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安丘市供电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实施已经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保证继电保护改造的可靠性,有效创建智能电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保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
1智能变电站概述
通过建立智能变电站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和输电能力。智能变电站覆盖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使智能变电站更加智能化,还可以方便智能变电站系统中相关设备的综合管理和控制。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点是初级智能。借助这种商业模式,智能变电站的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智能变电站的传输功率大大提高。显然,智能变电站采用智能控制方式,彻底解决了过去变流器填充饱和的问题,克服了交流和DC串扰的问题。通过使用科学的继电保护设备,改善了变电站环境,保证了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变电站实际上主要包括变电站系统的处理层、控制层和传输隔离层。传输隔离层和控制层管理和控制相关数据信息时,可以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变电站基础设施数据信息的处理水平,确定传输过程的类型,保证地下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特点与要点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智慧在于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高级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自动化电力智能装置,能够解决电力运行数据的“孤岛”问题,为电力单元数据交互和共享营造良好氛围。
远动主机、保护工程师、运行工程师是站控层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实现的主要手段是远程控制和实时调度。站控层软件具有在服务器代码中设置虚拟化设备的功能,实现从通用格式通信到IEC61850标准格式的转换。其次,母线、变压器和线路的保护装置都设置在隔离层,测控装置同时集成。以上硬件设施以数字形式表示二次设备,是智能变电站分析的关键数字信息源;间隔层可以定义逻辑节点,并有效地处理和分析电力运行数据。再次,变电站的智能终端、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和传感设备都集成在过程层,一次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处理功能也通过该层实现。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具有以下特点:智能信息采集。智能变电站有自己的智能一次设备如断路器、智能开关、智能变压器等,利用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设备可以自动采集和处理继电保护信息;继电保护自动控制。继电保护装置通过与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利用大数据算法挖掘继电保护状态,实现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自我检测和分析。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的研究
3.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具体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后,需要进行科学的调试,以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顺利运行。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调试技术来启动工作。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调试,需要在调试前对调试技术进行审核,判断是否符合实际要求;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审核流程进行。审核员应明确职责,致力于确保所采用的继电保护装置符合质量标准,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型号符合实际需要,以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使其可行。完成审核工作后,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技术难度进行相应的调试工作,以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使用。此外,还要注意电力系统的监测和调试。一方面检查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情况,审查继电保护基础网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科学应用DC输出方式,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使其电压达到标准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参数值,以突出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闭锁技术的作用,考虑各方的影响因素,实施有效措施维护继电保护装置。
3.2更换维护方法
在使用功率继电器的故障维修技术中,可以使用更换维修方法。更换维护法的维护主要是在电力系统机电保护装置的管理下,通过更换可更换的元件来更换相同的电子元件,以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继续正常运行。因此,在电力系统故障的修复和维护中,需要了解故障的范围,通过在较小范围内处理故障来修复故障。在发现可能出现故障的设备后,更换维护方法用正常设备进行更换,不断缩小故障范围,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更换维修法在电力自动继电保护装置内部故障处理中较为常见和广泛使用。
3.3使用新的测试仪器
测试前,技术人员需要仔细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电流和电压值。可以选择组合器内部的光学数字信号。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测试仪只能输出模拟量,而目前的新型测试仪,即光数字信号仪,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借助保护装置内部的光纤直接输入测试。该方法有效避免了相应的误差,减少了采样精度或零点漂移等多种传统测试步骤,节约了保护成本。为了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需要,工作人员应严格保证数据传输的时间间隔。如果传输时间间隔较大或不同步,应合理选择保护装置,并对母线保护或变压器保护进行科学测试和管理。
3.4调试系统编程
首先是继电保护测试接线。设备单机调试和全间隔子系统调试在接线方式上存在差异,接线成功可以保证信号传输正常。其次,对光纤进行调试,光纤不应过度弯曲,以降低光纤的损坏率;调试过程中使用和备用的光纤需要进行光损测试和记录,因为变电站运行后SV信号和GOOSE信号中断,可以根据光纤使用情况高效查找故障原因;此外,光纤的有序编号便于后期维护工作。接下来,对网络状态监控系统进行调试。网络调试一般使用网络报文记录分析仪完成,该分析仪全面收集变电站网络报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分析,获取二次系统网络和GOOSE网络的故障情况。最后,虚拟终端的连接调试是指SV信号和GOOSE信号的逻辑连接点,SV信号和GOOSE信号在变电站中起到变量传输的作用。网络虚拟终端连接调试是保证智能变电站信息正常传输的基本条件。
3.5开关闭合有序
由于变电站内部线路较多,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厂家生产的继电保护装置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厂家提供的方案,科学地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如果系统电路频繁开闭,技术人员应根据厂家提供的方案要求,科学配置继电保护装置。一旦系统发生意外事故或线路处于过载运行状态,可以自动进行安全控制,不仅提高了电力线路的可靠性,而且减少了供电线路的不稳定性。
3.6室外设备场带电区域感知
室外设备场带电体多,空间复杂度远高于防护间。当该平台用于室外设备场的一次设备维护工作时,除了上述双区域半径安全距离控制方法外,同时启动电场强度测量功能,进一步增强带电区域的感应能力。基于微电流传感的低频电场强度测量技术,通过感应电场测量模块中U型铜导体的微电流,获得测量点的电场强度,实现带电设备距离的精确测量。根据预设的安全距离报警值,当平台接近安全距离时,平台会发出报警信号。紧急情况下,直接锁定平台,同时强行断开电源,以保证高压带电区域在一次性设备维护工作中的主动隔离。
结语
在当前社会用电需求巨大的背景下,相关人员要做好电力继电保护和维护工作,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电力继电保护调试和故障排除相关技术的研究分析,做好电力继电保护管理和故障排除工作,及时处理故障问题。利用新型网络维护技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保证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实现电力系统稳定的重要保证。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使我国电力系统朝着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快速发展,从而保证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孟卫峰,刘志杰.试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及安全管理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19,419(8):34-35.
[2]韩丹丹.试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及安全管理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