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芬
马鞍山市中医院,安徽省,243000
摘 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案例为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针灸治疗和针灸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5%和75%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现象,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对比分析两案例的颈动脉血流速度得知,乙组的各项指标高于甲组,数据资料分析得知,乙组的效果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的方式,有突出的作用,能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促进恢复。
因颈椎退变或机械性压迫刺激椎动脉引起以颈痛、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1]。该病以中年人为主要患病群体,但受工作压力增加、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增加等因素影响,年轻患者患病率不断上升[2]。中医治疗颈椎病历史悠久,以针灸、推拿等外治法为主要手段,我院针对此病联合应用针灸、推拿手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案例为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甲组和乙组分别是40例患者。甲组的男女分别是22例和1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4.26±0.14)岁。乙组的男女分别是21例和19例,年龄是26~66岁,平均年龄(45.29±0.17)岁。对比基本资料得知,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和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操作如下: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取大椎穴、风池穴、百会穴、曲池穴、夹脊穴等。随症加穴,伴有头痛症状,取太阳穴;伴有耳鸣症状,取耳门穴、听会穴、听宫穴;伴有呕吐症状,取内关穴;伴有失眠症状,取安眠穴、翳风穴。用酒精对各穴位进行消毒,取毫针针刺各穴,以平补平泻手法捻转毫针,有酸胀感后,留针30 min,日1次。实验组在针灸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的同时,予以推拿治疗,操作如下:患者取坐位,首先,医师站在患者后方,取风池穴、百会穴,用中指指腹由轻及重依次揉按各穴位,直至局部有酸胀感;其次,用拇指偏峰为着力点,以一指禅手法由印堂穴按揉至百会穴;再次,采用揉捏、提拿等手法按摩颈部、肩部肌肉,用弹法、拨法沿颈椎棘突两侧进行按摩;最后,双手托住下颌轻轻向上拔伸,逐渐增加拔伸力度,以牵引手法缓慢旋转头部30°~40°,重复2~3次。每次治疗20~30 min,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观察:参照《颈椎病中医防治》[3]制定椎动脉型颈椎病积分标准,主要症状有肩颈痛、头痛、眩晕、耳鸣、肢体麻木,各项症状评分0~3分,得分0~1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90%以上,头部能自如活动,颈部旋转试验呈阴性,可正常工作、学习,表示康复;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60%以上,头颈部屈伸、平移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对工作生活影响较小,表示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40%以上,头颈部基本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受限,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表示减轻;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不足40%,头颈部僵硬,旋转试验呈阳性,难以正常工作、生活,表示无效。(2)血流动力学观察:采用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包括RI(血管阻力指数)、PI(血管搏动指数)、TMFV(平均血流速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案例的治疗结果分析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椎动脉型颈椎病患病率约为17%,在颈椎病中占比约为13%。现代医学认为,长期劳损致颈椎关节囊、韧带等发生炎性病变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由于颈椎痉挛、狭窄等影响局部血流,会导致出现枕部疼痛、发作性耳鸣、眩晕等一系列供血不足的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脑梗塞、脑萎缩等严重并发症[4],一旦有颈肩痛、偏头痛等症状出现,应及时入院就诊,确诊后即刻接受对症治疗,避免病情恶化。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原则为去除病因、抑制病情进展,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以牵引、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复发几率高,中医手法治疗开始受到关注。
祖国医学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于“头痛”“痹证”等范畴,中医学者认为,肾阳不足、寒邪侵袭致颈部气血亏虚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病机[5]。《仁斋直指方论》言:“瘀滞不行,则生眩晕。”中医针灸有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沈羽思[6]指出,取百会、风池、大椎、夹脊等穴位进行针刺,能加快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紧张状态,应用推拿治疗的58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由(26.19±2.14)分下降至(8.47±1.71)分,治疗后左右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9.31%,证实了针灸疗法的有效性。推拿手法是治疗急慢性关节损伤的有效手段,能作用于体表经络,改善脏腑生机,调节病理状态[7]。我院将针灸、推拿手法联合应用于4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验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及血流动力学均优于单纯行针灸治疗的45例患者(对照组),这主要是因联合应用推拿手法能使颈肩部肌肉纤维有节律收缩、伸张,有效消除局部粘连、水肿,解除椎动脉压迫,改善局部供血。针灸、推拿联用能调节全身气血,达到祛瘀镇痛的目的。
综上,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椎动脉型颈椎病患病率约为17%,在颈椎病中占比约为13%。现代医学认为,长期劳损致颈椎关节囊、韧带等发生炎性病变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由于颈椎痉挛、狭窄等影响局部血流,会导致出现枕部疼痛、发作性耳鸣、眩晕等一系列供血不足的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脑梗塞、脑萎缩等严重并发症[4],一旦有颈肩痛、偏头痛等症状出现,应及时入院就诊,确诊后即刻接受对症治疗,避免病情恶化。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原则为去除病因、抑制病情进展,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以牵引、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复发几率高,中医手法治疗开始受到关注。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推拿方式可行性高,尤其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缓解不良反应,值得实施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苏浩,夏铭蔚,冯攀.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 11(06):19-20.
[2]邢京禹.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0, 12(01):5-8.
[3]杨军.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02):167-167.
[4]李伟.中药方剂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 2019, 28(12):1296-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