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中合理选取和运用材料有感——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为例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下   作者:刘晶
[导读] 材料的合理利用对激发政治课堂的趣味性有积极作用。但现在的很多政治老师,对材料的选取与运用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材料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越有趣越好,反而减弱了材料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笔者认为,材料选取和与运用应做到:坚持就近原则,具有启发性、具有争议性、具有多样性以及精确性。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红旗初级中学 刘晶

【摘要】材料的合理利用对激发政治课堂的趣味性有积极作用。但现在的很多政治老师,对材料的选取与运用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材料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越有趣越好,反而减弱了材料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笔者认为,材料选取和与运用应做到:坚持就近原则,具有启发性、具有争议性、具有多样性以及精确性。
【关键词】政治教学  材料选取   材料运用  七年级
        政治课常常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老生常谈”,“大道理丰满,实用性骨干”的一门学科。所以,趁着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刚刚接触政治学科之际,如何尽快笼络人心,让学生对政治产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感到政治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呢?我认为,将材料引进课堂,是激活政治课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材料选取和运用得当的意义
        (一)合适的材料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由于材料来自多种渠道,内容天南地北,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大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现在,材料已大量进入选择题、问答题中,很多学生害怕这些的以考理解、分析、综合、创新能力为主的试题,其原因还是平时接触材料太少。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对材料所做的分析,实际就是一种示范或演练。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探究能力等。
        (四)材料一般都来自于实际生活,一方面学生能真切地感觉到所学知识就隐藏在自己的生活中,增强政治学科的亲近感,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可以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增强政治学科的实效性。    
        二、教学实践中材料选取和运用的几点感想
        大千世界,政治课堂上可选取和运用的材料非常多,于是,一些政治课堂变成了教师单纯的材料展示、堆砌,过多的材料使学生眼花缭乱,走马观看,无法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无法达到好的课堂效果,还使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课前辛苦一点,课中轻松一点”,老师在选取和运用材料时务必要做到精挑细选,宁缺勿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于茫茫材料大海中,筛选出最适合的材料,使材料在政治课堂上运用时达到最佳效果。
        (一)材料的选取要坚持就近原则
        就近原则,既:选用年代久远的,不如选取最近发生的;选择与学生年龄差距大,不如选择贴近学生年龄的;选择名人的故事,不如就近选择学生自己的、身边人的故事。
        1、选取的材料要紧贴社会时政热点。
        时政新闻和热门话题的引入,能使政治课散发出新鲜的时代感,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有吸引力,从而更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如:讲授“冷漠与关切”时,选择引用“重庆万江公交车坠江事故”的视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这次悲剧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因为事件刚刚发生不久,网络上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所以,材料一出,学生即刻议论纷纷。
但切记,新不等于好,不能盲目追求新,而忽略了材料的实用性,要做到不选最新的,只选最合适的。
        2、选取的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实际是政治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如果材料能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学生肯定能产生更多共鸣,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如讲授“怎么解决与父母之间爱的冲突”时,我先进行课前调查,让学生写出自己常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事件,然后归纳出学生反映得最多的问题:(1)我想保守一点秘密,可父母老偷看我的日记,翻看我的东西。(2)成绩不理想。(3)父母唠唠叨叨。(4)父母干涉我交朋友,偷听我的电话,甚至说我朋友的坏。(5)父母总是命令我去做一些不相做的事情。(6)父母在某些事情上面不信任我。课堂上,让同学分组讨论化解冲突的办法并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出来。因为这些问题与自己的经历相同或相似,所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选取的材料要贴近学生的年代。
        选取的材料越贴近学生的年龄,学生会更多代入感,并与自身的经历形成对比,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授“享受学习”时,我选取了刷爆网络的昭通 “冰雪男孩”的故事,因为当地突然降温,他家距离学校4.5公里,光是走到学校就需走1小时,所以赶到教室后,他的头发、眉毛、睫毛还有衣服上全都被冰花覆盖,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脸蛋被冻得通红,冰雪男孩的照片直戳人心。男孩的经历使学生可以反思自己,从而更明白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那么宝贵,令人快乐。   
        (二)材料的选取要具有启发性
        如果材料中隐含着深刻的道理,一方面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另一方面,能把枯燥无味的大道理化为绵绵细雨慢慢浸透学生的内心,使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上水到渠成。如:在讲授“传递情感正能量”时,我播放了泰国的广告《相信做好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伙子,每天默默的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挪动盆栽躲避使人猝不及防的水柱、帮助小摊主推车、喂食流浪狗、施舍乞讨小女孩、默默送老奶奶水果、给女孩让座……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摇头,认为他很傻。但视频的最后,他却收获到了用金钱买不到的珍贵的东西:绽放的鲜花,亲密的小狗,和睦的人际关系。无需多言,学生在感动中已深刻的体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相信做好事,好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并且,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改变身边的人。
        (三)材料的选取要具有争议性
        有点争议性的材料,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如讲授“接纳与欣赏自己”时,我展示了一些关于微整形的广告海报:“安全无痕,带来美丽锐变”;“驻入年轻密码,清除岁月痕迹”,然后提问:现在社会上的微整形变得越来越普遍,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人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外在,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但有极少数同学提出异议,觉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是,一次小辩论开始了,先不论这场辩论是否精彩和激烈,也无需计较这场辩论谁输谁赢。这场争论已经让老师不花费任何口舌,只坐山观虎斗,就得出了书本的知识点,还教会了学生看待问题时要全面。
        (四)材料的选取要具有多样性
        材料的形式可以是:寓言故事、名人名句、诗歌、图片、漫画、歌曲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政治课,爱上学政治。如:讲授“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时,引入了漫画《夫妻骑驴》,讲述了一对夫妻无论谁骑驴或不骑驴,都会被路人指指点点,搞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同学们在笑声中就自然的体会到要客观、冷静、理性的分析他人的评价。讲授“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时,引入了名句:“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让学生很自然的明白了友谊的美好在于它可以超越一切物质条件,经得住时间和风雨的洗礼。讲授“少年有梦”时,在课堂结尾处播放了歌曲《追梦赤子心》,歌曲中振奋人心的歌词,高亢的音调,嘶吼的声音,积极向上的基调,让学生们纷纷跟着哼唱,课堂气氛一下子达到高潮。
        (五)材料的运用要具有精确性
        材料后的问题设计是否得当,是材料运用效果能否达到最佳的关键一步。教师要巧搭“材料”和“问题”之间的桥梁,妙设思考题,既不可牵强附会,又要重点突出,还要具有一定的梯度。一般来说,无论什么材料,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现象和问题?要怎么做来解决材料反映的问题?这则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如:讲授“学会学习”时,我选择了视频《鹅卵石、沙子和水》,讲述了一位教授依次在一个玻璃罐子放入鹅卵石、小碎石、沙子、水,慢慢的将罐子填满的故事。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你从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同学们几乎都能感悟到我们要学会管理时间,鹅卵石,小碎石子,沙子和水分别代表了重要程度不同的事情,罐子就是我们的时间,看起来时间很容易被挤满,但如果利用得好,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然后追问:2、如果这个罐子先装沙子会怎样?让学生感悟到做事要坚持“要事优先”的原则。接着再追问:3、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你生命中的鹅卵石呢?是梦想?是金钱?是值得奋斗的目标?还是……也许今晚上床之前,或一个安静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想象,什么是我生命中的鹅卵石这个问题。”通过层层的追问和适当的留白,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更多更深的思考。
        总之,材料运用应该是一个政治老师不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循环过程,如果每一节课,老师都能精心设计出适当的材料融合到教学中,那么,政治课肯定能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彭金科;;新课程改革下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年34期
【2】蒋微;;新改课下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J];高考;2018年2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