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农村小学生作文启蒙教学方法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康世斌
[导读]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可作文却成了大多数学生的沉重负担。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 掌握的词汇不多, 认识的事物不丰富, 见识也少, 普遍存在怕写作文, 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农村的信息交流不通畅, 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 课外读物较少, 所以农村孩子更觉得无话可写。

康世斌    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石桥湾小学  445300
【摘要】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可作文却成了大多数学生的沉重负担。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 掌握的词汇不多, 认识的事物不丰富, 见识也少, 普遍存在怕写作文, 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农村的信息交流不通畅, 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 课外读物较少, 所以农村孩子更觉得无话可写。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农村小学  小学生   作文教学   启蒙作文   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04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蒙教学是难点也是重点,因为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极大,综合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从作文教学中能看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作文是我们交流思想情感的有效方式,也是进一步深化语文基础知识的方式。作文成绩直接关系到语文水平的提升,它是将语文基础内化再输入的途径,所以说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说它是难点是因为作文需要熟练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熟悉各种文体章法及表达方式才能完成,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生活素材贫乏,要写出一定质量的文章确实存在一定困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小学语文教师在启蒙作文教学中也做了很多的摸索,例如要求学生背诵范文、大量阅读、熟记写作套路,客观上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教学付出与收效有很大的反差。本人执教小学语文以来,认真研究小学启蒙作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克服胆怯的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拥有的语言能力,加强语言训练。
        鲁 迅说:“孩子们常常给我好的教训,其一是学语,他们学语的时候,没有老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 的意义,到了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心理学》在谈到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时也指出:“儿童在学前时期,已经基本 上掌握了语言交际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比较丰富的口头词汇正确地造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他们还不善于独立的、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连贯性的讲述,他们的词汇还很不发展。”这说明入学前儿童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况且现在一年级新生大多数受过学前教育,许多孩子都会讲童话故事,老师要充分利用这 一有利因素。刚开始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上讲台亮相,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及家庭情况,可以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家住在哪儿,家里有几口人,都是自己的什么人等,说得好的全班鼓掌表示祝贺,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在旁边启发,提示。
        二、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激发作文兴趣
        我们在启蒙作文教学中,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胆怯心理,充满信心作文,感悟作文的乐趣。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排除外界一切干扰,聚焦能量,驱动内心的潜力,激发旺盛的求知欲。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表达欲望是学生作文的内在动因,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寻找词语句式以及修辞手法,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倾诉自己的心声。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愤”在作文教学中就是内心的表达欲望,“启”就是老师的启发指导,没有“愤”,“启”很难奏效,愤是启的最佳时机,学生就会觉得心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辨,学生作文变得十分主动。我在教学《鹅》一课时,播放了本课的视频课件,学生看到:春天来临,湖水一平如镜,绿水泛起一轮轮细细波纹,一只白鹅扑打翅膀在水面上自由地游荡,鲜红的脚掌在水中划拨,仰天高歌。学生感叹道:“好美呀!”有种急于表达的欲望,改写很快就完成了。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 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学生写作文, 就是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及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时, 往往无话可说, 这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或是观察不得法, 这样就形成作文难的尴尬局面。所以说, 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素材的基础, 而素材的积累正是写作的源泉。
        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体观察时,一定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观察要注意一定的顺序, 观察有序, 思路才能清晰;观察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等。如小白兔有一身雪白光滑的毛, 一对长长的耳朵, 还有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 前腿短, 后腿长; 又如鸡的眼睛是黑的, 天一黑就看不见东西等等。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 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这样, 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 不仅了解到了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 获得感性的认识, 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掌握了对事物的描写方法。通过对动物的描写,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 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四、立足学情,因材施教,突出实效
        1.从写话开始。
        一开始就教学写一篇作文难度很大,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畏难情绪。为了缓解这种压力,给学生宽松的写作心态,让学生释放内心的压力,我教学生每天根据学情写几句话,每句话要富有连贯性和逻辑性,抽晨读时间全班朗读,全班学生通过听、评、议,老师修正,优化语言的表达能力。句子做到优化后,学生记录在习作本上,对写得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旨在鼓足写作的勇气和信心。一个星期后要求学生将平时写的话通过起承转合的加工,连贯成篇。学生由于平时有材料,很快完成了习作,思想的火花不断地闪烁出来,学生从教学实践中感悟创作的过程,觉得轻松愉快,消除了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坚定了写作信心,激发了写作的兴趣,自己写不好的句子去阅读、问老师、问同学,不断地积累表达技巧,不断地走向成熟。
        2.问题作文法。
        我摸索实施过问题作文教学法。何为问题作文教学法呢?就是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按照文章的体裁,把具体的命题作文结构设计成若干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做创新性回答,然后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为内容,通过文章的起承转合有机地整合成文章。通过我们反复实践,可以克服空洞无物、离题万里、文不对题的不足。
        总之, 教小学生作文难, 教农村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更难。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必须要当好小学生习作的引路人, 我们不仅要教给他们观察生活, 认识事物的方法, 还要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重视小学生的读写训练, 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玉广.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启蒙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04)
[2]郎瑞娟.漫谈小学语文作文启蒙教学[J].家长,2019(36):162.
[3]周薇.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9(A3):45-46.
[4]刘宇.试论小学语文作文启蒙教学问题及对策[J].课外语文,2019(36):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