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武
广元市剑阁县人民医院 628300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同为非处方类常用退热药物,作为家庭常备药,那么在发热的时候选用哪种药物更为合适呢?这两种药物的禁忌是什么?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区别
二者虽然都具有解热镇痛的功能,但是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药效副作用上存在差异。那么首先来了解一下二者的主要功效吧。
布洛芬,从化学结构上来书属于芳基丙酸类药物,主要功效就是退热镇痛以及抗炎,在这些方面的药效强度同阿司匹林相当。并且布洛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血小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凝固,并且镇痛效果好,因此常用来缓解痛经。
对乙酰氨基酚的功能性则更少一些,其退热、镇痛的功效同布洛芬类似,针对不同症状各有千秋,而抗炎效果相比之下要弱许多。但是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优势是毒副作用小,因为其药性温和,所以在很多的感冒药剂里都有它的存在。
二者在退热镇痛上的药效逻辑相似,同作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分泌来起到退热镇痛的效果,来降低因为发热和疼痛带来的痛苦。因为前列腺素的合成分泌是加强身体防御机制的,因此当人身体处于正常状况的时候,是不会造成体温下降等症状的。二者的退热减小速度也存在差异,布洛芬对退热的速度较慢,但是药效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对乙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刚开始慢,但是在半个小时后的退热效果会明显优于布洛芬。二者的关于退热和疼痛的药效以及针对的症状不同存在差异,首先布洛芬的退热效能较强,但是其缺点是毒副作用较大,不可以频繁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二者在缓解疼痛方面对于不同症状各有不同的最佳效果,对乙氨基酚的镇痛效果主要体现在头痛以及关节炎此类症状,而布洛芬在缓解痛经引起的腹部绞痛则更为有效。
在安全性上,对乙氨基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除了少输症状如皮肤过敏等症状外,没有什么疾病禁忌。而布洛芬的使用则需要避开很多特殊情况,比如心脏病、肾功能障碍、胃炎胃溃疡、肠胃不适等多种病症,都要避免布洛芬的服用,还要避开年纪过大以及同阿司匹林药效相冲等问题。因此关于布洛芬的服用要在饭后,避免空腹服用刺激患者肠胃,产生副作用。而对乙氨基酚对于肠胃的刺激作用很小,可以在饭前服用,效果更好。
不过对乙氨基酚也有着相应的服用禁忌,一个是避免过量服用,另一个就是有肝功能受损以及其他肝部疾病的的患者应当禁止服用。
布洛芬和对乙氨基酚的使用
在日常的服用方面,对乙氨基酚的服用间隔在4-6个小时之内,布洛芬则在6-8个小时以内,且在24小时内服用次数都不得超过4次。另外对于服用剂量的大小,儿童应该以体重为衡量标准,对乙氨基酚的单次服用剂量控制在15mg/kg以下,而布洛芬则需要控制在10mg/kg以下,成年人因为身体较为强壮,因此用药剂量也较为笼统,每日对乙氨基酚极量保持在2g,布洛芬则保持在2.4g即可。
儿童抵抗力弱,免疫系统不够强,因此很容易发热感冒,那么对于儿童来说这两种药物的服用有什么禁忌呢?布洛芬虽然毒副作用比对乙氨基酚要强,但是总的来说在避免上述的一些特殊症状的情况下,其毒副作用还是轻微的,因此在为儿童进行退热的时候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药物。但是有句老话叫“是药三分毒”,在儿童用药的时候还是应当谨遵医嘱,在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衡量之后方可使用,不要随意使用,以避免过敏或者过量,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2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出现的发热等症状不可以使用对乙氨基酚来进行治疗,因为此时儿童还没有发育出来可以转化该药物的生理功能,而布洛芬的服用年龄则更要推延到6个月以后才可以。还有一个对药性较为敏感群体是孕期妇女,在妊娠期的时候可以进行对乙氨基酚的适量服用,但是要避免服用布洛芬,因为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先天心脏病的可能性。相对来说,普通成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强,可以承受的药效也更高,只要避开一些用药禁忌,不过量服用、频繁服用,就不会对身体产生大的影响。
布洛芬和对乙氨基酚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简述
那么,万一服用这些药物后出现了状况,应该如何判别是哪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呢?通过了解这些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身体受到第二次伤害。
布洛芬的毒副作用通常表现为肠胃的不良反应,因此在饭后或者饭中进行服用,可以减缓对于肠胃的刺激作用。肠胃的不良反应通常有消化不良、胃部灼热感严重、恶心、呕吐等症状,不过都较为轻微。但是也有出现较为严重毒副作用的,比如引发消化道出血以及胃溃疡等较为恶劣的症状出现,虽然是少数情况,但是有过类似病史的人应当注意避免服用布洛芬。另外还有出现神经性毒副作用的,比如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更为少见的症状则包括对肾造成一定的损伤以及肝功能受损等症状。
而相对来说对乙氨基酚的毒副作用发生率就要来的少得多,并且主要是由于过量服用才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不过虽然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几率小,但是所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却一点也不小,过量长期服用会导致肝功能受到损伤,而超量服用重则会导致肝功能出现严重异常甚至致死的情况。因此相关药物需要放置在儿童触碰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误食对家庭带来不可磨灭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