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设计数学情境,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时代魅力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王梅英
[导读] 情景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新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及巩固所学知识,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方式以及学生认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活跃不安的氛围中快速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此,教师在教學中应运用情景教学法给学生引入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可见,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也有利于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科的学习,

王梅英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  445003
【摘要】情景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新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及巩固所学知识,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方式以及学生认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活跃不安的氛围中快速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此,教师在教學中应运用情景教学法给学生引入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可见,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也有利于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科的学习,而且也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情境设计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046-01

        小学数学属于工具性学科,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对抽象的数字理解起来往往具有一定难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贴切的情境尤为重要,可辅助小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知识,形成一定的逻辑分析思维。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们理解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核心媒介,是日常生活同丰富数学知识、具体问题同抽象内容的稳固融合的桥梁。当然,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重点在于教师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设计方式加以有效应用。为此,数学教师应通过精心的安排,令每一节课程均能最大化的激发小学生发散思维,使之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热情,进而发自内心的热爱数学,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一、巧妙设计游戏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氛围
        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游戏,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氛围的引导下,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如,在教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节知识时,笔者便会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个“算式接龙”的游戏。笔者首先会将班级上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排序,然后会向排第一名的学生说出一个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算式,使得该名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完后,第一名学生则需要列一个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让第二名学生进行回答,而第二名学生则需要在回答完后,再进行算式的举例……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直到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本次活动。为了使得游戏能够具有趣味性,笔者还引入了惩罚机制,即算错的学生将会受到上台表演节目的惩罚。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了该游戏。当然,为了使自己避免受到惩罚,学生能够在游戏前进行认真地本次数学知识的复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巩固了所学习的知识,让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为浓厚了。
        二、科学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性思考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下,进行积极地与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如,在教授“时、分、秒”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便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钟吗?”大部分学生都摇头表示不会。见此情况,笔者拿出了事先准备的时钟,让学生进行传递观看,并对学生说:“仔细地观看这个时钟,你们认为这个时钟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在笔者问题的引导下,认真地进行了时钟的观看,说了说自己所认为的时钟的特点。在学生说完特点后,笔者便对学生进行了合理性的补充,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认识了时、分、秒。然后,笔者便会向学生提问类似时、分、秒的关系是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课本的观看,回答笔者的问题。学生能够在笔者的引导下,融入到良好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性的探究数学知识,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了有效地提升。总之,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三、有效设计生活情境,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充分挖掘并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此才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已有的数学经验主动的探究,从而发散自身的思维。创设生活情境教学也能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分析生活问题,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抽象的数学公式,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教师在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时也应深入的探究,挖掘与生活有关的趣味因素,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的生活情境。以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并测量这个三角形的边长,之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推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最终学生也准确的计算出了三角形无痛的面积。可见,将生活与数学问题有效的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
        四、设计趣味性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课堂教学阶段中,教师应依照知识内容开创悬念情境。例如,在学习被三整除的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随便说数字,教师可立即判断出其是否可被三整除。如此一来学生会感叹,教师为什么可迅速得出答案,具体采用什么方式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选择学习素材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背景以及内在的趣味性进行取舍,令学生们体会到掌握数学知识是如此的欢乐。例如,小学生愿意听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可通过一些小故事、童话场景,引领学生来到拟人世界,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环节中。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应对处理一些相对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可令学生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延续扩展,培养他们初期的实践技能,并可巩固已有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完正方体、长方体有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可结合学生掌握的内容为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即列举一些家庭之中的正方体与长方体物品,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进而达到良好的知识发散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设计数学想象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实际上,想象比知识还重要。教师在创设想象情境时主要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结合一系列的想象活动,将表象重新组合的情境。虽然说其与真实的情境相比是看不见的,也无法触摸得到,但是其意向与真实的情境相比更加广,也更远。通常来说,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知识也不断的内化,且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也不断发展。以教学“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部分的内容为例,在同学们将两根纸条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条纸条三根纸条拼成一个三角形后,笔者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三角模型,在此之后告诉同学们想象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在此之后引导同学们理性想象与推理:若将顶点与顶点连接起来,那么连接短纸条还能不能拱起来?如此也能让同学们深刻的体会思想上的实验与事物实验是无法比较的,也就是说数学并不是看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同学们想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解决自己看到的疑惑的过程。
        总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创设的路很长,需要广大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它。同时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创设符合实际教学的情景,转化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望。通过有效的情景教学,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情景化的数学教学,可以使得数学问题更加形象直观,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数学的综合能力和数学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玉华.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
[2]齐翠英.浅议情景教学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