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产生的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   作者:杨 沙
[导读] 青少年一般指初高中从依赖走向独立。
        杨  沙
        四川省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摘要:青少年一般指初高中从依赖走向独立。在此阶段,生理机能、内分泌机制、心理和自我意识逐步成熟,并形成定式,但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会使个体不断遭受各种冲击。在负面情绪中,抑郁现象较为普遍、广泛,轻者会感到闷闷不乐、神情沮丧、萎靡不振。重者会导致个体自伤、自伤,因此青少年抑郁没有有效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本文着重讲述抑郁分析产生因素及干预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心理
一、青少年抑郁初期现状表现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显示,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是稳中有降。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其中,女生抑郁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而另有数据表明,目前未明确检出、或不去检测,但可能存在抑郁的个人是这个比例的1-1.5倍。常见的初期症状表现为持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现象:
        1.在行为方面表现为:①食欲不振、厌食,消化不良,便秘;②身体不明原因的疼痛,且无具体部位;③生活变得懒散;④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等感到平淡无味,兴趣减退甚至丧失;⑤面对新的环境或事物想打退堂鼓,一旦超出自我认知范围,就会无故烦躁不安,冲动发脾气;⑥睡眠不好,经常失眠;⑦女生可能还会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或偏执想法悲伤哭泣、感到无助乏力,而男性则表现越来越内向,自我封闭;⑧严重者还会表现为用尖锐器具划割自己,头脑阵痛,用头撞墙,直至自杀等。
        2.在生理方面表现为:①心境低落,悲观厌世,阴沉消极;②对前途感到恐惧、绝望;③感到身心疲惫、觉得自己多余的,存在无助感;④自我评价下降,自己什么都干不好,什么都做不了;⑤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3.在学习方面表现为:①无法让注意力集中;②记忆力减退,时常无法回忆起刚刚老师说过的话语;③对考试的好坏,老师的批评表扬等,都感到无喜无忧。
        4.在社会关系方面表现为:①在家不愿和父母沟通,变得少言寡语;②在学校,少和同学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避免社交;③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在教室或自己的房间里,或总是躲在角落。
        二、青少年抑郁因素分析
        青少年的个体成长,伴随着每日生理和心理不断的、巨大的变化,持续性产生以上症状的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压力因素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个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外界及个体自身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当压力超过个体承受范围,就会崩溃,出现上述抑郁现象。
        外界的压力,主要是来源于学校和家庭,其中学习压力是青少年的主要压力源。他们对成绩好坏、排名,是否达到老师预期要求较为关注,慕强心理,轻视成绩落后、能力差的同学。而家庭的压力源来自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非常严重,家长眼中总有个别人家的孩子,总会潜移默化的灌输成绩的好坏决定家长的心情,逐步从婴儿时期给予的无条件爱,变成了有条件的爱,致使青少年在家里感到很压抑,得不到温暖与关怀,长期处于一种紧张、担惊受怕的状态,也导致了前段时期网上流传的口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内界的压力,主要是青少年个体自我成长,跟不上生理成长,对蜂拥而至的各渠道信息无法正确识别,出现一定的自我分裂,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的不能统一。这样就导致自我无法定位,自我表现冲突明显,内心动荡不安,产生怀疑,痛苦不堪。
        2.睡眠因素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研究内容,分析发现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长为8.7个小时,初中生为7.6个小时,高中生为7.2个小时。95.5%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84.1%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2013年的《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也证实了这一点:随着开夜车的人越来越多,重重度抑郁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另外,夜间吸收人照光时间越长,光照越强,越抑制大脑分泌褪黑素,打乱生物钟节奏,而这种激素与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有关,这样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3.应急事件因素
        研究表明,可能造成抑郁的应急因素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周围环境的突发事件,如突遭经历周围的跳楼、自杀、暴力等;二是某项能力的突然失常,如考试、表扬等发挥失常等;三是家庭成员间的吵架,在愤怒过程中无意的话语,如:“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人”、“我不要你了我不爱你了”、“就是因为你(或者你爸/你妈)怎么怎么样”等一系列话语。这些事件的突发,均可使青少年患抑郁的可能性明显增强。
        4.个体差异因素
        一是不爱运动的人患抑郁的几率较高。TouchPoint Solution的首席科学官艾米·塞林说:“即使是少量的适度活动也可以大大帮助人们摆脱抑郁的恐惧。在户外进行5分钟步行就能改善抑郁。”
        二是女性比男性容易患抑郁。女生情感细腻,较为敏感、容易有恐怖化思维方式和绝对论者思维方式(他们经常说我必须……,我应该……,我不得不……)。同时,女生在生理期中,个体内部的疼痛,重叠外部带来的压力,心理状态在这个时段很容易崩溃,患上抑郁的概率明显增大。
        三是长期处在理念上差异的人容易患抑郁。一边减负一边加压,一边是束缚管制一边是放纵溺爱。或者家长老师无统一标准,面对同一件事,心情好时什么都可以,心情不好时什么都有错。矛盾结果都会集中在青少年的身上,从而患上抑郁。
        5.其他因素
        当然,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因素,如遗传因素,童年不良遭遇因素,躯体因素,人格特质因素,物质滥用因素等。
        三、青少年抑郁干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心理素养等各方面失衡,均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我们又如何来干预预防呢?
        1.控制或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在这点上,笔者建议最主要的是从家庭出发。首先家长要给青少年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遇物不攀比,遇事不埋怨。其次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不要过于关注成绩,要在日常过程中善于发掘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再次,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要学会聆听,不要轻易表态。
        2.高质量睡眠
        一是减少电子产品的接触,特别是在临睡前2小时,尽量减少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从而减少蓝光对大脑的刺激;二是临睡前,不能玩的太嗨,要适当放松自己,可听听轻音乐,看看书籍;
        3.及时重视反常现象
        及时关注青少年日常表现,对出现的反常现象,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避免产生糟糕至极的极端思想。对无法处理的,要及时咨询专业机构,正视出现的问题。
        4.加强运动
        任何形式的运动都可以有效帮助缓解抑郁症状。例如:骑自行车,跳舞,园艺,家务,以中等速度慢跑,低强度有氧运动,打网球,游泳,步行,尤其是割草或耙地,瑜伽等等。经常运动,身体会释放一种叫作内啡肽的化学物质。这些内啡肽会在体内引发一种积极和镇痛的感觉,伴随着积极和充满活力的人生观。
        5.学会自我调节
        利用业余时间,可以通过种花草,养鱼,画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不断让自己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傅小兰、张侃、陈雪峰.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1
        [2]唐登华、潘成英、漆红. 7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心理社会学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7.007(2003):468-470.
        [3]张霞.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11(9):250-251。
        [4]孙凌.谈谈青少年抑郁症(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杂志,2015年 第5期 27-27页
        [5]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J).心理学报杂志,2012年 第7期 944-956页
        [6]党清秀、李英、张宝山.不同类型人际关系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自尊和性别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杂志。2016年  第1期  69-73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