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建
潍坊远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2627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建筑结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其直接决定了建筑物本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使用年限,因此,需要凭借建筑结构设计,达成全面提升整个建筑物安全性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结构;耐久性;维修加固
引言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进入转型期。一方面,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等因素,要求人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构建绿色型社会。新建建筑不断减少,建筑行业开始转向加固改造;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不仅追求建筑物要能保证基本的工作生活,而且对建筑物的质量及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进了行业转型。对既有建筑物进行维修加固,提升结构耐久性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且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0292—2015)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等规范。这些规范的制定和颁布,对于我国建筑改造加固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将有巨大促进作用。
1建筑结构耐久性维修加固的重要性
建筑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为使用功能的变化,或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损伤。我国建筑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0年,房屋在短期内拆除重建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此情况下,对建筑物进行检测加固以延长建筑物寿命的做法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式。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结构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加,原设计安全系数不足,已不满足现在的使用标准;又或者居住者擅自更改房屋的使用功能或房屋结构,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等情况,均能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加固的方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建筑在使用期范围内,通过对建筑物的加固,可以替代建筑物的拆除重建。建筑物拆除重建过程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的建筑垃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以修代拆,可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我国发展绿色型经济打下基础。我国古建筑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举足轻重。越有历史底蕴的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越多。通过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加固,保证古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代表的古建筑文明得以传承。
2建筑结构耐久性维修加固的现状
2.1修缮施工空间规划
因为老旧建筑的结构已经定型,可改造的余地非常小,所以修缮工作经常集中在诸如大门改造、道路硬化、管线序化、防火系统翻新等小项上,如何在这有限的场地上运用各个建筑器材修缮施工,以此提高整体修缮施工效率,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设计者需要规划整个老旧建筑修缮施工空间,以防作业时设备和器材之间出现矛盾,例如,烟感点位错误,不能正确安装,建筑的梯道过于狭窄,无法加装电梯井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在修缮施工时需做好空间规划,促使各部门之间的交接工作有序进行,这对减少修缮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概率和确保修缮施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2.2结构设计中不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针对大多数的建筑工程而言,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外部环境中,由于经受气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假如施工单位未能实时开展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将会致使建筑项目的承重能力持续下降,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例如,通过研究钢筋等建筑构造可以发现,碳化现象往往会使钢筋表层结构的整体性受到影响,威胁内部钢筋碱性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腐蚀性介质侵入钢筋表面,当其与钢筋出现化学反应后,导致钢筋锈蚀面积持续增加,时间一长,出现混凝土结构开裂现象的同时,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混凝土保护层脱落等现象。
3建筑结构耐久性维修加固方法的有效路径
3.1加强质量监管
为长久提升老旧建筑的耐久性,在原材料管理方面要狠下功夫,要有完整的台账,尤其是关注收、发、储、运等方面的工作,提升管理效果。在采购混凝土材料的时候就加强质量管控工作,采购人员不仅需掌握与原材料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应该有一定的鉴定水平,对厂家资质与生产能力等有全方位的把握。在混凝土材料进场以后也应该第一时间进行检验,合理规划原材料运输路线,同时妥善储存,保证修缮施工中所用混凝土材料性能优良,质量也能满足设计要求。在修缮施工过程中也要关注对原材料的储存情况,将现场防水防潮等措施做到位。混凝土材料检验工作也要及时开展,这是因为现阶段市场上材料品种较多,质量也有高有低,要保证所用材料有着较高的性价比,能严格开展鉴别工作。这需严格实行混凝土材料送检制度,并形成完整、准确的检验报告,针对检验中发现的混凝土材料不合格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找到负责人,重新更换材料,这是提升老旧建筑结构耐久性的有效手段。
3.2针对结构耐久性开展具体设计
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工作时,相关设计人员只有提高对耐久性设计步骤的关注程度,才可以确保建筑结构实现较高的安全性。现阶段在国内大部分建筑物的结构框架中,普遍利用混凝土结构,这便加倍凸显耐久性设计细节在加强建筑结构安全性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有关设计人员务必对混凝土的混合比例进行把控,具体从以下内容开展工作:其一,需要从设计强度的角度进行,务必紧密关联配置强度,在最初明确混合配置比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针对水灰比例用级砂石料等测算方式进行调整;其二,需要参考建筑工程所有方面的作业现场状况,最为关键的是融合砂石料的质量条件,第一时间针对配置混合比例进行调整,并且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环节,在结构的每一平方当中,明确各种施工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其三,在实际整改配置混合比例的过程中,应当完成砂石含水量的检测环节,清晰确定混凝土后期的实施配置混合比例。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只有认真遵循建筑行业规定的操作标准,才可以切实保障建筑结构实现较高的耐久性要求,从保护层角度进行思考,科学加强其厚度,不但需要保证和周围自然环境有效融合,还应当使外部自然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得以体现,在科学执行地域划分的前提下,清晰明确该地建筑结构保护层的实际厚度,确保二氧化碳无法快速腐蚀建筑结构的表层,换一种说法,便是合理增加碳化周期。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所处的周边环境等进行调查,如果发现有氯化物、二氧化硫等腐蚀气体的存在,那么设计人员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就应该在做好混凝土振捣工序的基础上,保证混凝土结构达到极高的密实性标准,实现建筑结构耐久性提高的同时,也能够保证结构达到极高的安全性标准。
结语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及进步,新型建筑不断发展,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关系到结构寿命问题的关键。科学、有效地对既有建筑物进行结构检测并进行维修加固,不仅能延长建筑物的寿命,而且能使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能响应时代的号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仪蒲.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及要点浅析[J].建筑技术研究,2020(7):29–30.
[2]任泽军.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改造问题及技术应用[J].中外建筑,2020(8):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