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美育之道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达瓦吉泽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健全他们的品格,从而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美育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书法与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汲取知识内容中的美育涵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在心理、思想上得到升华,让学生去逐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积累审美素养。

达瓦吉泽    木里藏族自治县麦日乡小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健全他们的品格,从而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美育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书法与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汲取知识内容中的美育涵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在心理、思想上得到升华,让学生去逐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积累审美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088-01

        一、从书法渗透语文的有形之美
        写字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1、写出合乎规范的字;2、写出好看的字,让人看着舒服。而这个好看、舒服其实就渗透着美育的教学。
        到底怎样在写字教学中去渗透美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培养学生追求美的欲望,提高自我效能感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从这种情感入手,去激发孩子们对书写美的汉字的欲望和兴趣,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这一板块的教学目标,从低年级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到中高年级要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建立一定的评价机制,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鼓励为主。可以开展很多围绕写字教学的活动,比如我在我们班就举行过“小小书法家我来当”、每学期的“汉字书写比赛”、后续的书法展示等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竞争中进步,在展示中树立自信心。
        (二)规范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过,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1、姿势规范:
        在写字教学中,写字的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第一步,写字姿势美它是一种形体上的美感,也是体现了对美的追求。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美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有愉悦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效率。
        2、书写规范:
        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也就是基本笔画和基本结构的掌握。记住书写规律,比如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等等严格按照书写笔顺练习。把字写得美观、漂亮。
        3、行款规范
        什么是行款?行款就是文字书写或排印的行列款式。简单来说就是书写顺序和排列顺序,往深了说,就是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求笔意贯通,一气呵成,一篇字看起来很生动、完整,而不是勉强凑成。在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课程目标中就提到要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三)注重范写
        让孩子欣赏字形美,在学生观察和理解美的例字的过程中,其实就包含着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会观察到教师在范写时的行笔速度、占格位置、运笔方向等等。而这一切都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当下就范写出来才会有更大的效果。在范写的过程中还要进行讲解。讲解包括动作讲解和构字原理(包括造字义理和形式美原理)的讲解,也就是字怎么造的,怎么写更美。讲解对于理解汉字之美非常重要,但我们需要根据学情,适量地安排。



        二、从阅读教学中挖掘语文的无形之美
        (一)解析优美词句,感悟语文的语言之美
        值得肯定的是,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外形经历了象形文字的历史变迁,逐步进化得生动优美,其含义也在历史的洗涤下,变得情意准确而细腻。近年来。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题材,不仅兼具文质之美,在规范性和典范性上也有了全新的突破。其中不乏文字优美的景观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桂林山水》《记金华的黄龙洞》;同样也有文字典雅的诗词文,如《春夜喜雨》《江雪》《草》;更有文字质朴却具有人性力量的是散文,如《掌声》《地震中的父与子》《少年闰土》。文字是有感情的,是一种美好能量的传播媒介,而高效的阅读就是感悟文字力量,感悟语言至美的绝佳方式。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和感悟文字中的美,品味词句的妙用,感悟语句的玄机,让文字中的美直击学生内心,强化了学生的情感意识。使他们同样也能得到美的熏陶,有效规避枯燥背记,机械练题所带来的厌烦感,增加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剖析言行举止,感知光辉形象的人性美
        文字是情感的传播器,也是一架精致的收录机。时代的记忆在文字中,历史的更迭在文字中,人文的变迁在文字中,人性的力量也在文字中。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历代伟人的辛勤奋斗,开创先河。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了无数个能够感染和振奋人心的光辉形象。一心为民的孔繁森,为振兴中华呐喊的鲁迅,为民族挺起胸膛的黄继光……无国何以谈家,国泰方能民安,这些光辉形象所折射出的人性美,就是一道指引中华儿女坚毅向前的指明灯,引导学生感知人性美,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给予学生进取的力量。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对五壮士的光辉形象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把握,受到他们民族气节的感染,笔者会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
        1、在班级中挑选多个学生分别扮演五壮士、日本侵略军等角色;
        2、教师将课文进行简单的分割和重组,制作成课堂剧剧本;
        3、学生自由分配剧本角色,并且课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排练;
        4、在多媒体设备模拟的声音中,学生们拿着道具开展“狼牙山五壮士”的表演;
        这种具有代入感的阅读方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细致揣摩五壮士当时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的共鸣,深度了解他们当时的所思、所想,这种跨时空的神交,能够让学生找到他们思想的根源,汲取到人性美的力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巧设教学情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文章是具有意境美的,意境并非表象,而是一种借助外部工具、外部刺激和系统方法来营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而这种情感氛围来源于作者本身情感能量的激发,跟作者的表达方式,布局谋篇的工地有着紧密的联系。语文教学中的“以情引情”就是一种感悟意境美,品味文本艺术气息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生动再现夏日荷花,莲叶成片的景象,再配以生动的乐曲,将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当中去,以情引情,实现作者和学生情感的互通和互动;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些熟悉、亲切的生活情境,如“旅游话题”,勾起学生对旅游的回忆,由旅游的情感催生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景观情感,生动再现课文意境,从而感悟课文中的意境美。
        以上,从有形与无形之间进行了语文美育的渗透教育。美乃无用之用,从小培育学生的审美态度,对于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J].科技咨询导报,2017(24):145-157.
[2]赵树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0):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