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科治疗恐惧因素及护理治疗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   作者:史蕾
[导读] 目的:为了探究儿童牙科治疗相关的恐惧因素及相关护理治疗的效果。
        史蕾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101300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儿童牙科治疗相关的恐惧因素及相关护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儿童牙科诊室进行口腔治疗的儿童患者64例以实验组与观察组的形式分组展开恐惧因素的分析实现护理治疗讨论。结果:通过合理分析儿童牙科治疗的恐惧因素,得出影响因素,以护理干预为主导展开儿童牙科治疗。结论:对儿童牙科治疗恐惧因素分析,采用相应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儿童恐惧症的发展,提升儿童治疗的效率。
        关键词:儿童牙科;恐惧因素;护理治疗;缓解措施
        由于儿童本身对外界环境的抵制力,使得儿童心理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接受程度不高,很容易在牙科治疗中产生排斥心理,以大哭、大闹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牙科治疗的反抗,这是轻微的抵制心理对牙科治疗产生的影响;在儿童牙科治疗中,严重的情况往往导致儿童患者在治疗中呈现面色发白、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表征,伴随着儿童心跳加速、对牙科治疗的敏感度增加,使得牙科治疗在儿童恐惧因素的影响,导致儿童牙科诊室治疗效率不高。在儿童牙科诊室,由于小儿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排除心理,使得医生参与治疗非常困难严重影响了医生与小儿患者之间的交流,特别是针对严重恐惧症患者的儿童来说,无法通过常规的诱导放松小儿患者的心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儿患者恐惧因素展开分析,对小儿患者牙科恐惧症的形成原因进行相关的阐述,提出关于牙科治疗实施心理干预的措施缓解小儿患者的恐惧心理,提升医护人员的治疗效果。
        1、治疗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了展开儿童牙科恐惧症影响因素分析,选取2021年1月-6月到我院进行儿童牙科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分析儿童牙科恐惧因素形成的对象,通过总结儿童牙科恐惧症的成因,将6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以常规治疗手段实现小儿患者牙科治疗,另一组以对照形式采取护理治疗手段干预小儿患者治疗,通过实施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任何差距,差距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随机选取儿童患者时,需要患者带有牙科恐惧症的相关表现症状才能将患者纳入到此次分析研究当中去,在治疗时需要取得家长的同意与知情权,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治疗手法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在相关治疗同意书上签字确保儿童牙科治疗安全、有序的进行。
        1.2方法
        1.2.1儿童牙科恐惧因素分析方法
        对于64例儿童患者来说,通过到院的基本情况分析诊断对小儿患者的整体恐惧表象有基本的了解,用过借助统计学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初次治疗的表现症状记录在册,对儿童患者的外在表象与心理变化及时的捕捉,借助大数据分析儿童牙科治疗恐惧因素,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得出牙科恐惧症的成因与相关因素的干扰,合理展开护理干预,对患者不同恐惧程度合理划分,以合理的、有效的、可实施的护理手段参与到儿童牙科治疗中去[1]。
        1.2.2护理治疗方法
        对32例对照组小儿患者合理分析影响牙科治疗的恐惧因素之后,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手段,通过监护人与医生之间的结合转移小儿患者的注意力,这也是当前医院中最常见的治疗的手段,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稳住孩子的心性,缓解儿童患者进入牙科诊室的人紧张心理,以糖果或者是儿童感兴趣的物品转移儿童的关注点,促使孩子对牙科诊室相关的仪器检查放松警惕,实现牙科检查与诊断。但是常规治疗的实现需要依靠家长的参与,对于恐惧症严重的患者来说,实施家长诱导治疗也不一定能成果实现,一旦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出剧烈的抵抗动作,会引发不必要的隐患影响儿童治疗。
        对32例实验组儿童患者展开恐惧因素分析之后,在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手段参与到儿童牙科治疗中,通过心理干预与环境干预两种手法转变小儿患者对牙科诊室的恐惧感,降低小儿患者的排斥心理,能够有效提升小儿患者参与牙科顺利进行[2]。首先是心理干预,除了常规治疗家长积极参与之外,可以适当的小儿患者建立一定的牙科检查演练,促使小儿患者对牙科检查有一定印象;还需要医护人员对小儿患者的心理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牙科医护人员在面对小儿患者时,第一件事不是直接展开检查与治疗么,而是观察小儿患者进入诊室的第一反应变化,通过和蔼可亲的表现贴近儿童患者,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防备,通过慢、缓、柔和的语调吸引儿童患者的目光。在需要麻醉治疗过程中,保留小儿患者对麻醉治疗的疼痛感知,避免在治疗中加重患者的恐惧症,让患者于其他孩子接触,打消恐惧症的形成。其次是环境干预,很对孩子牙科治疗的排除是由于环境因素对患者眼球的刺激,引发儿童患者对环境的恐惧感,借助环境干预治疗的手段,设计专业的儿童诊室,以贴近儿童感兴趣的点展开诊室的设计,通过对环境的改善,降低儿童患者对外界的敏感程度,为牙科治疗提供良好的开展空间。
        2、结果
        2.1儿童牙科恐惧因素分析
        根据64例患者临床观察,借助统计学方法得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其一,环境因素,对于小儿患者来说,来到医院这样的陌生环境,在充斥着药水和白大褂身影的诊室,首先度患者形成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其次是儿科诊室外在的哭泣声对小儿患者听觉上形成一定的刺激,在不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儿童的恐惧心理达到一定的峰值,影响儿童参与牙科治疗。其二,家长对于孩子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对外界陌生环境的接受能力低下,与同龄人相比,这样的患者往往比较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牙科恐惧症[3]。
        2.2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通过对32例儿童患者展开护理治疗,通过对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发现,通过一定程度的心理引导和环境引导,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患者对牙科治疗的恐惧感,提升牙科治疗的有效率。
        以两组实验数据对照发现,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距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儿童牙科恐惧因素主要受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影响,内环境主要是指儿童患者的感知,对牙科治疗的先行判断使得患者对牙科治疗产生一定的排除心理,加重治疗时儿童患者恐惧感受,使得儿童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恐惧症状的表现,如心跳加速、面色苍白等多种显性症状,阻碍了医护人员的治疗,使得儿童患者牙科疾病的治疗错过最佳时机,加重患者的病情。通过采取护理干预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通过展开患者心理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变化,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可以极大提升儿童患者牙科治疗效率,降低家长对孩子的担忧,也可以减轻牙科疾病对儿童患者的影响。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牙科治疗对牙科恐惧症的处理已经初见疗效,针对儿童患者自身脆弱敏感的心理来说,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触发孩子对外界环境的敏感点,参与到牙科治疗中去,需要从恐惧产生的源头合理判断,展开心理指导与环境引导,降低儿童对也可诊室的陌生感,有助于提升提升医生治疗的效率。在多方合作下,建立医生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提升儿童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接受能力,保证牙科治疗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高度牙科恐惧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27卷8期, 25-27页, 2020: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 张帆, 任伟伟, 管琴,等. 共同参与模式对牙科畏惧症儿童就诊行为的管理[J]. 口腔疾病防治, 2019.
         [3] 刘万颖, 戴丽娜. 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生原因调查分析[J]. 口腔医学研究, 2019, 035(002):185-188.
作者简介;史蕾 1988.10女 北京顺义 汉  本科 主治医师~中级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  研究方向:口腔~儿童牙科~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诊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