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消落带景观的适应性重构 ——以重庆市磁器口滨江片区治理提升工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4月11期   作者:刘宗楷
[导读] 重庆嘉陵江滨江岸线的演变凸显了全世界众多滨水城市共同面临的复杂问题

        刘宗楷
        中科旭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市  610000

        摘要
        重庆嘉陵江滨江岸线的演变凸显了全世界众多滨水城市共同面临的复杂问题:城市化、现代化发展、韧性危机和生态退化。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磁器口滨江片区治理提升工程为例,强调了在解决所有这些经常冲突的问题时,公共空间如何成为关键的突破口。
        通过对650m长的滨江岸线的重新设计,磁器口滨江片区正在实现与季节性洪水的共生,并塑造了依托洪泛消落带创建公共空间的新范例。这种与自然协作而非对抗的策略让使用者能够亲近和欣赏多变的嘉陵江动态。
        基于详细的嘉陵江水文数据和植被生长情况研究,重新设计的公园尽可能地保护了原生态的岸线要素,力求打造一个具有文化特色和生态价值的滨水空间,并展现磁器口片区与水共生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消落带;韧性水岸;生态群落;水文条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1 项目背景
        河岸景观是城市水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界面,既提供了泥沙拦截与过滤、水体净化、生态缓冲、生物生境供给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也营建了可供游憩观景的滨水空间,形成“河流-河岸-城市”的协同共生体。
        对重庆而言,一方面,夏季洪水陡涨陡落,水位高程变化大,直接影响河岸界面;另一方面,受城市建设导致的水文特征变化影响,城市的河岸水环境变得愈发脆弱,径流冲刷、水土流失与杂草入侵现象频发。水文条件的年际变化或季节变化加剧了河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不稳定,给河岸景观的修复与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顺应重庆河岸景观中的复杂水文条件及时空变化规律,设计、营建并持续优化滨水空间,是风景园林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城区“两江四岸”作为重庆“山水之城”的核心地带,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廊道,也是重庆高质量发展要素的核心集聚地,更是重庆推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载体,其地形地貌是重庆“江城、山城”的自然本底,也是重庆城市特色的生命之所。
        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提升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主城区‘两江四岸’生态及游憩功能建设”,市政府启动“两江四岸”重点专项行动计划。
        “两江四岸”磁器口滨江片区治理提升项目2018年12月完成方案征集,2019年3月确定中标方案,2021年6月建成开放,是先行实施的十大节点之一。

2 研究区域
        磁器口古镇是重庆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重庆山城文化的典型代表,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原叫白岩镇。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渐渐改名为“磁器口”。
        民国时期,因为水运方便,龙隐镇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特产的集散之地。解放以后,磁器口繁华依旧,码头上从早到晚,过往商旅川流不息。
        磁器口节点位于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以北,始于滨江路断头桥,止于特钢厂南部金碧山,岸线长度约650米,是沙磁文化的集中展示地。项目紧邻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其周边有磁器口古镇、特钢厂 1935 文创园及石井坡站商业综合体。场地周边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多数居住用地直接连接滨江。

        
3 水文分析
        磁器口100年一遇水位标高为195.53,50年一遇水位标高为193.73,20年一遇水位标高为191.43,10年一遇水位标高为189.53,5年一遇水位标高为187.11,常水位标高为175.0,常年枯水位约162.0。
        165米以下标高年度最长淹没时间为340天,165至170标高年度最长淹没时间为306天,170至175标高年度最长淹没时间为197天,175标高淹没时间达110余天,,180标高最长淹没天数为10天,183标高最长淹没时间为4天。
        本次设计范围内最低标高为165.0,最高标高为182.85,均处于五年一遇水位线以下。其中主要活动广场空间标高集中在176.50和182.80。最低场地年淹没时间可达306天,176.5活动场地淹没天数最长可达38天,182.80活动场地淹没天数最长可达7天。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2006—2020)》第4.2.5节,重庆主城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参照前述对各洪水位的分析,并结合《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2006—2020)》第6.5.1节的规定,场地在设计时按10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设防水位(参照磁器口水位)为195.49(85黄海高程)。

        图3 重庆主城两江消落带2005-2015年度水位情况统计

4 综合现状
        项目的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沙滨路端头桥及桥下消极空间;二是磁器口码头已建景观硬质挡墙及逃生通道裸露;三是现状河岸植被单一,景观观赏性差;四是凤凰溪、清水溪入江口缺乏生态治理;五是沙磁文化需要复原与再生。
    图4 磁器口滨江片区现场照片

5 设计理念
        一是生态优先,三脉连江,修复滨江立体生境;
        坚持减砼增绿,岸线修复的原则,通过岸线覆绿、分标高植物群落种植、多层次野花草甸营造、生态护坡等处理方式,修复滨江立体生境。
        二是立体贯通,连城达江,丰富滨水多元体验;
        贯通滨江步道系统,缝合滨江与腹地的断层,连通歌乐山大景区旅游环线。磁器口码头段贯通步道共设置两级:标高分别为176.5,183-192;
        自行车道:从磁器口码头广场与凤凰溪步行道合并,标高为176-182,因金碧山阻隔,自行车道通过市政滨江路(在建)与特钢厂驿站连接,此段须从滨江路204推行至标高为196.5的特钢厂驿站, 驿站196.50至特钢厂码头183通过坡降为12%以内的自行车栈道连接。
        三是以史为脉,文化融合,开辟沙磁文化窗口;
        磁器口是沙磁文化发源地,留下了古镇文化、摩崖石刻文化 、工业文化等诸多历史文化遗迹。追溯历史文脉,延续场地精神;融入文化印记,展示文化风貌。通过白岩广场、龙隐花园、叠翠台等景观节点,彰显历史文化,打造人文荟萃的风貌带。
        四是四季全景,山水相映,提升城市滨江颜值。
        结合特钢厂两江码头与磁器口水上巴士码头串联磁器口古镇码头会、沙磁艺术之窗、滨江海绵公园,空间上连通与歌乐山的空间廊道,打造磁器口山水呼应的滨江景观轴,提升滨江颜值。

6 设计亮点
        磁器口滨江片区整体定位为“沙磁文化湾,文创汇聚地”。项目提出“与古镇对话、与洪水共舞”的主题概念,将艺术与工程结合,将社会人文与重庆三峡消落区特殊的生态环境融合。
        方案由沙磁艺术之窗、白岩龙隐广场、滨江海绵公园这三大亮点组成。
6.1 沙磁艺术之窗
        沙滨路断头桥一直是磁器口城市建设的伤疤,本案传转劣为优,将裸露的断头桥截面改造为沙磁艺术之窗,或由艺术大师演绎巴渝文化,或由国际大师展示品牌艺术,成为磁器口的对外展示窗口。而对高架桥下标高187的第一层平台空间进行绿植提升,采用植物垂挂方式,增加绿视率。并在高架桥下营建鸟类适栖地,打造立体生境花园。

        图5 沙磁艺术之窗效果图
        
6.2 白岩龙隐广场
        针对磁器口古镇“日涨夜消”的游客,古镇人满为患,滨江人迹罕至,正街、横街、金碧街不同的功能特质以及行洪等特殊情况,设计了白崖、龙隐、叠翠台三大空间,在绿影婆娑间体现悠长的文化底蕴。
        磁器口码头由于路面标高和水位标高高差较大,现状有硬质挡墙,为重现磁器口码头功能,白岩广场、龙隐广场与叠翠台,采用“阶梯式”消除高差,营造多样化的弹性公共空间?,广场设置树池种植两栖植物,增加广场绿化率。在铺装设计上将岩、瓷、陶、土、砖、瓦等元素融入广场中,彰显在地文化。叠翠台的挡墙、台阶采用石笼覆土聚集江中泥沙,在石笼缝中栽种植物达到增加生态绿化。每一次洪水来袭便是对缝隙中植物最好的养分补给,通过毛石缝隙留住泥沙而滋润整个广场的立面绿化,顺应自然,拥抱自然,真正做到“与水共舞”。

        
6.3 滨江海绵公园
6.3.1 植物选择原则
(1)抗旱耐湿、耐水淹、耐冲刷能力强,能适应不同水位波动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2)土壤附着能力强,固土能力强,增强区域地质环境稳定性;
(3)选择经验证已适应重庆消落带这一特殊环境的植物品种,禁止采用未经驯化的外来物种,以免造成生物入侵和生态破坏。
6.3.2 现状植被生长情况研究
     磁器口滨江片区由于前期施工,175标高以下消落带自然生境已被破坏,但仍可以看出,175标高以下场地整体坡度较缓,除凤凰溪入江口外,坡度均小于30°;175至180主要以现状混凝土结构及后期堆土为主。垂直挡土墙较多;180标高以上,东侧以铺装场地为主,现状保留了四株黄葛树,西侧自然山坡为主,坡度在30°至40°之间,现状植被生长茂密,主要有黄葛树,慈孝竹、南川柳等。通过翻阅未被破坏的现状照片,发现现状180以下标高基本以自然土破的形式存在,大部分坡度平缓,180以下主要生长了扁穗牛鞭草、狗牙根、块茎苔草等草本植物为主。植物群落品种相对单一。
6.3.3 分标高种植植物
        根据标高整体分为四层,标高165以下为生态保育区,地势平坦,以保留现状地形和植被为主;
        165~175为低断面,斜坡与缓坡相结合,夏季洪水期被反复冲刷,因此以耐淹固土为目标主要以种植大面积耐水淹草本为主,混栽狗牙根、野青茅、鸢尾、千屈菜等耐淹植物;
        175~180为中断面,现状坡度较陡,偶尔被夏季洪水冲刷,因此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形断裂的地带进行梳理,植被搭配上选择耐水湿且具备一定耐旱能力的草本植物。选择马蔺、滨菊、狼尾草、细叶芒草、萱草、肾蕨,形成稳定群落且然演替;
        180~189为高断面,现状为1:2~1:3的斜坡,受夏季洪水影响频率较低,但受到暴雨径流冲刷较强,因此选择根系发达或盖度较大且叶序高度各异的草本植物,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增强对降雨及径流的拦截能力。选择松果菊、马蔺、块茎苔草、蒲苇、五色梅、墨西哥鼠尾草、细叶芒草等,花期不同、蜜源丰富的花草为城市传粉昆虫提供生境走廊,同时增加部分南川柳柳和水杉作为骨干乔木。

6.3.4 生态护岸措施
(1)消落带常规段(175.0以下标高)
        标高175米以下设计缓坡,坡比为1:2.5,坡度为22°,坡度较缓,考虑到洪水冲刷,设计采用三维水土保持毯进行土坡稳定。在草皮没有长成之前,可以保护土地表面免遭风雨的侵蚀,同时在播种初期稳固草籽。植物生长起来后组成的复合保护层可经受高水位,大流速的雨水冲刷。
(2)沙滨路护坡段(175.0-189.0标高段)
        根据沙滨路竣工图,189至183标高为1:3的坡,基础采用石渣料分层碾压覆土,坡度位1:3;183至174.4标高,坡度位1:2,采用C25砼框格植草护坡下层砂岩块石分层碾压;174.4标高以下现状为不大于1:1.5的陡坡,基层砂岩块石分层碾压,上面土壤回填。
        根据历年水位变化,实施分段植物群落配置,同时在中断面现状混凝土格构区域(175.0-183.0)采用生物篱网技术稳定护坡土壤:在该断面的菱形水泥格框中取出深度为15cm的土壤,铺设桂花枯枝形成枯枝篱网;回填10cm深的土壤后,用耐水淹且自然分布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秋华柳枝条编织成鲜枝篱网,放置于菱形水泥格框中,并在其上覆土(5cm深),形成空间格局与功能的相互嵌套。

  图11 生物篱网技术稳定护坡断面图

6.3.5 多层次野花草甸的搭配
        通过对河岸自然草甸群落的水平格局与垂直结构的研究,为高草野花草甸带与阔叶野花草甸带分别设计种植三个亚层:
        (1)最低亚层:滨菊、狗牙根、马蔺、鸢尾等耐半荫、叶序及花茎较矮、冠层面积较大和花期较早的植物,能够在更高亚层的遮盖下正常生长,保证了早春的植被覆盖度与春花表现。
        (2)中间亚层: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与种植密度,选择灯心草、狼尾草、细茎针茅等对变化的水文条件和强人工干扰具有良好抗性的观赏禾草,以及八宝景天、黄金菊、鸢尾等花期长、头状花序与总状花序色彩鲜艳的阔叶草本植物进行混种。
        (3)最高亚层:物种丰富度与种植密度应低于其他亚层,选择柳叶马鞭草、千屈菜等叶序量较少的品种从而为其他亚层提供更好的光照条件,同时选择墨西哥鼠尾草、蒲苇、细叶芒等抽薹开花时花茎较高的品种,形成拥有丰富景观层次的长花期野花草甸。
        最高亚层植物呈随机型分布种植,中间亚层及最低亚层植物呈集群型或均匀型分布种植,从而营建出与传统地被花坛景观或成团成块种植的花境景观有所区别的具有自然野趣的群落景观。
        磁器口滨江片区的设计致力于重塑清代诗人赵熙对磁器口的描述:“塔尖遥望笋班齐,白鹭群飞拂水低。远远青山知隔县,棹歌声里过慈溪”。甜根子、卡开芦、扁穗牛鞭草等耐淹的草本高高低低成片种植在江边,野花草甸的深处,种植着水杉、枫杨这些耐水湿的乔木。春天,水位较低,莺飞草长,万物复苏,这里是一片静谧美丽的海绵花园;秋天,水位上涨,红色的杉树、两岸成片的芦苇与溪水相互映衬,鸟儿在芦苇丛中歌唱,这里是自然野趣的江城风光。

图12 植物工程量表

5 结语
        本研究以适应嘉陵江季节性涨落造成的复杂水文条件和提供生态宜人的公共空间场所为目标,提出了本次设计,意在为嘉陵江消落带景观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参考和应用范式。
        本文从防洪要求、场所构建、消落带植物配置、生态护岸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项目建成后,原本结构单一、物种贫乏的岸线转变成为层次错落、季相丰富的立体生态景观,对消落带的复杂水文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究消落带公共空间、河岸植物群落在复杂水文胁迫、高强度人工干扰、种间竞争等多重影响下的环境适应机制。通过积累与分析多年数据,深入了解消落带景观的演化过程,可继续完善不同标高的工程措施与生态种植技术,并优化可持续的管护措施。

        
参考书目
《海绵城市基础设施雨洪管理手册》,(美)斯考特·思兰尼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495-6493-4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肖楚田、肖克炎编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 978-7-5537-7295-0
《寻找地景——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实践》,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 978-7-5537-6169-5
《赣江“S湾”活水岸公园:自然驱动的河流景观生态修复实践》,张楚晗,J-LAF-1-040015
        
刘宗楷
2021年7月16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