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线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及教育对策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下   作者:陈琳璇
[导读] 近年来,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因素影响,一线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 严重。学生患抑郁症、躁郁症、恐怖症等问题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家庭、学校、社 会直接决定着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为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家庭和学校形成 合力,帮助中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六约学校    陈琳璇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因素影响,一线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   严重。学生患抑郁症、躁郁症、恐怖症等问题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家庭、学校、社   会直接决定着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为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家庭和学校形成   合力,帮助中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本文总结当前一线城市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找出产   生该心理问题背后的根源,最后提出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为中学生的心理   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一线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对策
        据新华社近期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这样骇人听闻的数据逐年增长,在一线城市尤为严重,情况较严峻。在当前发展的阶段,必须要明确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普遍性又现实性的问题。
        一、一线城市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1.学业压力大
一线城市不仅节奏快,竞争大,与时俱进的速度也 快,到处充满朝气蓬勃的拼搏气息。以深圳为例,过去 八年时间里深圳中考普通公办高中录取率均不到 50%, 也就是会有超过一半的考生将读不上公办高中,学业压 力远远大于其他地方的孩子。这种学业压力会使个别学 生紧张、焦虑不安、怀疑自己甚至是恐慌,对未来失去 信心等。一般来说,学生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 受学习压力的干扰,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更好 地面对学习压力,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而对于处在一线城市的中学生来说,压力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
        2.人际关系紧张、不协调
        心理健康问题与人际关系压力,存在正相关的关 系。将中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分为三个维度进行探究分析。
        1)与同学的关系。中学生与同学相处时间是较长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容易冲动、自负又自卑、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偏颇,容易与同学产生摩擦和矛盾。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够更好地处理与同龄人的人际关系问题,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压力,进而导致中学生 的情绪焦虑及不能够更好地应对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2)与教师的关系。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不同于小学阶段对教师权威绝对服从的情况。他 们开始追求真理,勇于挑战权威,教师有错误时敢于质疑,不盲目接受任何一名教师。因此可能会出现师生关 系紧张的情况,如和教师发生冲突,不服管教,对教师的一举一动及其关注和敏感等等情况。这种紧张的关系 会影响中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情绪,导致学习的效果 不佳,严重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弃学等情况,影响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3)与父母的关系。中学生虽然社会经验不足,却又十分渴望独当一面,渴望早日成为大人,能和大人平等地交流,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最容易与父母关系闹僵,很多中学生与父母无法良好沟 通,甚至不愿意与父母一同外出,渴望脱离父母的束缚 和管教。与父母长此以往僵持这样紧张的关系,对中学 生心理健康发展会构成阻碍。
        3.青春期早恋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许多中学生由于青春期早恋失败引发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调节早恋失败的不良情绪,加之学业压力重,过度在意周围人的眼光,会引发 中学生否定自己甚至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
        4.自信心不足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面对一些较小的挫折和困难,中学生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这些悲观的情绪也容易感染到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共同构成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一线城市的素质教育较为普遍,可能身边都是学习成绩比自己好还会十八般武艺的同学,更容易引发学生自信心不足的情况。自信心不足可能体现在许多方 面,如学业成绩、容貌、个人特长、家庭背景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够全面地处理自己的事务,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容易丧失自信心的问题。自信心不足是阻碍中学生进一步发展和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归纳引起一线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后天造成的,因此不讨论个体 先天带来的遗传因素的原因,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 三方面来阐述分析。其中,家庭因素是导致中学生形成 心理问题的最根源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庭氛围不佳,缺乏沟通和关爱。俗话说,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氛围是奠定学生性格的基石,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又长久。一个长期生活在压抑、抱怨、争吵不休、鸡飞狗跳等不良家庭氛围下的孩子,很难培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容易对生活和未来报以悲观消极的态度,遇到困难挫折不相信自己能战胜。往往这种氛围下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交流,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精神追求,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孩子急需家庭温暖和鼓励的时候, 家庭没有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孩子的苦闷无处宣泄, 长此以往,心理健康问题就会浮出水面。而到心理问题已经被看见的时候,往往已经过了最佳疏导的时机。
        2)家长综合素质不够高,对孩子的期许过高。近几年,出现了许多虎爸虎妈、鸡娃等网络热词,这些热 词背后体现了新时代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无法 接受孩子的平庸。不根据孩子实际的情况给孩子塞各种 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将孩子的课余时间全占满,孩子 没有自由放松玩乐的时间。父母将身处于一线城市的压 力部分转嫁给孩子,试图通过培养优秀的下一代来弥补 自己的遗憾,或者生怕自己的孩子比身边同龄人的孩子 弱而引发焦虑,从而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导致孩子 心理压力大,无处诉说。
        3)隔代教育导致过度溺爱。父母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孩子,由于现实问题很多小时候并没有跟在父母身 边,而是在老家由祖父母带大。这种情况会导致其在孩童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就不够亲密,这种疏离感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一个被溺爱长大的孩子问题肯定比较多, 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激发彼此之间的矛盾,也甚至有父母因为长期不在身边觉得亏欠而继续溺爱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
        2.学校因素
        1)评价方式单一。一线城市学校之间的竞争较大, 一些学校会有“唯成绩论”的单一评价标准,以此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这种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对自身认识片面,导致产生心理问题。
        2)攀比风气浓重。一线城市的贫富差距较大,学生之间进行物质攀比,无形之中给予家庭经济条件不佳 的学生心理压力,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3)校园欺凌频发。中学生时期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容易引发心理疾病。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又 无还手能力,在被恐吓、威胁、殴打等欺凌下,会导致 厌学怕学等情况,引发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3.社会因素
        社会大环境会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带来很大的影响。中学阶段的孩子世界观并未完全形成,社会中 很多不良风气以及一些不公平待遇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带来影响。同时生存环境的变化、社会消极文化、社 会稳定性等都可能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从而让其 出现悲观失望的心理[3]
        三、教育对策
        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携手合作,营造积极有爱的班级氛围。凡事要防患于未然,要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敏锐、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疏导。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足够细心耐心,循循善诱,逐渐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让学生爱上班级,对上学充满期待。
        2.对症下药开展主题班会课。根据班级近期出现的 较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学业压力大、校园欺凌、早恋问 题、人际交往问题、自信心不够等问题,可通过主题班 会进行渗透,让学生学会自查自身心理状态,并教授如 何疏导情绪的方法。
        3.学校开设一周一次的心理课。心理老师传授如何 正确看待压力,如何疏导不良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等 方法,可与班会课对应上,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教学。
        4.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通过调查问卷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 专业咨询。跟踪记录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定期咨 询,旨在能改善学生的心理情况。让学生养成有心理方 面的困惑时前行咨询的习惯。
        5.学校邀请心理专家,积极组织开展心理沙龙活动。学生通过心理沙龙活动,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和冲突呈现出来,组织者能及时发现隐藏心理问题的学 生,从而根据反映的结果有针对性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6.充分发挥出校内舆论作用。尽可能创设一种健康 向上、刻苦学习的教育氛围,进一步普及宣传心理健康 知识,让广大中学生主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为学生创 设一个健康积极、宽容友善、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3] 。
        7.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宣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和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存在密 切关系,甚至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延续。 所以不管中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还是心理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都应当积极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所以健康教育部门借助于巡讲或者定期聘请心理专家针对学生 家长进行讲座培训等方式,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教育效果
[3]。
        四、结语
        一线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予以重视,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身体和心理一起健康成长,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尽己所能, 观察入微,用爱心、细心、耐心帮助正在努力克服心理困难的中学生,使他们真正达到身心健康的水平,走向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申.浅析中学生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 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5):16,68.
[2]刘晓宇,郭缨,陈圆圆,等.某重点高中学生情绪症状 影响因素随访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4):554.
[3]张岩.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心理月刊,2019,2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