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市第二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李娇
[导读]

李娇   阜康市第二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049-01

        观察题目 捕捉孩子的空间敏感期 观察对象 锡坤
        观察时间 2020.11.19 观察地点 活动室
        观察描述
        (注意) 今天的活动室属于锡坤一个人,锡坤发现柜子上的珠帘子挺有趣,用手摇来摇去,可以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锡坤觉得这帘子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再去看看旁边柜子里有类似的玩具吗?拿起一个盒子不是他想要的,活动室有一筐珠子去瞧瞧,端起盒子一个两个珠子倒出来了,散落一地,珠子蹦蹦跳跳的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用脚踢一踢,珠子滚来滚去,锡坤看看老师,老师没有阻止他,于是再倒几个珠子,看看老师,再倒几个珠子,看看老师,终于大部分珠子都出来了,锡坤尽情的在地上玩珠子,用脚踢踢珠子,趴在地上用手挥一挥珠子,盒子里剩的珠子,锡坤又抖着玩,哗啦啦的珠子全落在地上啦,用脚踢踢珠子会滚,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时锡坤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大李老师的头发上,取下大发卡,大李老师甩了甩头发,他俩都笑了,大李老师问他:“我们要夹起来吗?”锡坤用力的捏夹子想帮老师把头发夹起来,终于夹上去了,可是老师甩了甩头发,发夹又掉下来啦,锡坤试图想要在夹,却没有力气捏夹子了,最终把发卡给了老师,老师自己把头发夹起来了。
        锡坤想要离开时,发现了脚边的刷子,老师说:“用簸箕和刷子可以送玩具回家”锡坤和老师一起用刷子和簸箕送小珠子回家,老师说:“我看到你全部都扫完了,都扫干净啦!” 老师和锡坤将珠子送回家(原来的柜子),老师说:“请把簸箕和刷子归位,我们去卫生间归位。”锡坤说:“走”他们一起将刷子和簸箕放回了原位 。



        分析反思
        (识别) 锡坤对活动室的珠子的兴趣浓厚,他一会儿玩珠帘子,一会儿在寻找类似珠帘子上珠子一样的玩具,一会儿玩珠子,他把珠子倒着玩,踢着玩,用手挥着玩。2岁半的幼儿正处于空间敏感期的关键,锡坤是靠珠子的位置的变化、用身体来感知、感受空间,从而不断的扩大对空间的感知探索出来的是个立体的世界。
        2、大李老师在一旁静静的看着锡坤,不去打扰锡坤,期待着锡坤在需要的时候去找自己,当锡坤先倒珠子看老师时,大李老师没有阻止他,使他进一步探索珠子的玩法,大李老师给了锡坤自主探索的空间及时间,让锡坤有了更强烈的探索欲望。
 3、 遇到困难:锡坤将注意力转移到大李老师的头发上,将发卡取下来,又想帮大李老师带上去,由于手部力量较弱,手指的小肌肉群发展不完善,没能将发卡夹起来,锡坤便放弃了,将发卡还给了老师。
        4、承担责任:最后锡坤拿起刷子,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锡坤将自己弄得满地的珠子用刷子和簸箕放回了盒子里,又将盒子放回柜子上。把刷子和簸箕归位。
策略
        (回应) 当锡坤把珠子倒在地上时,看看老师,老师没有阻止他,锡坤又开始倒珠子,踢珠子,用手挥珠子,探索珠子。《指南》中提到要以实践探究为主,重视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大李老师没有阻止锡坤,让他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探索珠子的不同玩法。我也会像大李老师这样,在一旁观察锡坤怎样玩珠子,并和孩子交流,为什么要把珠子撒在外面?你的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有什么感受?利用语言交流让孩子对游戏更加感兴趣、加深对游戏的理解。
        2、锡坤玩珠子的过程中,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大李老师的头发发卡上,大李老师也没有阻止锡坤的行为,而是简单的言语、微笑与锡坤进行交流,可见老师与锡坤的感情是非常好的,锡坤对大李老师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赖感,锡坤的情绪是积极的、愉快的。我参与此次游戏,我会帮锡坤将发卡捏起来,和锡坤一起将我的头发夹起来,让锡坤感受帮助老师把头发夹起来后成功带来的喜悦。
        3、《指南》科学探究领域中提到: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物品的行为,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当我们给孩子创造探索的条件时也要为孩子建构原则,锡坤拿起刷子时,大李老师引导,并和锡坤一起将珠子放回盒子里,又将盒子放回柜子上,刷子和簸箕归位。这也是游戏过程中的行为管理,对幼儿行为的引导,不仅锻炼了锡坤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物归原处的好习惯,还保护了锡坤的好奇心。我也会和锡坤一起收拾整理玩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个榜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