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健康体检抽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   作者:张飞燕 都伟
[导读] 目的:探究疾控中心抽血人员心理反应及护理。
        张飞燕  都伟
        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10000
        摘要:目的:探究疾控中心抽血人员心理反应及护理。方法:选择80例抽血人员,其抽血时间范围在2018年3月~2021年3月,将其按照红篮球法的原则划分组别,每组40人。常规组行基本护理,研究组在分析心理反应后实施对应护理措施,最终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更低,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针对疾控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在为其抽血时要全面掌握其内心反应再实施对应干预措施,从而能够降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能获得更多人员的积极认可。
        关键词:疾控中心;人员;体检;护理;心理反应
        静脉抽血是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的一项操作,通过抽血后的测定检验,能够为抽血者的身体检查、疾病筛查等多方面提供有效且专业的数据支持[1]。在疾控中心内,常有人员以抽取血液检查的方式进行健康体检,不但操作便捷且效果良好。但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在许多体检人员进行抽血中常会出现紧张、担心等情绪,进而对抽血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因而深入分析抽血人员内心的心理反应来执行对应干预措施非常关键。此次研究特以疾控中心内的8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抽血人员为例进行分析,将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获得疾控中心管理部门允许下,选出80例因健康体检进行抽血的人员参与研究,其抽血时间在2018年3月~2021年3月,所有人均签订了相关知情书。随后,将其按照红篮球法的原则划分组别,每组40人。常规组中,男26人,女14人,年龄在24.5~58.4岁,均龄(38.5±5.5)岁,抽血史与无抽血史为之比为:24:16。研究组中,男28人,女12人,年龄在24.5~59.6岁,均龄(39.4±5.5)岁,抽血史与无抽血史为之比为:25:15。将两组其他资料对照,P>0.05。
        1.2、方法
        两组人员进行抽血时,常规组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结合人员的心理反应分析后,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具体为:
        1.2.1分析心理反应
        引起人们各种情绪的因素有许多,同样,在人们进行体检抽血时也会因为一些心理反应而对抽血过程造成影响,降低了成功率甚至引发抽血者的不适[2]。针对此,疾控中心护理人员对抽血人员常见的几种心理反应作出了总结:第一,是紧张。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抽血相关知识,因而出现此情绪反应较正常。第二,是担忧。部分人员担心或是怀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害怕抽血的痛感。第三,是恐惧。害怕抽血后出现的生理不适,导致抽血过程不顺利也较常见。
        1.2.2落实护理措施
        包括以下四点:①展开心理护理教育。部分人员在抽血过程中会出现轻微的头疼等不适感,亦或是有恶心、呕吐症状,对抽血工作顺利进行造成影响[3]。因而在护理前期,注意观察人员的情绪变化,若存在消极、负面的心态,则要进一步分析其心理反应,随后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此外,在开始心理护理时注重和抽血者间的沟通,多加关心和宽慰,可适当结合肢体语言(如握手、轻拍肩膀等方式)来鼓励人员,提升其内心安全感。另外,提醒人员在抽血时若感受到任何不适和异常,都要及时告知身旁医护人员,此时护理人员则要细心听取其内心所想,合理满足其需求来减少不适,建立起和谐温馨的护患关系。②创建出干净整洁的抽血环境。除了要疾控中心室内温度湿度调至适宜范围内,还要人性化考虑,为抽血人员提供座椅、饮水机等需要品,或是摆放绿植、鲜花等愉悦抽血人员心情,使之身心放松[4]。③做好健康知识宣教。在与抽血人员间交流时,适当结合有效的知识宣教,其目的是让人员对于抽血过程、意义有更全面化的认知,从而提升配合度。另外告知人员相关注意事项,指导人员可自行用深呼吸的方式来调节情绪,放松心态。④遵守抽血过程。在为人员进行抽血时要保障各项流程都能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疾控中心内的管理制度执行。在抽血前耐心对人员的血管情况进行判定从而选择更有弹性的血管来穿刺,从而提高一次性成功率,加深了抽血人员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
        1.3、评价指标
        ①判断两组人员抽血时的不良反应。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级别:轻度:抽血时伴有头晕、恶心、血压下降在20mmHg内[5]。中度:抽血时有冷汗,血压降低高于20mmHg。重度:有心慌、头晕等多项症状,血压可达80/50mmHg。
        ②对比两组人员的满意度,通过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执行。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处理,X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如表2-1所示:

        3、结论
        综上,由于疾控中心进行抽血的人员较多且工作量大,难免会出现疏忽人员内心护理而造成其出现过度紧张、恐惧的情况,阻碍了抽血的顺利进行。针对此情况,研究组进行了两方面措施:其一,是分析抽血人员常见的几大心理反应,如恐惧、紧张。其二,则是针对相关原因来落实措施,共分为四点,可总结为:心理护理、良好环境、知识宣教、制度约束。从结果可知,按照研究组的方式落实护理措施效果明显,不但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出现,且发生轻重程度也有改善,同时也能提升抽血人员的满意率,利于疾控中心的长期稳定发展,因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淑娟.引入五常法提升门诊抽血室护理管理质量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08):824-825.
[2]茅忠俊,田俊华,范梅莉.持续质量管理在门诊抽血室抽血患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5):21-24.
[3]闫欣欣.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358-359.
[4]乔娜.心理护理在健康体检抽血人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0):66-67.
[5]张春雷.疾控中心抽血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1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