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强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应用非布司他治疗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37例,对参照组患者仍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探究组患者则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探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使用非布司他,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非布司他;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疗效
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该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痛风,从而表现出反复发作的通风性关节炎、痛风石以及间质性肾炎等典型症状[1]。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伴发高尿酸血症后,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并且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肾脏器官,因此临床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阻止疾病进展并降低尿酸[2]。非布司他是一种具有较强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我院就其在老年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要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共74例,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为探究组37例与参照组37例。在探究组患者中,男:女=21:16,年龄上限81岁,年龄下限60岁,平均(69.4±4.2)岁;参照组患者中,男:女=22:15,年龄上限79岁,年龄下限60岁,平均(69.1±4.4)岁。探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即为患者使用别嘌醇片(由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1g*100片;国药准字H31020334)治疗,药物初始剂量为50mg,每日1~2次,之后每周逐渐递增剂量50~100mg至单日200~300mg,连续用药治疗24周。
对探究组患者则采用非布司他(由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40mg*8片;国药准字H20130058)进行治疗,药物初始剂量为每日20mg,于早晨服用,连续用药2周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增加剂量至每日40mg,再连续用药22周,共连续用药24周。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处理,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4周的治疗后,探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为(370.4±112.5)μmol/L,参照组患者则为(431.7±144.2)μmol/L,组间数据对比计算结果为t=2.039,P=0.045<0.05。探究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为(28.5±9.7)ml/min,参照组患者则为(23.2±11.5)ml/min,组间数据对比计算结果为t=2.143,P=0.036<0.05。
3 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且该病发作也是诱发患者心血管时间的危险因素,因此控制尿酸水平对于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非布司他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够对黄嘌呤的合成过程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并且非布司他长时间用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通过对其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发现,每间隔24h用药不会产生蓄积情况,因此该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高[3]。为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非布司他的应用应间隔一段时间对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以便于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4]。
我院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在连续用药24周后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非布司他能够相较于常规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的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值得在临床治疗3~5期伴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疾病的过程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蔚楠,朱清,阎磊,等. 非布司他治疗3~5期伴高尿酸血症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4):862-865.
[2] 张小筱,车琳,张慧,等. 非布司他抑制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氧化应激反应[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9,35(9):676-683.
[3] 陈洪,谢小翠. 非布司他治疗3~5期伴高尿酸血症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J]. 健康之友,2020(7):76.
[4] 郭林旺,童丽灵,钟山. 健肾生发丸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3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