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4月11期   作者:钱荣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获得了迅猛发展。
        钱荣
        天津乾元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获得了迅猛发展。软土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道路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人们对于软土路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是满足人们要求的必然选择。本文将结合软土路基的特点,来探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路基在我国公路行业中是指多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强度相对较低,压缩浓度较低的土层。软土的成分比较复杂,一般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地区条件的影响较大,我国的软土路基主要有以下集中特点:
        1.1水分高,含有较高含量空气
        软土路基较其他路基而言含有较高的水分,含量一般在28%-78%左右,与此同时,由于软土多以流水的沉积作用而成,因此,在变成软土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有水分,同时在土层结构中含有的空气含量较高,从而在软土内部形成了一定比例的孔隙,一般孔隙比例在1-2左右。
        1.2结构性强,具有恢复弹性
        软土路基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之后,原有的土层结构会遭到破坏,但随着静置时间的变长,软土路基还能恢复其原有的强度。
        1.3抗压强度低
        软土的抗压强度照比其他土质的抗压强度明显存在差异。受到外力的作用如大重量卡车的挤压,雨水的长时间冲刷等等,边坡的软土路基很容易受到破坏。
        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对于软土路基边坡的处理工作,就会很容易降低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造成成本以及资源的浪费与流失。
        2.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常见技术问题的分析    
        2.1软土路基强度低,如果它在外力的作用之下,就会发生下沉、变形等的现象。在处理道路软基的过程里,有关软土的取样是技术人员必做的一件事情。并且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化验,从而使得软土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得到提高。
        2.2因受雨水的冲刷,边坡的软土路基易受破坏,尤其市政道路工程中,边坡的稳定将受到影响。因此一定要处理好边坡的路基。
        2.3软土路基易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这种情况将导致路基失去稳定性。因而,软土质地段对道路工程的建设其实是非常不利的。不过为了使得道路工程中的实际情况与城市规划总体需求得到满足,必需要选择软土质地段实行施工。毕竟软土有着较小的荷载系数,因而在处理地基的过程里,必需加一部分硬质土壤。技术人员在给软土路填土过程中应当重视填土的控制度,使得路基的剩余沉降和沉降得到严格控制,从而使得路基更具有稳定性。   
        3.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3.1换填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3.1.1施工要求  
        3.1.1.1将原路基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土挖除,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分层铺筑松厚不得超过400mm,清除后再进行基底碾压,但碾压后压实度达到90%时再进行回填,填筑前根据,松铺厚度,回填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砂砾,计算铺筑面积,由施工员指挥卸料,确保松铺厚度均匀,采用装载机平整,宽度应超出路基边脚50cm。
        3.1.1.2用装载机平整,待平整后用20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震动压路机震8遍,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需要运用“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施工;碾压时应严格按照,先压边缘、后压中间、直线段和大半径曲线段顺序碾压的原则进行;因有较大的超高,小半径曲线段碾压顺序应先低后高。
        3.1.1.3轮重叠轮宽的1/3~1/2的控制范围,当压路机碾压时,碾压速度要控制在2km/h以内,采用交错进退的模式进行铺设路段的碾压,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避免过快过慢,造成影响压实效果的现象发生。
        3.1.1.4对于两个相邻段的交接处不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填筑施工,若土方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则先填筑段按l: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段必须同时进行施工,则需要对分层的连接处做好相互交叠的处理,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对于特殊部位选择用小型夯实机进行人工夯实,如填挖交界处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严格按照试验的控制进行碾压施工。3.1.1.5对于特殊的部位可以采取分层填筑、层层碾压施工,如对池塘处的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即可选用,在边坡平台以下部分边坡采用干砌片石全面防护。
        3.1.2施工工艺  
        分层填筑:分层填筑,进行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压实厚度20cm。   
        摊铺整平:填料采用装载机初平,为了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需要选用平地机进行二次平整。


        机械碾压:碾压按照“先轻,后重”、“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慢,后快”的基本程序进行。
        3.1.3质量控制措施  
        换填砂砾层填料以中、粗砂为好,必须有良好的压实性,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但分布要均匀。
        施工时首先将基底大致整平,推成坡度为2%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根据气象预报资料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或者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时间施工。
        垫层施工的关键是压实,用振动法、碾压法等压实,要分层进行压实处理。一般接近饱和状态时压密效果较好,砂料处于干燥或浸水时不易压实。
        3.1.4软土路堤沉降观测方法
        每期观测要做到四个固定,主要是为了消除观测中的某些系统误差,即:固定仪器及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固定后视尺、固定测点及转点。
        转点位置禁止用砖石代替尺垫,必须使用尺垫。若沉降点离水准点很近,前期视距离不超过1 5m,每次观测视距不等差应小于3m,前后累计差应小于6m。一次安置仪器的不等差略大时,使用期观测具有相同的三角影响,可采用固定测站的方法。   
        按设计要求在软土路基处理前,加工地面沉降仪和连续沉降仪等观测仪器,以便于观测、刻度清晰为基本标准。3.2加筋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3.2.1加筋材料  
        随着加筋材料的研究开发使得加筋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加筋材料作为加筋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并根据材质的特征情况,一般将加筋材料分为四大类。即天然植物、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3.2.2施工技术  
        3.2.2.1土工格栅通常可与砂垫层共同作为一层,通过这一垫层将堤身荷载传递到软土地基中去,这一层具有与路堤本身与软土地基不同的刚度,它既是路堤的柔性基础,又是软土固结时的排水面。    
        3.2.2.2采用土工格栅进行施工处理的主要程序为:检测、清理下承层施工一人工铺设土工格栅施工一搭接、绑扎、固定施工一摊铺上层路基土施工一碾压施工一质量检测。
        3.2.2.3质量控制测试  
        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施工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均匀、平整的处理。在斜坡上进行铺设施工时,为避免石块使其变形超出聚合材料的弹性极限,需要对材料保持一定的松紧度。
        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施工时,需要对端头的位置和锚固工序进行加强质量控制。
        铺设的材料存在扭曲、折皱、重叠的现象,需要在施工中尽力避免,铺设的关键工序是很好的保证铺设的连续性。
        施工中,需要保证土工格栅材料铺设的整体性,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土工格栅材料的连接,目前较为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有搭接法与缝接法,其中缝接法又分对面缝与折叠缝两种接法。
        对于施工中发现有土工格栅材料存在有破损时需要更换或立即修补好后方能继续使用。
        在铺设施工过程中或者土工格栅的存放过程中,为了避免材料的性能劣化,都需要避免长时间的对材料进行曝晒或暴露。
        3.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发展
    现今阶段,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以及施工管理机构都正在不断完善和改进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因此,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也正处于一个创新发展的时期,属于道路建设施工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从全局考虑,从多角度出发,形成立体化和全方位的发展模式。
        4.总结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技术。首先,应注重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强软土路基的处理,夯实工程质量。其次,先进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后,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努力不断创新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从而,对整体道路质量的提升起到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历国民.建材与装饰.2019(22)
[2]谈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宋大伟.信息化建设.2016(03)
[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杨道德.工程技术研究.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