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马艺璇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下   作者:马艺璇
[导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及时开展情境教学使语文的教学更加有活力,让老师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二者共同成长。目前新课改不断地推行,对语文教学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看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应当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开辟新的教学路径,让每一次课程的开展都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思维交流的碰撞,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绵阳市安州区东辰国际学校 马艺璇   四川绵阳 622650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及时开展情境教学使语文的教学更加有活力,让老师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二者共同成长。目前新课改不断地推行,对语文教学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看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应当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开辟新的教学路径,让每一次课程的开展都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思维交流的碰撞,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对于热爱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单一的教学模式更是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且这种方式下的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创设有效的小学语文问题情境,以此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意义
        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利用手中已有的教材,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性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思考和回答,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中,“情”是问题情境的创设线索,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更要加强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让学生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交流氛围中切身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形成主动吸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而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形式显然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自然也会更大,尤其是在面对注意力发展并不成熟的小学生时,更应该积极选用情景式的问题教学模式,以此实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水平,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维,真正融入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归纳和整理。
        二、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情境
        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在语文课堂情境设置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有重点,不能盲目地进行设计,对于情境设计一定要侧重在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方面。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转变阶段,思维模式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变,因此老师在情境教学创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对语文来说语文的核心素养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会对语言的构建,学会掌握语言逻辑,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为日常的生活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老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使情境创设更加真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加切实的体会,使情境的创设真真正正为语言的学习提供帮助,而不是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和语言能力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一切都是处于正在培养的状态,因此情境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对于语文的认知,把握学生学习的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课堂知识上,以现有的知识基础为前提,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和语文素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容易。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年龄较小,身心尚不成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对于未知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抛出引导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穷人》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明确的是,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水平,抛出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既然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她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请围绕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通过具有引导性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结合全文展开积极探究,并适当开展讨论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训练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感知文本主旨,体会文本的深刻内涵。如此一来,则能够有效优化整体教学效果。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创新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是否集中注意力属于较为重要且基础的保障。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通过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的途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图片、视频、动画短片等信息技术途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融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给予学生视觉及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更好地结合书本内容尽情地想象、思考问题,领悟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如在进行“传统节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以下动画视频:春节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喜庆颜色,家里的大人们忙着贴对联、做年夜饭,孩子们围在一起放鞭炮、烟花;端午节举行的赛龙舟的比赛场景;中秋节时,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听老人将中秋节的故事、一边吃月饼;等等。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更好地集中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意义和作用原理,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材内容的特殊性,汇总、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更具有针对性、更为创新的问题情境,以此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真实性、运用性和渐进性的问题情境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小妹.基于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05).
[2]辛雅静.PCK视域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重建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04).
[3]周艺雄.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