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颖
天津市引滦工程黎河管理中心 天津 064200
摘 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按照畅通水系、恢复排水功能、改善环境、恢复生态的要求,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
关键词:中小型;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
1生态河道规划设计
1.1清淤疏浚
农村河道疏浚工程标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河道的疏浚应当按照原设计标准进行,部分河道的疏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塌岸、顶流、冲刷等严重河段的堤防,应当采取护坡措施;对不符合排洪、灌溉要求的路段,应当采取修坡、排除障碍的措施;为了加强供水系统的通信,对工程范围内部分老旧、严重受损的建筑进行改造。河流中心线应尽量按原中心布置,河底标高应满足设计排灌要求。
本次河道疏浚设计选择乡干河作为典型设计。乡干河上起宁海街道,下至板浦镇,主要功能为灌溉、排涝。乡干河全长15.75km,河底平均宽度12m,底标高-1.00~-1.50m,现状河坡坡比1∶2。按照其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根据水文分析排涝模数为1.02m3/s·km-2。根据大型河道的平均流速不小于0.5m/s,小型河道的平均流速不小于0.3~0.4m/s。沟渠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均在不冲不淤流速范围内,满足要求,计算得出乡干河疏浚土方23万m3。
1.2水系连通
目前尚有大量农村河道多年未治理、引排水不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河道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次水系连通设计选取大兴沟进行典型设计。大兴沟总长7.3km,由于多年未疏浚,该河道目前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现象,其中有1.5km长的河道已经淤塞不通,15座生产桥坍塌损坏,亟需对其进行疏通并配套拆建生产桥15座。生产桥总长11.0m,桥面尺寸为净宽4.5m,生产桥总长同所在大沟的河口断面为11.0m。设计1跨,桥板采用C30现浇混凝土板结构,板厚45cm;桥面上部浇筑8~10cm的C30混凝土铺装层;桥面两侧设置C25钢筋混凝土防撞墙;两边桥台采用C25抛石混凝土挡墙结构,台帽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台高2.54m。
1.3岸坡整治
生产区岸坡遵循“按故道治河”的治理原则,保持河道弯曲、平顺、生态的自然形态,以河岸整坡为主,种草植树护岸,对于河道冲刷严重,局部滩地坍塌,危及堤防安全的重点部位采取砌石防护,做到河坡、沟头稳定;生活区岸坡以护岸修整、生态修复为主,采用生态混凝土或砌筑笼石挡土墙护砌,局部考虑亲水设施。
护岸采用木桩护坡,杉木桩紧密排列,木桩长2.5m,梢径≥150mm,端部高于常水位0.3m,桩身水上防腐(碳烤),边坡采用1∶2坡比,自水深0.5m处设置木桩,在木桩与岸坡之间0.4m平台处沿水流方向种植花叶香蒲,常水位以上岸坡撒播狗牙根草籽。
护坡具体型式为常水位以下0.3m至河底采用预制混凝土矩形板护坡,下设碎石垫层7cm、粗砂垫层8cm,预制板厚度为6cm,单块尺寸为0.5m×0.6m;常水位以下0.3m至常水位以上0.7m采用八字形植草砖护坡,植草砖厚度8cm,内部撒草籽。常水位以上0.7m至河口外1.0m宽范围内撒狗牙根草籽防护。格埂采用C25素混凝土,断面尺寸0.3m×0.3m。
1.4绿化植被
河道的绿化植物措施应结合岸坡稳定、生态修复和自然景观要求,构建河岸带缓冲区,宜林地段应结合堤岸建设沿岸防护林,城镇段、村庄风光段优先选择具有净化水体作用的水生植物、低杆植物,不同河段宜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风貌。
河道绿化植被均以水生植物和地被为主,再适当辅以灌木或者小乔木,并沿河植树造林,具体绿化植被树种为:水生植物有睡莲、再力花、黄花菖蒲、红花美人蕉、鸢尾等;灌木有雪松、广玉兰、无患子、栾树、水杉等;小乔木有紫薇、红枫、鸡爪槭等;防护林树种有刺槐、法国梧桐等。
2措施建议
(1)多规融合水岸综合治理。强化与乡村振兴规划、空间规划、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统筹谋划水、滩、坡、岸综合治理。(2)清淤疏浚确保水系连通。对现状淤塞严重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恢复河道引排功能,对现状水系不畅的断头河、断头浜进行沟通连接,增加供水保障能力,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农村水环境。(3)科学处理安全生态关系。维持河流原有形态,必要的堤防、护岸结构突破传统河岸硬化、白化,采用硬质工程隐蔽化,上部结构生态化。堤岸修复尽量采用微创式处理,采取天然石块防护、木桩防护、水生植物、根系发达维护成本低的本土植物固坡,形成自然鱼类栖息地,恢复河岸的野趣与生机。(4)移步换景构建绿色长廊。在保障河道原有灌溉、排涝、供水、航运等功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河道进行特色化改造,形成一河一景,增添亲水戏水、改善水质、休闲旅游、两岸交通等功能,构建乡村与城市无缝对接的绿色长廊。
结束语
实施生态治河工程,将彻底改善人民的生态生活环境。一是提高了河流灌排水平,解决了全市农田灌排问题,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近年来控轮不断深化,县、乡渠道、渠系灌排、滞洪蓄水量得到了恢复和提高,同时疏浚沿线建筑物逐步升级,充分发挥了建设效益,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我市防洪安全、灌溉引水和排涝抗灾能力,稳定和规模化生产生活,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城乡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县乡河岸植树绿化,美化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结合相关工程的实施,构建了“江平、水清、岸绿、景美”的环境。治理效果明显,群众满意程度高,社会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连云港市水利局,连云港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十三五”县乡河道轮浚规划》[R].连云港:连云港市水利局,2015.
[2]张志威.河道治理与生态型河道建设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3):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