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教师需要过“五关”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李艳文
[导读]

李艳文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256656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050-01

        文言文,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时下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名列“三怕”之首,非常形象的写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困难程度。实际上,学生能否学好文言文,关键在语文教师。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语文教师掌握了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学习文言文就会变得非常容易。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之前必须要过“五关”。
        (一)作者背景关
        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必须首先介绍作者及其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有的教师非常轻视这一块,认为学生只要知道作者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即可,讲得太多没有必要,纯属浪费时间。实际上,学生除了掌握了作者的字、号、朝代、作品集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动机、缘由以外,还需要了解作者一生的经历、主要思想以及和他有关的故事、传说、趣闻等,它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生命的律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在介绍作者背景时应该尽可能说的详细些、细致些,但又不能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有所选择。尤其把那些学生最感兴趣同时又最能表现作者个性的内容告诉学生。
        例如讲《陈涉世家》一文,除去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共130篇,分为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五类。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司马迁秉承父亲遗志,决心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直言”的史书。但因他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惹怒了汉武帝,处以“宫刑”。出狱后,司马迁身体上精神上饱受着极大的痛苦,但他仍然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完成了《史记》的创作。我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对《史记》高度赞赏,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的,他没有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史记.》的一字一句无不浸透着司马迁的心血,从而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去学习课文。
        (二)古代常识关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尤其不能忽视对古代常识的学习。脱离了古代的文化常识的讲解,单纯的解释字词、翻译句子是不足取的。因为古代很多文章距今已有几千年了,当时的一些穿着、饮食、礼仪、习惯和我们今天有很多不同。语文教师上课以前必须对上述内容进行充分的认识。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的“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不能翻译成: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着向唐雎道歉。当时秦王虽然有点害怕,但还不至于跪着。“长跪而谢之”意思为秦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着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后跟上,上身挺直,表示庄重。
        《隆中对》中“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为什么称诸葛孔明而不直接称诸葛亮呢?原因是在古代,除了父母和老师以外,其余人一般不直接称呼对方的名,而是为了表示尊重对方,称呼其字。《愚公移山》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遗男”,课文注释是孤儿。有的学生就指出,既然有母亲为何称为孤儿呢?原因是在古代,父亲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只要父亲死了,未成年人都称为孤儿。而现代汉语中“孤儿”的意思是只有父母双亡才称为“孤儿”。《陈涉世家》中“比之陈,已有六七百乘,骑千余”。乘,应读shèng ,在古代,战车一般由四匹马拉着,四匹马拉着一辆车叫做一乘。“骑”,应读jì,古代一人骑一马叫做一骑。此外,还有很多古代常识,如古人的名、字、号的关系,避讳的讲究,如何称呼对方,如何谦称自己。学生如果不理解古代的这些常识,理解起文章内容就会非常困难。
        (三)问题设计关
        学习文言文,如何设计问题也非常关键。有很多老师在讲文言文时,设计问题太多太杂太浅,并且很多问题属于判断题,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得出答案“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 “不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顾此失彼抓不住重点。达不到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效果。笔者认为,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梯度性、前瞻性、探究性,总之一句话,问题设计一定要有效。我曾听过一节课《曹刿论战》,教师仅设计了三个问题:⑴文中“肉食者”具体指谁?“肉食者”之“鄙”在战前、战中、战后具体表现在那些地方?⑵文中曹刿的“远谋” 在战前、战中、战后具体表现在那些地方?⑶如何评价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这三个问题都很有针对性,既有梯度性又有探究性,并且贯穿全文内容。问题提出后,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并理解文章内容才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经过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非常容易地解决了所有问题。当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也就接近了尾声。



        一个老师在讲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设计了两个问题:⑴宋濂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⑵除去作者求学时遇到的困难外,你在求学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新困难?你认为该如何克服?当学生回答出第一题即无书之难、抄书之苦、寻师之艰、衣食之劣后,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挫折教育。但是在新的时代,学生们在求学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困难,经过认真思考,同学们得出了电视及网络游戏的诱惑、早恋、与同学闹矛盾、与父母之间产生代沟等。这样设计问题,立足于课内,延伸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
        (四)知识积累关
        文言文知识包括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句式、成语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归纳善于总结,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尤其当学生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思考,在这篇文言文里,这个实词或者虚词作何解释;同是一个词语,在以前学过的文言文里又作何解释。通过这样比较鉴别,学生既记住了词语在这篇文章里的意思,也顺便复习了以前学过的文言文内容。其它如通假字、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内容也适用此法。文言文知识积累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学生要学会知识的迁移。
        如《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字,是“适逢”、“正赶上”之意。就会想到以前学过的《口技》一文中“会宾客大宴”的“会”字同样是“适逢”“正赶上”之意。
        《陈涉世家》中“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或”是“有的人”之意;而《岳阳楼记》中“或异二者之为”的“或”却是“或许”之意;《三峡》中“或王命急宣”的“或”却是“有时”之意。
        《桃花源记》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属”是“类”之意;《核舟记》中“神情与苏黄不属”的“属”是“相似”之意;《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的“属”是“类”之意。《扁鹊见蔡桓公》中“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的“属”是“管辖”之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和《岳阳楼记》中的“吾谁与归”都属于宾语前置句。本来的语序应该是“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和“吾与谁归”。
        《小石潭记》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斗”、“ 蛇”, 都是名词用作状语,应解释为“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爬行那样”;《愚公移山》里“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用法与之相同,也是名词用作状语,解释为“用箕畚”。
        (五)背诵翻译关
        古代文人们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较远,它们博大精深的思想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感悟。然而古代文章不像现代白话文这样通俗易懂,这就要求学生们必须将课文背诵。因此大部分文言文都有背诵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针对学生们的,也是针对老师的。如果老师只是要求学生背诵全文,自己反而背不过,在严格要求学生背诵时就会缺少一种底气,缺少一种身为人师把握文章应有的高度,缺少一种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相反,如果老师在讲解每一篇文言文时都能提前把文章背熟,接下来的讲课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长期坚持下去,不出二三年,老师就能把初中所有文言文篇目全部背熟。为以后指导初三学生全面复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作为母语的传播者,不但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用自己的儒雅之气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书生之气影响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喜欢上读书。这是语文老师职责之所在。这种儒雅之气、书生之气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背诵大量的古代经典,借助文字穿越时空,零距离与古代文人接触,用古代文人的思想精华浸润身心的结果。古代文人们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或身处茅屋,忧国忧民;或怀才不遇,慷慨悲歌;或躬耕陇亩,安贫乐道。接近他们就是接近真善美,接近他们就是摒弃假恶丑。时间长了,一种内在的意蕴精神气度必然在老师的言行上表现出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般来说,只要将课文背熟了。也就能将课文翻译过了。因此,背诵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在背诵上多下一点功夫。
        语文教师只要过了这五关,也就能够建立起文言文知识的整个框架。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提纲挈领、收放自如。学生学习文言文就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反过来说,学生之所以感觉学习文言文困难、无趣,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语文教师文言文教学基本功的缺失。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学得好,教师过“五关”最重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