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王柏成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通过探究性教学,树立学生的学习权威,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发现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全面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要实施新课程标准,运用新课改理念,落实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教学过程中,让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新课改

王柏成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  7414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通过探究性教学,树立学生的学习权威,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发现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全面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要实施新课程标准,运用新课改理念,落实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教学过程中,让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新课改教学的重要助手,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学科教学   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高中教育   设计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098-01

        在现代科技革命大潮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知识素养化、信息多元化、教育现代化日益成为时代潮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教育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如何运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学科教学方案,巧妙运用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个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的角度,探讨高中阶段现代教学改革之路,达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创新的主人的教学目标,推进基础教育稳步、高效发展。
        一、当前高中阶段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
        时代在发展,教育思想与观念在创新,对人才的要求日益专业化与多元化。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当前的高中学科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思维、教学过程、教学渠道等方面无法全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灌输式教学仍然十分普遍,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缺乏活力,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创新潜能被扼杀;以书为本,抱着教材教,教学视野狭隘,无法接收广博的教学资源,教材的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延伸,理解问题缺乏深度、广度、高度;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运用流于形式,学与教严重脱节,课堂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落实教材表象,没有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轻运用,重智育轻德育,学科素养的培养落不到实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形式单一,以幻灯片为主,表演成分多,表面上新鲜感强,实际效果差;教学过程上,教师讲的多,包办代替的多,学生学的少,自主探究的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教学内容上,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知识面狭窄,疑难问题得不到深度解决。上述种种现象,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智慧与创造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严重挫伤了学生学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意义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科教学主要靠课堂,学生学习的场所主要在学校。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高效设计现代多媒体教学课件与课案导学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使教学发挥最优的效果。第一,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不同程度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第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突破现有教学条件的局限,从网络上有效获得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帮助学生高效整合教材知识,理解教学重难点;第三,通过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快速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巧妙渗透学科素养;第四,通过网络教学,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全国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帮助师生转变教育观念,解放教育思想,转变学习方式,与新课改理念同步,让自学、讨论、辩论、演讲、互动走进常规课堂,学生成为学习与创新的主人,有利于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三、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策略
        1.设计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教师独自演示,学生被动感受,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结果低效低能,直观演示虽然能加深学生的短期记忆,但无法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师必须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探究发现教学问题,获取丰富的课程资源,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必须做到,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方式,精心设计导学案,巧妙运用导学案,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2.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网络,多角度培养自身的信息思维
        在传统应试教育落后教学方式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完全走进常规课堂,尤其是中老年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加强教师团队集体备课的意识,设计高效使用的教学课件,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走进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的环节,引导学生走上讲台,运用网络设备获取学习资源,设计学习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技巧,让讲坛成为师生互动的学堂,让多媒体课件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协作互动的有效工具。甚至把课件设计、课堂演示、习题设计、问题解答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愿学、会学、乐学的主人。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讲学习的主动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新高考主要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既要设计教学案,更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案,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统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本、自主搜寻学习资源、同桌交流、小组学习、问题讨论、开放性辩论应该成为学习常态化。在当今这样的一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行业领域当中,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先布置好一个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利用网络来自主收集和分析、整理信息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够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丰富多彩,生动而高效,老师易教、学生易学。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逐渐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要求人们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并能够做到熟练操作。而要想达到这一理想目的,则必须要从学生入手,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一直以来都不被重视,而作为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这种传统思想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采用合理有效教学方式手段,以此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本文系2019年天水市“十三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号:TS〔2019〕LX270)
参考文献:
[1]高小斌.探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思路[J].学周刊,2020(34):11-20.
[2]刘兴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7):84.
[3]李小梅.新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思考[J].高考,2017(1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