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减负增效视角下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林惠娜
[导读] 本文立足于减负增效视角下,从拓展作业资源精选数学作业内容、丰富作业类型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两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此通过本文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参考,于作业布置设计环节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帮助中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林惠娜    汕头市金砂中学初中部
【摘要】本文立足于减负增效视角下,从拓展作业资源精选数学作业内容、丰富作业类型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两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此通过本文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参考,于作业布置设计环节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帮助中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关键词】减负增效;初中数学;作业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110-01

        前言:《数学课程标准》是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在其中对数学作业这一教学环节提出明确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数学作业要具备启发性的鲜明特征,将分量控制在合理适宜的范畴之内,杜绝题海现象的出现,切勿让学生机械答题,以学生为对象,在课业方面,帮助其减轻负担,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自信心,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奠基。然而,现阶段,数学作业所呈现的现状不尽人意,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思想阶段,所设计的数学作业存在类型单一、忽视探究、作业量过大的问题,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反馈、检测、巩固、深化的功能,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即“减负增效”目标。故此,以减负增效为导向,优化设计初中数学作业,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拓展作业资源,精选数学作业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在其思想观念中,要重视资源开发,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所开发的各种资源,有效融入到数学作业设计环节当中,结合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合理安排作业内容,精心布局,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饱满热情的态度完成数学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一)开发利用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包括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学习教辅资料、数学普及读物等。考虑到班级内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作业内容加以精心选择,在引导学生练习教材中课后练习题的基础上,利用教师教学用书对教材中的习题加以补充。同时,在学习教辅资料选择时,教师要熟悉教辅资料内容,提前练习,帮助学生削减重复、机械的作业内容,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且让学生在作业完成中提升能力。
        此外,作业不仅要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需要借助作业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让学生得到良性健康成长。因此,以数学作业为核心,在对其进行布置设计时,教师可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即数学科普读物资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数学史料、思考数学经典问题、研究趣味数学等方式,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加学生知识储备量,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其自身的数学素养。
        (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下,对于教授数学学科的教师而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互联网中,结合数学课程知识点,搜集与之有关的作业内容,并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对数学作业加以开发设计,形成“文字类数学作业”、“图像类数学作业”、“声音类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之下自觉主动的完成数学作业。
        以“勾股定理”为例,作为教师,在这一知识点讲解完毕后,于作业设计布置期间,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与勾股定理有关的数学历史,了解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在“数据的分析”知识点的讲解后,借助移动网络、计算机网络等,通过手机、平板、笔记本、计算机等多种设备,从互联网中搜集相关数据信息,分析数据趋势及波动程度,并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丰富数学作业资源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三)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作为教授数学学科的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以生活为切入点,对作业加以优化设计。让现实问题融入作业之中,引导学生做到活学活用,贯彻落实减负增效的素质教育精神。
        例如:在“有理数”章节内容的讲解之后,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记录家庭生活收支”的作业,让学生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对家庭一周的日常开支做出记录,运用正负数知识点,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帮助学生活跃活用,对学生应用能力、数据分析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二、丰富作业类型,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所布置设计的数学作业以书面形式为主,虽然其他类型的数学作业也会有所涉猎,但是所占比例较少。这不免会挫伤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符合减负增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面对此种情况,作为教授数学学科的教师而言,要开辟全新的作业设计思路,从多角度入手,考虑到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类型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乐在其中,使得数学作业的功能效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进而发展初中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设计书面作业
        书面作业是数学作业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作业类型,包括选择题、应用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学生需要根据题干要求,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点,书写解题步骤并计算出结果。借助书面数学作业,可以直观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数学书面作业,多以数学符号形式表示,在数学知识呈现方面,具备较强的硬性特点。在此种情况之下,即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却无法对其持有浓厚兴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处于脱节状态,不利于学生兴趣激发,不符合其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革新数学作业设计观念,对现有的书面数学作业加以改良,融入生活化、趣味性元素,进而满足学生的作业需求,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完成数学作业。
        例如:在“勾股定理”知识点的数学书面作业设计时,教师可将题干内容加以改良:张老师想要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木衣架,已知底边BC长度为44厘米,顶点A到BC的距离与BC的比例为1:4,请问腰AB至少需要      厘米?(结果保留根号)。通过这一书面作业的呈现,让数学作业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更加“接地气”,可提高学生的解题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二)设计实践作业
        数学学科不仅具备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还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时,要正视数学学科的应用特性,面向学生设计实践类数学作业,如调查作业、动手作业、实验作业等,在“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之下,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悟体会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不断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建模能力、探究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的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布置实验作业,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实验小组,紧接着为学生布置任务,以计算软件、几何画板等工具为载体,对相关问题加以探究,包括“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关系”、“垂线段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进而加深对“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的理解。
        (三)设计阅读作业
        数学作业的构成要素较多,不仅包括数字和符号,还有文字与图形。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作业本身独特性,面向初中生设计阅读型作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如数学插图、数学史文化材料、历史数学问题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促使学生在数学作业解答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了解并加以掌握,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使得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数学美,感知数学的文化价值,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减负增效目标。
        例如:在“分式运算”知识点的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设计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课外书、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查阅与“科赫雪花曲线”有关的文章或图片,通过阅读了解加深对分数运算的了解,认识其在面积、周长等数学知识点中的具体应用。再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的讲解完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思考题加以阅读,思考如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数学文化得以渗透,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良好作用,符合减负增效的内在要求。
        结论:综上所述,在数学课程当中,数学作业属于一个独立板块,与数学教学处于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状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可为后续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正视数学作业,以减负增效为导向,借助拓展作业资源精选数学作业内容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做好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工作,引导学生借助数学作业的完成,理解数学课程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从而减轻其负担,推动教学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吴绿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9):75-76.
[2]杨秀生.利用分层课堂作业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02):13-14.
[3]张向前.轻松数学从“减负”开始——初中数学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的对策[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1):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