]。鉴于此,本研究对宫腔镜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旨在明确宫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促进临床疗效科学提升。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本组1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病人。纳入标准:(1)疾病确诊;(2)临床资料齐整。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证;(2)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各50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静脉全麻成功后,常规刮宫治疗,异物钳摘除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
        观察组: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静脉全麻成功后,扩张宫颈,置入宫腔镜,通过宫腔镜确定病灶情况,伸出电切狐将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干净。宫腔镜选用奥林巴斯宫腔镜系统,治疗时电凝功率25~50W,电切功率50~70W,膨宫压力70~100mmHg,流速295ml/min。
1.3观察指标
    (1)以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复发率评价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有效率越高,术后复发率越低说明临床疗效越好。(2)统计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盆腔感染率等围术期观察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6.00%(48/50),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2.00%(1/50),前者高度对照组82.00%(41/50)(=5.005,P<0.05),后者低于对照组14.00%(7/50)(=3.397,P>0.05)。
2.2两组围术期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更好,见表2。

3讨论
        宫腔镜在子宫内病变(子宫肌瘤、宫腔黏连、月经异常、子宫内膜息肉等)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能够为疾病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指导手术医师操作,促进手术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升。随着宫腔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子宫内病变治疗中,且临床疗效较好。例如,叶绿菊、程晓燕、吕清媛[3]等学者以子宫肌瘤病人为例,对比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发现宫腔镜手术治疗病人手术用时、术后排气与住院时间更短,性激素水平更好,明确表示宫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
        本研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息肉病人经宫腔镜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大幅度提升,且较传统刮宫术治疗而言,术后复发率更低,说明宫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宫腔镜治疗是基于宫腔镜检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下形成的微创治疗技术,能够借助宫腔镜系统开阔手术视野,将宫内病变情况置管、准确呈现,从而实现病灶完全切除。与此同时,宫腔镜治疗可减少手术操作对子宫的损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中,由围术期观察指标对比结果,可知宫腔镜治疗具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与黄要、石筱平[3]等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此外,行宫腔镜治疗的患者,术后仅见2例盆腔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说明宫腔镜治疗不仅临床治疗有效性高,临床治疗安全性也较高。
        综上所述,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可应用宫腔镜技术促进临床治疗综合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冬燕,戈静,陈红,等.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J].云南医药,2021,42(03):242-243.
[2]施君,金悦,叶婧,等.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07):509-513.
[3]叶绿菊,程晓燕,吕清媛,等.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中应用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1,26(03):496-497.
[4]黄要,石筱平.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21,42(06):1473-1474.
作者一姓名:蔡丽杰;性别:女;出生年月:19910805;籍贯(具体到市):北京市密云区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医师;研究方向:妇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