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东
上海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2
摘要:我国各地区中小河流河道治理项目正在蓬勃发展,治理河道项目地质调查工作业日益繁重,尤其是由基层规划师所承担的中小河流项目地质勘探工作负担特别重。由于调查任务多、时间紧,怎样有效提升目前的勘探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勘探期间的分类、目标以及手段,其次论述了项目地质评价的重难点,再次对项目地质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最后总结了工程勘察开发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治理河道;地质勘探;目标;具体措施
1地质勘探期间的分类、目标以及手段
1.1地质勘探期间的分类
地质勘探期间的分类目的是在不同的环节明确相应的工作,给改善规划提供实际的地质数据与信息。对于某些地质状况简单的河道,勘探期间可以不必再细分,直接依据原来的规划阶段来进行;对于较为复杂的河道,要细化地质勘探期间,按照各个环节的目标与作业展开对应的地质勘探工作。
1.2勘探地质的目标与具体工作
河流治理项目勘探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河道及其附近建筑项目的地质和水文状况,并对出现的项目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地质处置方案,给规划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与数据。勘测工作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对地区结构构造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明确地面震动参数。明确拟建堤防和修堤的项目地质状况和水文条件,剖析、论述、测评项目出现的地质问题。明确各种天然建材的分布区域、储存含量、品质、位置,对科学调控投资规模十分有利。
1.3勘探手段
当前,我国对堤防项目的勘探,大部分运用事先预备、项目地质测绘、钻井三部分。地质测绘的预备作业涉及到收集处理和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展开场所的踏勘和编制项目地质勘探纲要;地质测绘以及相关标准的范围与比例展开;在现实操作中,地质钻孔的安排和孔之间的距离、深度要求,都要依据有关要求实施。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勘探方法较少,基本依靠钻探,针对这一问题,在有的小河流整治项目中开始运用坑探、槽探等勘探手段,极大地节省了勘探经费和时间。
2项目地质评价的重难点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得到地貌、地质、险情、实验、险情、安全隐患等信息数据后再展开项目地质评价,一般对堤基、堤岸展开分段、分类评估。因为各种堤防的地质地貌差异很大,且大部分以第四纪各类动因种类的松散层为主,其土体种类、分布特征、厚度以及渗透性等在空间布局中的更变是很复杂的,对堤基、堤岸展开项目地质分类是工程地质工作的重难点,归类评估是否精准,对项目规划意义重大。当前,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实际状况的归类较为成熟,对其他流域的划分并不完全适用,所以,要让项目地质归类评估更符合地方项目的现实状况,不但要求我们要做好全方位、详细地的野外勘测工作,还要运用适合各区域现实状况的堤基地质构造归类手段引导。
3项目地质出现的主要问题
3.1基底出现渗透
以砂壤土以及卵砾石层为基础时,因为其构造松散渗透的程度较深,出现管涌、流土以及接触冲刷等渗透同时缺乏稳定性的一系列问题。
3.2差异大的变形状况
差异大的变形状况其形成的地质条件为:基底分布中等压缩性土或者中下段为低压缩性的砂砾石,并夹带了淤泥质土透镜体和基底为泥质粘土。这时,地基基础处置不恰当和荷载的差异就会让泥质土出现较严重的压缩类型的变形状况。
3.3人工边坡的稳固性不足
整治河道构造期间,人工挖掘边坡时,覆土大部分是砂卵石、淤泥质土以及壤土的时候,项目建设挖掘期间极易产生失去稳定性、坍塌等项目地质问题。
3.4地基处置举措
在地基是软土持力的土层之时,已建堤防项目已经运作很多年了,软土产生的不良作用不会大范围地影响地基,目前已基本稳定;但是在闸、坝或护岸项目中,地基不平衡沉降或者变形较多,极易让建筑物出现裂缝或者产生倾斜,导致建筑物构造被损坏;在地基浅层地层是强透水层时,在闸坝地基和堤外低洼地段的堤防就很容易出现渗透性损坏,所以可以运用粘性土截水槽或其它垂直截渗项目对强透水层展开截渗处置工作。
4工程勘察开发的具体措施
为促进堤防项目地质勘探工艺的改善和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了和现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地质勘探时间不长、勘探成本低的现状,按照项目建设的现实,分析可为堤防项目勘探普遍运用的新手段和新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
4.1强化地质环境条件的研发力度
堤防项目的构建,无法规避地会更改其周围的地质环境状况,与堤防项目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十分,通常都出产生不一样的危害,常常出现的有:开发的土料很多,使山体附近植被遭到破坏,加快了水土流失;由于修建或者加固堤坝,占用农田甚至破坏堤周围的植被以及树木;修建垂直防渗墙类阻隔地下水的补充以及排放途径,导致地下水雍高、地下水营养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状况;抛石护岸举措可能会导致河岸出现变化,让原来的冲击岸变成淤积岸。虽然环境地质是新的一种科目,人们更加注重堤防项目导致环境地质问题,但当前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勘探期间,对堤防工程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要适合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持续发展,以后要强化堤防项目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剖析的工作力度。
4.2加强物理勘探工艺的运用
物理勘探是一种地质勘查的重要方式,但是因为勘探精度较低,目前在堤防勘测中基本没有运用物流勘探手段。由于物探与常规勘探方法想不具有人工费用低、进度较快等优势,在物流勘探新工艺、新手段的持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运用物流勘探手段得到很多原始的物性数据资料,再结合相关的钻探以及土工实验等操作,提升物理勘探工艺的运用能力和运用次数会变成以后堤防项目勘探的研究方向。
4.3做到地质勘探成果数据信息的共享
4.3.1健全项目地质分区与堤基地质构造的分类
勘察成果应在大范围框架中,按照地区的实际展开,总结该地区的勘探成果,制定出项目地质划分图纸,并编制适用于该地的勘察标准细节,规范该地区堤基地质构造划分手段,让堤基地质构造归类更切合实际,操作性也更强。
4.3.2构建各个区域的堤防项目地质资料体系
在一九九八年长江出现大洪水以后,河道治理项目一直是水利部门工作的重点,尤其是是近年来中小河流的治理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各地区各流域得到了较多的一手勘探数据信息,并整理与归纳这些资料,构建出该地区堤防地质信息资料系统,达到资源信息的共享,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地质勘探能力与运作成效。
5结束语
目前许多地区的规划所都承担了大量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地质勘探工作,他们的任务十分繁重,项目建设工期过短,地质勘探的结果很难符合标准。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勘测成效与能力的提高,各专业技术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因此,在今后在地质勘测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实际的地质条件,全面剖析堤防的外部环境影响要素,推动堤防精度的提升,以达到当前勘探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福文,冯治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技术原则建议[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05):23-24.
[2]陶萍.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9(15):173.
[3]范尧,赵正国,杨义成,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06):62-65.
[4]朱勇.云南省中小河流治理地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18(14):52-53.
[5]任焕强,贾占军,刘伟.保定中小河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方法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3):87-89.
[6]马淑芝,汤艳春,孟高头等.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机理方法及工程应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